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浪人

四十七浪人

《四十七浪人》是2013年卡爾·里辛執導的一部奇幻武士片,由環球影業出品,基努·里維斯、真田廣之、淺野忠信、柴崎幸、菊地凜子主演,根據日本真實的歷史事件——元祿赤穗事件改編而來,講述的是18世紀時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復仇的故事。劇情圍繞著基努·里維斯飾演的混血浪人魁和47名赤穗浪士展開。除了巨星基努李維,這部3D史詩動作冒險片也號召了一群相當受歡迎的日本演員,包括《最後的武士》真田廣之、《雷神2:黑暗世界》淺野忠信、曾獲金獎提名的菊地凜子、《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柴咲幸。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四十七浪人四十七浪人
結束了戰國時代的紛亂,實現統一的日本關閉國門,成為與海外絕大數國家斷絕音信的神秘國度。在連年征伐兼併過後,德川家族一躍成為凌駕天皇和大名之上的實權君主。從德川將軍到地方大名,視刀如生命的武士捍衛著主君和藩邦,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而一旦失去了主君,這些武士便被視作喪失仁義、忍辱偷生的浪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只是從古至今,竟有一段關於四十七浪人的傳奇故事,歌頌著武士赤誠不二的忠勇之魂。
德川五代將軍綱吉(田川洋行飾)統治的時代,武家全力捍衛著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淺野內匠頭(田中泯飾)作為播州赤穗藩的領主,其忠直的聲名遠播四方。與之相對,包藏禍心的吉良上野介(淺野忠信飾)卻與他那妖艷神秘的側室美月(菊地凜子飾)沆瀣一氣,密謀奪取德川家的天下。
凱伊(基努·里維斯飾)是孩提時代流浪到赤穗的孤兒,他迥異於常人的外表和出身成了諸多不幸的源頭,而當年淺野內匠頭卻收留了他,多年來抱持著對大名女兒美伽(柴崎幸飾)的愛意,在赤穗的郊外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這個赤誠的男子,為了報答淺野父女,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將軍綱吉尋訪赤穗當晚,淺野內匠頭遭到美月妖術的蠱惑,揮刀衝進寢室砍傷了吉良。目睹這一變故的綱吉當即下令淺野切腹自盡,淺野家也由此遭受了滅頂之災。雖然懷疑這一切均為吉良所為,無奈大勢已去,包括家老大石內藏助(真田廣之飾)在內的淺野家家臣有如喪家之犬,星散零落。不久,吉良侵吞赤穗藩,並脅迫美伽在一年喪期結束後與之成親。在此期間,吉良將大石投入監牢,失去主心骨的淺野家臣淪為浪人,流落民間。凱伊心存不甘,卻無力回天,他作為奴隸被賣到藩外。
一年後,大石重獲自由,他輾轉找到和家人委身百姓家中的兒子主稅(赤西仁飾),開始謀劃討伐仇人。此後,他泛舟出海,救出了被迫從事角斗供人取樂的凱伊,並力邀他入伙以營救美伽,為淺野家報仇。一方是憑藉武力和妖術占有絕對優勢的吉良,一方是靠著一腔忠勇苟活人間、伺機完成復仇大業的四十七浪人。流傳千古的傳奇即將上演。

