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號已齋(一作一齋)、己齋叟。大約生於金代末年(約公元1220年前後),大都人(今河北安國),卒於元成宗大德初年(約公元1300年前後)。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朱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係密切。他曾毫無慚色地自稱:“我是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在《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結尾一段,更狂傲倔強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內容簡介
主題詞或關鍵字: 元曲
欄目關鍵字: 元曲三百首
體裁: 散曲
年代: 元
內容介紹:
選自<關漢卿散曲集>
原文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
憑闌袖拂楊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釋
[注釋]
1.憑闌袖拂楊花雪:寫主人公靠著闌乾,用袖拂去如雪的飛絮,以免妨礙視線。楊花雪:形容楊花像雪一樣飄灑而潔白。出自蘇軾《少年游》:“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又不見還家。”
2.斜:此處指溪流拐彎。
3.四塊玉:曲牌名
4.袖:用衣袖
5.楊花雪: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
大意
自從那天送你遠去,我心裡總是對你難捨難分,這一點點相思綿綿不斷,什麼時候能停止?靠倚欄桿眺望,衣袖輕拂著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看著彎彎曲曲的小溪向東流去,重重的山巒把小路遮沒,心上的人真的離去了。
賞析
[賞析]
此曲寫女子對情人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送別自己的情人後,情人在心中仍駐留難忘,令人痛苦欲絕。想登高眺望他離去的背影,但終被關山阻隔,這更使她肝腸寸斷,在此處,外在自然景物並非主人公心情的寄託,它只是更加強化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與苦悶。
作品表達了女子送別情人後,憑欄望遠相思企盼時的深情表露。文句雖短,但語言生動形象,巧妙地表現出了帶有思念之情的楚楚少女。女主人公送別自己的情人後,情人在心中仍駐留難忘,令人痛苦欲絕。想登高眺望他離去的背影,但終被關山阻隔,這更使她肝腸寸斷,在此處,外在自然景物並非主人公心情的寄託,它只是更加強化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與苦悶。
這首小令,用準確、凝練的文字寫已別、剛別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寫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別心上人時的情態和意緒,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受。
“一點相思幾時絕”是全篇的中心,它強調了別情的纏綿,使之成為全篇描寫和抒情的基調,也使前三句顯得十分形象。
這是一首描寫離別情緒的小令。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自從送別以後,心中萬分難捨,一點相思之情,綿綿不斷,不知何時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與愛人分離的女子口吻寫來,直抒其纏綿的相思、真摯的愛情。
作品鑑賞
作品表達了女子送別情人後,憑欄望遠相思企盼時的深情表露。文句雖短,但語言生動形象,巧妙地表現出了帶有思念之情的楚楚少女。女主人公送別自己的情人後,情人在心中仍駐留難忘,令人痛苦欲絕。想登高眺望他離去的背影,但終被關山阻隔,這更使她肝腸寸斷,在此處,外在自然景物並非主人公心情的寄託,它只是更加強化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與苦悶。這首小令,用準確、凝練的文字寫已別、剛別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寫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別心上人時的情態和意緒,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受。
“一點相思幾時絕”是全篇的中心,它強調了別情的纏綿,使之成為全篇描寫和抒情的基調,也使前三句顯得十分形象。
這是一首描寫離別情緒的小令。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自從送別以後,心中萬分難捨,一點相思之情,綿綿不斷,不知何時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與愛人分離的女子口吻寫來,直抒其纏綿的相思、真摯的愛情。
楊花迷眼,山水阻隔,[1]這幾句曲詞在藝術手法上通過層層設障委婉細膩的抒寫了女子心中哀婉淒絕、纏綿悱惻的離情別緒。後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聲嘆息,表達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