嚚頑
1.愚昧頑鈍。《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仆雖嚚頑,願從足下。” 呂延濟 註:“嚚,愚也。”《漢書·董仲舒傳》:“﹝ 秦 ﹞重禁文學,不得挾書,棄捐禮誼而惡聞之……使習俗薄惡,人民嚚頑。” 顏師古 註:“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 郭沫若 《<孔雀膽>的故事》:“王子 穆哥 是我假造的,並無絲毫根據。假造了他來是為了要顯得 阿蓋 的賢淑與王妃的嚚頑。”
2.指愚昧頑鈍的人。 唐 韓愈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恩澤誠布濩,嚚頑已簫勺。” 郭沫若 《紀念孫中山先生》詩:“誰期三策遭顛覆,蠢彼嚚頑誤國民。”
相關詞條
-
頑嚚
wán yín ㄨㄢˊ ㄧㄣˊ 頑嚚(頑嚚) 亦作“ 頑囂 ”。 1.愚妄奸詐。語出《書·堯典》:“ 瞽 子,父頑,母嚚, 象...,醜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 陸德明 釋文:“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
-
嚚
and thickheaded] 父頑,母嚚。——《 書· 堯典》 《 史記·五帝本紀》:“舜父 瞽叟頑,母嚚,弟...嚚 基本字義 嚚 yín (1) ㄧㄣˊ (2) 愚蠢...
嚚 方言集匯 嚚文字解說 -
頑
拼音: wán 注音: ㄨㄢˊ 繁體字:頑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頁 部首筆畫:9 總筆畫:13 筆順:橫橫撇折橫撇豎折橫橫橫撇捺 五筆86:F...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音韻參考 -
嚚訟
嚚訟,拼音yín sònɡ,詞語,意奸詐而好爭訟。
-
嚚杌
愚頑痴呆。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
嚚闇
yín 嚚闇 愚昧昏庸。
-
頑凶
”。 頑凶,不用。 正義:“凶,訟也。
-
史記·五帝本紀
題解集解:凡是徐氏義,稱徐姓名以別之。餘者悉是駰註解,並集眾家義。索隱: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故曰本紀。又紀,理也,絲縷有紀...
題解 黃帝紀 顓頊紀 帝嚳紀 帝堯紀 -
堯典
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吁!嚚訟(28),可乎?”帝曰:“疇咨若予采(29)?”歡兜(30...
概述 堯典原文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