製作情報

四十七浪人四十七浪人
環球公司將邀請廣告導演卡爾·埃里克·瑞辛奇(Carl Eric Rinsch)執導基努·李維斯(Keanu Reeves)主演的日本武士電影《四十七浪人》(47 Ronin)。
《四十七浪人》由《刺客聯盟/通緝犯》(Wanted)編劇克里斯·摩根(Chris Morgan)創作,根據日本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編,講述的18世紀時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的主人復仇的故事。據稱電影將摻雜《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奇幻元素以及《角鬥士》(Gladiator)和《三百斯巴達勇士》(300)的戰爭元素。
卡爾·埃里克·瑞辛奇此前曾差點執導《異形前傳》(Alien prequel),但結果被萊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老人家替換下來了。
在談到自己的角色時,基努·李維斯表示,“我看到了這個人物內心的悲傷,並欽佩他對朋友表達出的勇氣和慈悲,他沒有怒氣,但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故事在日本為人熟知,我十分尊重這次重拍。”
《四十七浪人》由卡爾·里辛執導,他表示會把這部傳統的日本風題材改編得更加國際化,甚至摻雜《指環王》的奇幻元素以及《角鬥士》和《300》的戰爭元素。影片由基努·李維斯主演,但故事畢竟帶有濃郁的日本風 ,因此也匯聚了不少日本本土的演員,如淺野忠信柴崎幸菊地凜子真田廣之、赤西仁等。 影片將於2012年11月11日北美公映。
根據日本真實的歷史“元祿赤穗事件”改編的影片《四十七浪人》,原本預定於今年11月上映,可是為了完善3D效果,影片又一次被推遲上映,目前影片有預定於明年2月8日上映。喜歡基努·里維斯和這部影片的影迷們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了。

演職員表

角色 演員 職員表
凱伊
大石內藏助
美伽
吉良上野介
美月
淺野內匠頭
大石主稅
Shogun
基努·里維斯
真田廣之
柴崎幸
淺野忠信
菊地凜子
田中泯
赤西仁
凱里-川田博之
▪製作人:艾瑞克·麥克勒德;埃文·斯托夫
▪導演:卡爾·里辛
▪編劇:霍辛·阿米尼;克里斯·摩根;WalterHamada
▪攝影:約翰·馬西森
▪配樂:伊蘭·伊希克瑞
▪剪輯:克雷格·伍德;斯圖爾特·貝爾德
▪藝術指導:JanRoelfs
▪服裝設計:PennyRose

角色介紹

凱伊(基努·里維斯飾)
凱伊是孩提時代流浪到赤穗的孤兒,他迥異於常人的外表和出身成了諸多不幸的源頭,當年被赤穗藩領主淺野內匠頭收留。多年來凱伊抱持著對大名女兒美伽的愛意,在赤穗的郊外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因淺野受奸人所害切腹自盡,被迫流離失所。後被大石尋到,成為為淺野復仇的四十七浪人中的一份子。
凱伊 凱伊
大石內藏助(真田廣之飾)
淺野內匠頭家臣,受淺野內匠頭砍傷吉良上野介一事牽連,被投入牢中。一年後出獄,決心為淺野復仇。他輾轉找到和家人委身百姓家中的兒子主稅,並救出被迫從事角斗供人取樂的凱伊,力邀他入伙,營救美伽。
大石內藏助 大石內藏助
美伽(柴崎幸飾)
大石內藏助之女,與父親生活在淺野內匠頭家,與凱伊青梅竹馬。淺野蒙冤自盡後,被迫下嫁吉良上野介。
美伽 美伽
吉良上野介(淺野忠信飾)
有密謀奪取德川家的天下的野心,唆使側室美月對淺野內匠頭施蠱,使淺野在將軍綱吉面前砍傷自己。淺野被迫切腹自盡,吉良趁機吞併赤穗藩,並脅迫大名女兒美伽在一年喪期結束後與之成親。後成為四十七浪人的復仇對象。
吉良上野介
吉良上野介
美月(菊地凜子飾)
吉良上野介的側室,夥同吉良對淺野內匠頭施蠱,使淺野在將軍綱吉面前砍傷吉良,逼迫淺野切腹自盡。
 美月
美月

