四房嘴村

四房嘴村位於四川省南部縣寒坡鄉,距縣城南約23公里,地處太華、四龍、寒坡三鄉交界處,是名副其實的雞鳴三鄉之地。

基本信息

簡介

轄7個社,206戶,898人,耕地面積665.4畝,人均0.74畝。

長期以來,交通閉塞、思想混亂、貧窮落後嚴重困擾著四房嘴村。

2002年,原支部書記雍宗滿帶領四房嘴村幹部民眾調結構、興產業、建場鎮、修學校、樹新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村,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經濟和社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2007年,雍宗滿同志罹患絕症,不治而終。

新一屆村“兩委”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取得了可喜成績。

村務制度

健全制度

四房嘴村建立健全了村支部工作職責、支書工作職責,支部“五個好”制度、支部“三會一課”制度、發展黨員制度、黨員“三代”制度;村委會工作職責,村主任工作職責,村委會選舉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財務管理制度、村調解委員會制度。

要求村幹部要切實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按規章辦事,處處以身作則、廉潔奉公,通過這一系列的制度施行,密切了幹群關係,村班子的威性進一步提高,全村形成了乾群和諧謀發展、村民一心創事業的良好氛圍。

倡導道德規範

村“兩委”採取召開會議、廣播宣講、出版專欄等有效形式,認真組織村社幹部、黨員、村民代表、村民學習《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森林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

廣泛宣講“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根據《綱要》完善村規民約。

村上成立了民事調解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和婦女禁賭協會等民眾自治組織,制定了這些自治組織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制度,倡導良好道德風尚。

文明教育

村“兩委”還特別注重對全村近三百名外出務工人員的文明道德教育,近幾年來,以村“兩委”的名義投寄普法資料和慰問信5000餘份,並就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向他投寄意見徵求稿,時時與他們保持聯繫和溝通,增加村“兩委”與村民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

村委會籌資十餘萬元在村農民文化公園搭起戲台,給村文藝隊提供了舞台。每逢節日,村文藝隊用身邊發生的事自編自演民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每年表演達30多場次,觀看人數最多可達5000餘人。

結合“文明戶”、“十星級農戶”評選活動,以文明村創建活動為切入點,以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標準,認真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狠抓村民的榮辱觀教育,要求幹部民眾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價值觀,村民的文明道德意識得到空前提高。

醫療教育

全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無青壯年文盲,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村里成立了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和圖書室,每年定期舉辦農民文化技術講座,聘請農學專家、致富能手、農民技術員進行講課。

按照“五改、三化”的標準完成對農村住戶的周圍環境整治,開發新型可再生環保能源。家家建有新型沼氣,部分家庭還用上太陽能熱水器。全村共發展水果專業戶20餘戶, 300餘畝果樹煥發蓬勃生機。通過審批立項,引進業主修建一座現代化煙花爆竹廠,可就近用工500餘人。

走進村裡的梨子園,300多畝黃金梨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村里引進的業主蔣增禮正在承包的梨園裡採摘成熟的梨子,蔣增禮告訴記者,在這裡發展不必擔心梨子被盜,因為這裡可以夜不閉戶。

在業主王明祥的養豬場內,王明祥和僱請的村民正在給600多頭肥豬添加飼料。王明祥告訴記者,這裡的村民很淳樸,養殖場需要勞動力的話,給村幹部說一聲,村民們就會前來幫忙。

四房嘴村能創建成全國文明村得感謝縣委、政府,鄉黨委、政府以及縣文明辦,四房嘴村將引進業主,大搞村辦企業,讓農民成為工人,在家門口上班和種莊稼,力爭人均純收入在現在4600元的基礎上翻一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