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不同民族的語言(方言)必然存在某種語言關係。語言關係有不同的類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從語言關係的性質上分,可分為語言和諧型和非和諧型兩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語言關係往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研究我國的語言和諧,不僅具有語言學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套用價值。
四川省鹽源縣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縣份。歷史和地理的條件以及國家的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政策,決定了該縣各民族語言的和諧關
系。在鹽源縣,不同民族的語言生活究竟怎樣?應當怎樣進行描述?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鹽源縣不同語言的和諧關係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這種和諧關係是由哪些因素制約的?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
語言和諧關係必然會在語言結構上有所反映。鹽源縣的語言和諧在語言結構上有何表現?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第三個問題。鹽源縣的語言和諧關係雖然是語言關係、語言生活的主流,但還存在不和諧的因素。不和諧的因素是什麼?應當怎樣看待?這是本書所要回答的第四個問題。
作者簡介
戴慶廈,福建省仙遊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部級)系統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教學名師,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創新基地主任、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國際雙語學會會長,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美國語言學會終身榮譽會員。主要從事漢藏語系語言和社會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近期多致力於語言國情、跨境語言的田野調查和理論方法建設。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立題緣由
第二節 調查設計
第二章 鹽源縣的社會歷史概況及各民族語言使用情況
第一節 鹽源縣社會歷史概況
第二節 鹽源縣各民族語言使用情況
第三章 鹽源縣各民族的語言和諧及其成因
第一節 語言和諧的表現
第二節 語言和諧的成因
第三節 語言和諧大背景下的不和諧
第四章 彝語與漢語的接觸關係
第一節 鹽源彝語和漢語鹽源話的音系
第二節 鹽源彝語的語音借用和借詞中的語音對應
第三節 辭彙的借用
第四節 短語的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