電影評價

美帝人民理解的日本
這部電影不能算是史詩,故事就是這個故事,看完電影也去查過故事的來龍去脈,很常見的復仇故事,電影演繹的更加誇張更加精彩,特效,服裝上面很是上乘和用心,不過張弛度上面差了許多,期待更加精彩的畫面卻總是草草的收尾,沒有很好地展開,尤其是在收尾的時候兩條線展開卻沒有突出重點。
美帝在這部電影帶有很多自己的理解不管是故事上面還是人物刻畫上面和我理解的有些出入,不過整體上面還是很不錯值得去浪費一下時間,不過看著當時的日本人說英語怪怪的感覺。
一句話說感受:基努里維斯翻身無力,看著樂呵樂呵吧。
一個白痴的木槿|喜歡通過電影思考,喜歡交流,一個樂天派的減肥胖子 2014-09-2511:516
歐美人眼中的日本。就算日本再怎么脫亞入歐,歐美人還是不懂日本,連日本都搞不懂以後再看好萊塢拍的各種莫名其妙的中國風就不覺得奇怪了。四星全給菊地凜子。2013-12-0850
大讚第一場切腹戲,考究黨表示非常滿意,無刀柄用白紙包裹的切腹刀十分忠於歷史,切入的角度和劃得方向也完全正確,介錯人的站位也沒有問題。好萊塢這次沒有瞎拍,甚好。只是打獵場景那幾個貨穿的盔甲實在是太有中國風了。P.S.真田叔神帥!!!!2013-12-26
看的2D下午場,上座3成多。場面恢弘,配樂美術服裝造型視效都算精良。缺點是基努存在感太稀薄,搞不清這個角色的人設意圖是什麼。提供背景?引領劇情?製造衝突?鋪墊情感?都談不上。這還是補拍了戲份的,在真田叔的演技光環下竟完全淪為配角。兩小時片子覺得特別短,都在巴望基努出場的煎熬中度過。2013-12-11

影片評價

爆發性想像力與荒涼世界觀結合產生的五彩繽紛的幻想世界,很難讓人感覺到主流。——TheA.V.Club
一個呆板和華麗的奇怪的組合。——費城問詢報
這部電影不確定是要變成一個大規模,喧鬧的史詩還是一個莊嚴的複述,它幾乎消失在兩者的裂縫之間。——紐約雜誌
47浪人也許希望成為一個具有魔戒三部曲的規模和影響力的潛在的史詩,但事與願違。——TheDissolve
影片評價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雖然故事發生在日本,但主創在片中的台詞均為英語,日本院線則提供英語原聲和日語配音兩個版本供觀眾選擇。
卡爾·里辛實際拍攝的進度非常緩慢,柴崎幸回憶一場戲拍20~30條的經驗也有。
淺野忠信在拉斯維加斯拍攝《雷神》期間,從相關人員那裡聽說了忠臣藏即將由好萊塢改編的訊息,當時即得到了對方的口頭邀請。
淺野忠信對吉良這一角色的評價是“悲哀的男人”。
菊地凜子和淺野忠信屬於同一個事物所,因此她視後者如兄長一般,在片場二人從早到晚說個不停,配起戲來自然默契十足。淺野則稱他和凜子可以算作日本電影圈的邊緣人,所以正好搭檔演反派。
採訪中,基努·李維斯謙虛地將真田廣之奉為老師,自言從對方那裡學到了格鬥、舉止、禮儀等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真田教他“武士都是從腹部發出聲音”。
淺野忠信在公映前一天發推特號召影迷入場觀看,結果卻誤把片名打成了《四十六浪人(46Ronin)》,被影迷調侃“怎么少了一人?”
導演將菊地凜子稱作繆斯,凜子對其角色的服飾設計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議。
據說當初給導演還給吉良設計了白髮頭套,結果被淺野一句“No”給否決了。
前期拍攝技術後,基努將從天狗那裡得到的刀帶回家收藏。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具體項目 獲獎人
2014年 第40屆土星獎(提名) 土星獎-最佳服裝 土星獎-最佳藝術指導 Penny Rose Jan Roelfs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日期
美國USA 2013年12月25日
中國台灣Taiwan 2013年12月24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 2013年12月25日
日本Japan 2013年12月6日
新加坡Singapore 2013年12月19日
英國UK 2013年12月26日
紐西蘭New Zealand 2014年1月9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2014年1月16日
德國Germany 2014年1月30日
義大利Italy 2014年3月13日
本片在日本334塊銀幕上同時公映,首映前兩日總共動員約7.79萬人入場觀看,首周初登場排名和觀眾滿意度排名均位列第六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