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叫點

聲源與擴音設備之間因距離過近等問題導致能量發生自激,產生嘯叫。而聲源在此時所處的位置成為該嘯叫現象的嘯叫點。

什麼是嘯叫點

當我們在房間中用話筒講話時,會出現話筒嘯叫(突然發出高音)的現象,那個話筒嘯叫的空間坐標位置稱為嘯叫點。

叫嘯形成的原理

下面講講嘯叫的形成機理

當我們在具體的某個房間設定好音箱和話筒位置後,接下來便正確地聯接好擴聲系統設備,確保系統設備完好、系統聯接正確後於是給系統通電使其預熱,然後慢慢調大系統音量(一定是慢慢調大音量)使其開始工作。這時會發現在音量開到了某個位置(臨界位置)時會明顯感到嘯叫要發生了,再往上開音量肯定立馬嘯叫,(不管嘯叫是在低音還是中高音),於是只好將音量往下回調一點,可聽眾席位置的聲音還太小,音量根本不夠用。於是擴聲設備就成了擺設無法用了。

需要必須明白的是,人耳感覺聲音大或聲音小這是聲音能量(即空氣振動的能量)累積作用於人耳後人主觀生理上的感受。遠處飛機轟鳴而過雖聲壓不大,但我們感到聲音低沉、能量充沛,聲音很大;近處一個氣球暴裂或塑膠紙的摩擦聲響雖聲壓很高,但我們感覺不到有多大的聲音能量,故也感覺不到聲音有多大。

話題回到前面,我們感覺聽眾席位置的聲音不夠,是由於在嘯叫前音箱發出的聲音累積到人耳的能量不夠,而這種能量的聲音組成是在200Hz~4000Hz範圍內共同作用於人耳的。簡單地說:語言範圍內的聲音平均能量並沒有起來,人就會感覺聲音小;相反,當人耳感覺聲音大小合適是由於語言範圍內聲音的平均能量起來了;再用前面講到的平均聲壓在88dB~92dB人耳感覺聲音大小最合適,其意思是語言頻率範圍(即200Hz~4000Hz頻率範圍)的大多數頻率點的平均聲壓都能達到88dB~92dB,通俗地說語言範圍內的聲音都出得來

我們知道嘯叫是由於反饋聲再次被話筒拾到音後引起的,而話筒這種內似“人耳拾音”的東西其拾音的方式與“人耳”確是大不相同。話筒對聲音能量的累積反應(即聲音轉化為電的過程)要比人耳反應迅速,特別在對突發的相對單一頻率成分的聲音反應能力上比人耳快的優勢明顯,往往人耳還未感覺到有什麼特別的聲音成分在擴聲現場,由於話筒的作用系統已經進入了臨界狀態並要開始嘯叫了。

這個特別的頻率成分便是前面所講到的室內擴聲現場在話筒參考點位置固有的聲壓——頻率曲線上的峰點對應的頻率成分。一目了然,本不平坦的聲壓——頻率曲線上存在的所有峰點便是形成系統嘯叫的真正罪魁禍首,而嘯叫產生或刺耳、或轟鳴的聲音所對應的頻率點就是曲線上峰點所對應的頻率,故峰點首先嘯叫。[fenye]

根據嘯叫必須在閉環增益K閉>1時才會產生的這一理論,不難理解,當系統音量增大過程中,峰點頻率附近的聲壓很高,雖然頻帶窄,但由話筒有比人耳反應更迅速的能力可知,峰點附近的聲音已被話筒強烈地吸收到了,閉環系統在該點足以滿足K閉>1的條件,雖對人有用的大多數語言頻率成分的音量還低,還處在K閉<1的穩定狀態,可系統已經嘯叫了。換句話說:當音量開打過程中,系統大多數頻率成分的聲音還沒放起來的時候,峰點頻率的聲音確已經很大了,雖人耳不明顯感覺到其存在,可系統設備已經發現並引起了嘯叫。嘯叫總是率先發生在峰點位置,嘯叫點的先後順序是第一峰點、第二峰點、第三峰點……這樣一個順序。由此可知,房間固有的聲壓――頻率相應曲線中峰點的存在成了語言擴聲的嚴重障礙。這就是在現場實際擴聲中嘯叫發生的真正內在原因和機理。

如何防止嘯叫

實踐證明只要能有效避開峰點位置的擴聲,語言範圍內的平均聲壓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從而滿足絕大多數聽眾對聲音量感上的需求,同時系統穩定。近代所有電子防嘯叫技術都是圍繞這一基本原則命題展開的;就算是前面提到的通過建築結構聲學、材料聲學等昂貴的方式滿足擴聲量感和質感等方法,其本質也是在圍繞消除峰點這個基本命題展開的。

我們還需要知道,房間的聲壓――頻率回響曲線是指房間音箱發聲音的空間位置和角度一定的情況下,房間空間中任何一點位置的回響曲線;同一房間,曲線和空間位置有一一對應的關係,空間位置變了,曲線也會發生變化,曲線上對應的峰谷點頻率位置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我們討論的近代電子防嘯叫技術防的是什麼呢?防的就是話筒所在空間位置點上的峰點。

實踐中,房間參考點的聲壓――頻率回響曲線其主要的峰谷點受房間大面積的反射面影響更重,其餘的峰谷點則受參考點附近反射面的影響更多一點。對界面話筒來說,其咪頭部位則為參考點,故而安裝界面話筒時要主意迴避其附近物件反射面反射聲音的直接進入,同時為什麼改變界面話筒位置有時會產生新的嘯叫點,就是因為隨著話筒位置改變,新參考點附近反射面的反射條件也跟著改變導致新的峰谷點產生的緣故。

一般情況下,越柔性的房間(吸音多,反射少)擴聲條件好一些,處理起來容易些,越剛性的房間(吸音少,反射多)擴聲條件差一些,處理起來要難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