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忠良

嚴忠良(1914一1937),江西省上饒楓嶺鄉坑口村人。1930年,16歲的嚴忠良和本村的團支部書記嚴占孝等人一道奔赴橫峯縣葛源,參加了方誌敏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至1934年,在工農紅軍部隊中擔任事務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嚴忠良(1914一1937),江西省上饒楓嶺鄉坑口村人。1934年7月,他所在的部隊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即紅七軍團,他一直在軍團政治部政治宣傳隊工作。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失敗後,嚴忠良隨失散部隊轉戰於皖浙贛邊區,堅持游擊戰爭。同年3月,擔任中共龍頭縣委書記,11月,改任中共休寧縣委書記。1936年7月,嚴忠良奉命率領一支90人的游擊隊,從安徽省休寧經浙江省開化,進入遂安(今淳安)縣白馬地區。他率領紅軍游擊隊轉戰於遂安的白馬、銅山、上坊和衢(縣)、常(山)交界地區和千里崗山區的崇山峻岭之中。

經歷

1930年,16歲的嚴忠良和本村的團支部書記嚴占孝等人一道奔赴橫峯縣葛源,參加了方誌敏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至1934年,在工農紅軍部隊中擔任事務長。1934年7月,他所在的部隊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即紅七軍團,他一直在軍團政治部政治宣傳隊工作。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失敗後,嚴忠良隨失散部隊轉戰於皖浙贛邊區,堅持游擊戰爭。同年3月,擔任中共龍頭縣委書記,11月,改任中共休寧縣委書記。1936年7月,嚴忠良奉命率領一支90人的游擊隊,從安徽省休寧經浙江省開化,進入遂安(今淳安)縣白馬地區。他率領紅軍游擊隊轉戰於遂安的白馬、銅山、上坊和衢(縣)、常(山)交界地區和千里崗山區的崇山峻岭之中。1936年10月,經省委批准,在白馬的橫源田村正式建立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嚴忠良擔任書記。1937年1月底,國民黨清剿部隊對白馬地區實施圍剿。1937年2月3日雪夜,嚴忠良在主持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敵鬥爭的方案時,遭敵包圍。關鍵時刻,嚴忠良為了使黨組織和戰友不受損失,立刻把所有檔案、黨員名單投入火中焚毀,隨後隻身衝出門外,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不幸中彈而犧牲。

事跡

1936年7月,受中共浙皖特委指派,休寧縣委書記嚴忠良帶領一支游擊隊,到衢(衢縣)、遂(遂安)、壽(壽昌)交界的千里崗山區,開展游擊活動,擴大革命根據地。與嚴同來的領導人還有柴老三、程元海等人。嚴忠良等率領紅軍游擊隊,使千里崗山區很快成了紅色游擊區。

是年10月初,根據特委指示,嚴忠良在白馬橫源田村後的一個山棚里召開各區委負責人會議,正式成立“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嚴忠良擔任縣委書記,柴老三、盧福生、程元海等任委員。此時,紅色武裝鬥爭已經轟轟烈烈,正規紅軍游擊隊由原來的90餘人發展到120多人。淳安的白馬、上坊、上梧、安陽、銅山等地有500多窮苦農民報名參加了不脫產的“坐地紅軍”。

嚴忠良,1914年出生於江西省上饒縣楓嶺鄉坑口村。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1935年1月,抗日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失敗後,隨部分失散的同志在皖浙贛邊區堅持游擊鬥爭,後接上了組織關係。他們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在白馬的乳洞山,大墅的儒洪、桃林,里商的石門等地區開展的武裝鬥爭,引起了反動派的極度恐慌,他們瘋狂反撲,企圖撲滅迅速燎原的紅色烈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