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55年,《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
1957年,改半年刊為季刊。
1959年,改季刊為雙月刊。後因文革短暫停辦,恢復發行後,改回季刊。
1983年,更名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四川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隨後更名為《四川聯合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年,四川聯合大學更名為四川大學,《四川聯合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名回《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並改季刊為雙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作為一份跨越人文、社科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發表文、史、哲、政、經、法等學科的優秀學術文章,在人文科學領域關注新思想、新資料和新方法,在社會科學領域重視理論探索、實證調查和社會關懷。
主要欄目:文學研究、歷史學研究、哲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法學研究
人員編制
據2018年7月《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顯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有編委26人,海外編委7人。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 | |||||||||
編委 | 文富德 | 王挺之 | 左衛民 | 龍宗智 | 何一民 | 李剛 | 李天德 | 杜肯堂 | 楊江 |
楊繼瑞 | 陳愛民 | 項楚 | 羅志田 | 羅中樞 | 卿希泰(已故) | 唐磊 | 楊天宏 | 徐開來 | |
徐玖平 | 敖凡 | 曹順慶 | 黃宗賢 | 黃金輝 | 蔣曉麗 | 潘顯一 | 霍巍 | ||
海外編委 | 江宇應 | 宋順鋒 | 羅競 | 俞燕敏 | 徐小河 | 黎月廷 | 魏楚雄 |
學術交流
2014年3月,四川省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社會科學研究》、《天府新論》、《經濟學家》、《宗教學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6家學術期刊召開主編座談會,交流總結受資助以來在堅持正確導向、提升刊物質量、擴大學術影響等方面的舉措及經驗。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選期刊。
出版發行
截至2011年底為止,《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共出版了177期。
據2018年7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出版文獻共4515篇。
據2018年7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載文量為2312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7月13日中國知網顯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被下載1453646次,總被引3061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1.17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756。
據2018年7月1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6600次,下載量為123868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5年影響因子為0.8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440名,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79種)中排第41名。
榮譽表彰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曾獲社科雙效期刊和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形象標識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上邊是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個字,下邊是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英文。
辦刊宗旨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依託四川大學、立足中國國內而面向國際的學術期刊,既要反映四川大學的學術風貌、中國國內的學術創新,又要追蹤國際學術前沿,旨在為世界範圍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交流學術問題的平台。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編委會主任 | 卿希泰(已故) |
編委會副主任 | 項楚、羅中樞、趙昌文、陳愛民 |
主編 | 項楚 |
常務副主編 | 原祖傑 |
表中為據2018年7月《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官網顯示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