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國標代碼14004),也是文化傳媒類套用型、技能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學院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文憑的資格,國家統招計畫內面向全國招生。
學院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學苑東路22號,占地面積277472平米,校舍面積90510平米。現有在校學生3434人,教職員工26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9人,中級職稱94人。
學院機構設定齊全,專業體系完善,設備設施能滿足教學辦公基本需要。建有黨群組織,設黨群、行政職能機構19個,教學教輔部門設有四系一部一院一室一館兩中心,即藝術系、傳媒系、電子信息系、管理系、基礎教育部、繼續教育學院、督導室、圖書館、創意中心、實訓中心。開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電子商務、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文化市場管理、新聞采編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影視動畫、影視多媒體技術、音樂表演、航空服務、行銷與策劃、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財務信息管理等27個專業。學院生源主要來自於四川、河南、湖南、重慶、山東、新疆等省市,2015年學院將進一步加強招生宣傳力度,力爭2015級新生突破2500人。
2014年4月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重組學院以來,已經著手對學院的教育教學管理、硬體設施、師資隊伍、專業設定、招生就業等方面進行系統性改造和完善,將快速改善學院辦學條件,提升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壯大學院辦學規模。
在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的鼎力支持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院董事會的領導下,通過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確保2015年1月順利通過高等職業學院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經過未來三年的發展,力爭在校學生達到10000人。與此同時將興建本科校區,經過以後五年的發展,力爭通過教育部專升本評估。全院師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齊心協力把學院建設成一所根植四川、面向西部、走向全國的文化傳媒類高等藝術院校。
校園文化
學院的校訓
勤奮 務實 和諧 創新
校徽釋義
校徽緊緊圍繞“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校名和校訓內容設計:
“外圓”意為“團結”,“內圓”意為“和諧”,也可理解為“學院”之諧音;書即為書山有路,代表“文化”,“飛鳥”代表“傳媒”,合為文化傳媒之意,中英文意為學院發展將立足國內,面向國際。
辦學定位
成都盛名 四川知名 西部有名
堅持科學發展觀,借鑑先進院校發展經驗,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體制創新為突破,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抓手,以師資建設為重點,以校企合作為平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力爭把四川文化傳媒學院建設成為在成都享有盛名、在四川較為知名、在西部有名的高職院校。
辦學思想
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確信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有不斷發展的動機和潛能,立足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和教師實現自身價值動機的激活,注重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創設和諧的教育和管理情境,融合各種教育、管理力量形成合力,促進全體學生和每位教師自主、全面、可持續地和諧發展,培養學有專長、人格健全、求實創新、和諧發展的學生,造就基礎紮實、敬業愛生、開拓進取、和諧發展的教師,建設管理規範、特色鮮明、和諧發展的普通高職學院。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職員工267餘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9人,中級職稱94人。
其中知名教師有:著名劇作家、高級編輯陳浩教授(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獲得者)、信息系統專家陳元亨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特殊津貼)、博士生導師楊振之教授、通信專家楊萬全教授、機械設計製造專家彭正學教授、汽車裝配檢測專家向安靜教授、計算機專家林信元教授、編程電子技術專家王大晶教授、數控技術專家薛尚清教授、學術帶頭人蔣雪梅客座教授、酒店管理專家莊堅毅副教授、著名傳媒、攝影家王志傑教授、台灣資深畫家王凱聲教授、著名歌唱家譚學勝教授、高級工藝美術設計師何志本教授、藝術設計專家李露羽教授、國家一級導演陳福黔教授、聲樂專家唐竹雅副教授、國家一級演員屠愛民、國家二級演員馮波、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馮玉德等。
學院設施
學院占地416畝,校園建築面積90510平方米,分教學區、辦公區、實驗實訓區、運動區、生活區,功能齊全、條件優良。學院擁有一批專業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動漫設計製作室、計算機開放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編程電子技術實驗室、機電實驗室、繪畫室、舞蹈練功房、表演練習室、琴房、視唱練耳室等。學院建有數位化校園網、圖書館、音像資料室、語音室等。
教學建設
學院現開設的專業有:航空服務專業,影視表演藝術(空乘與禮儀方向),舞蹈表演專業,播音主持專業,流行歌舞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空乘與禮儀方向,專業代碼:02),影視多媒體專業,影視動畫專業,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旅遊管理專業,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文化事業管理(空乘與禮儀方向)專業,茶文化專業,電子工藝與管理,系統維護與組裝。
學科建設
學院與西南交通大學科技園、新加坡華夏教育集團合作開辦最安全、經濟、快捷的獲得國際性公認本科文憑並成為全球化管理人才的綠色留學通道“1+2”留學模式(國內1年+新加坡2年,即可完成本科教育,獲得學士學位)。學士經過國內1年的語言及專業課程的學習,通過畢業考試,取得新加坡華夏集團頒發的大專文憑,學分轉移,將直接升入新加坡莎頓國際商學院的大學本科二年級學習,最後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我院在川獨家成功引進華可教育集團TFT人才戰略整體方案+CAPC優質課程,開設特色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速錄書記官方向)、計算機套用技術(速錄講師方向)、計算機套用技術(行政速錄方向)、電子商務(網店創業方向)、電子商務(網路運營方向)、行銷與策劃(房地產銷售方向)、行銷與策劃(汽車銷售方向)。
就業保障
用“四個結合”促使“四個轉變”
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有機結合,克服學生自卑心理,促使擇業觀從情緒化向理性化轉變。
職業指導與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克服學生在擇業中急功近利的思想。促使擇業觀從庸俗化向理想化轉變。
職業指導與國情教育有機結合,糾正學生就業期望偏差,促使擇業觀從傳統守舊型向現代開放型轉變。
職業指導與心理指導,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克服學生依賴心理,促使擇業觀從依賴型向自主型轉變。
做好就業指導、服務、諮詢工作,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提高學生持續就業能力,促使學生就業率的提高,使學生獲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以及應對工作生活出現的變化的能力。
在學生就業後實習畢業跟蹤調查,就企業滿意度和畢業生滿意度進行調研,同時,將他們對人才培養的問題反饋到教學和部門,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
校園環境
學院座落在成都市西郊崇州城區,與溫江大學城連為一體,既無鬧市之喧囂,又無山居之閉塞,具有濃郁的學習氛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4300餘年建制史的崇州,位於美麗富饒的川西平原,素有“蜀中之蜀”、“蜀門重鎮”之美譽。這裡處於成都經濟圈西部的核心地帶,崛起的快速步伐正撲面而來,濃郁的川西風情正綻放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