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重要地位

欽察汗國
簡要概述

領地統治
在其他汗國包括元帝國對於自己的領地的統治都出現問題的時候,金帳汗國長期統治都相對穩定。原本隸屬於金帳汗國的羅斯各公國,出現了一位卓越的“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國為核心,逐漸發展成一個新的強大的國家--俄羅斯。而與之相反,金帳汗國中央權力卻日漸下降,開始分裂為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西伯利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小汗國,後來崛起的俄羅斯先後征服了這些小汗國。汗國創建
四大汗國中的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所建,疆域最為遼闊,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蘭一帶,都城薩萊在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於拔都的大帳使用金頂,因此在歐洲史書中欽察汗國也被稱作“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和商業貿易中心。封地劃分
在汗國內,拔都的13個兄弟及其後裔各有世襲封地,擁有軍隊。拔都的兄長斡兒答及其後裔據有今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形成了白帳汗國。蒙古帝國的貴由汗去世後,拔都支持蒙哥奪取大汗位,打擊窩闊台、察合台兩系勢力,乘機占有河中地區。汗國內居民成分複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由於統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數,因此他們逐漸突厥化。從屬關係
別兒哥在位時(1257-1266年),名義上仍對蒙古大汗稱藩,實際上汗國已成為獨立國。別兒哥因同伊兒汗國爭奪高加索地區,無力東顧,於是河中地區被占領,別兒哥便支持海都對阿魯忽作戰,幫助海都崛起。軍事外交
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繼位(1266-1282年),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冊封。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反抗忽必烈系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送到與海都聯盟的欽察汗國拘留了數年。直到1282年,脫脫蒙哥繼位時,那木罕才被放回。1302年,欽察汗國脫脫汗出兵協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後王篤哇、窩闊台後王察八兒,篤哇、察八兒戰敗,投降元朝。1308年,元武宗遣使冊封脫脫為“寧肅王”。月即伯繼位欽察汗(1313-1341年),1314年元仁宗遣使冊封,予以承認,此後雙方經常遣使往來。
衰落瓦解
月即伯在位時,汗國達到極盛時期。遷都到別兒哥薩萊城,與伊兒汗國、埃及等國通好,對外貿易興隆。伊斯蘭教在伏爾加河下游廣泛傳播,此後欽察汗都信奉伊斯蘭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蘭化。14世紀後期,蒙古貴族對外不斷進行掠奪戰爭,內部又互相爭鬥,使汗國走向衰落和瓦解。15世紀20年代初,欽察汗國分裂成9個相互獨立的國家。原中央部分被大帳汗國取代。(類似於1991年蘇聯解體,中央部分被俄羅斯聯邦取代。907年唐朝滅亡,中央部分被後梁取代。)察合台汗國
概況

1314年,原本讓位與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復位,把國都從阿力麻里遷至撒馬爾罕,在河中地區提倡農業,實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則堅持遊牧傳統,汗國開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以阿力麻里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今新疆絕大部分地區在東察合台汗國統治之下。也先不花為東部汗,怯伯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後,西域蒙古各部各自為政,互相攻殺。1348年,統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權臣布拉吉找到一個18歲的貴族禿黑魯帖木兒,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兒子,並在阿克蘇擁立為汗。歷史上把禿黑魯帖木兒統治的地區稱為東察合台汗國。禿黑魯帖術兒是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大汗,他用強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萬蒙古人改信伊斯蘭教。
1363年,禿黑魯帖木兒死,東察合台汗國發生內亂,布拉吉之弟卡瑪魯丁奪取了政權,並殘殺禿黑魯帖木兒的子女及眷屬18人。1389 年,倖存的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建都於別失八里;1418年,黑的兒火者之孫歪思汗,又把國都遷到亦力把里(今伊寧市),所以東察合台汗國也稱“別失八里國”和“亦力把里國” 。東察合台汗國從1348年建立,歷經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葉爾羌汗國取代,計立國166年。而西察合台汗國在禿黑魯帖木兒死後不久,便被自己的將軍鐵木爾奪取了政權。
瓦解
1306年,篤哇敗察八兒,盡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1310年篤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兒,兼併窩闊台封地。後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復分裂為若干小國,大權旁落。14世紀中葉,禿魯帖木兒即位後,削奪藩鎮權柄,汗權一度有所恢復。1362年合不勒汗即位後,諸藩王日益跋扈,徒有虛名。1370年,為帖木兒帝國所滅。東察合台汗國後王的統治維持到16世紀。
窩闊台汗國
概況

1229年窩闊台繼帝位後,將封地賜給其子貴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後,以窩闊台系諸後王屢與作難,將封地分割,分授諸王,以去其勢。窩闊台子合丹領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滅里領額爾齊斯河之地,窩闊台孫脫脫領葉密立,海都領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稱帝後,海都自以太宗嫡孫不得立,先後聯合阿里不哥、乃顏、篤哇爭奪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敗走死,汗國勢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兒為察合台系後王怯伯所敗,部分歸附欽察汗國,部分被併入元朝。
伊兒汗國
汗國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