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莊村位於滕州市大塢鎮北部,北倚鳧山山脈的善山,南鄰小龍河。全村共有356戶,1268人,耕地1100餘畝。善山上有善山森林公園、萬畝核桃園及神話傳說和文化遺址。先後被評為“棗莊市生態文明村”、“棗莊市城鄉社區建設示範村”、“棗莊市政務服務工作優秀便民服務站”、“棗莊市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滕州市城鄉社區建設先進單位”、“滕州市先進村居慈善工作站”等。
空山新雨後,天氣涼如秋。一場期盼已久的大雨洗去了多日的濕熱,站在善山半山腰,只覺山風習習,涼爽如秋,恍若季節偷換。及目遠眺,滿目青翠,雨後升騰起的薄霧輕煙,如縵似紗,籠罩著山腳下的單莊村,不知名的鳥兒在林間發出婉轉而清脆的叫聲,一切如世外桃源妙不可言。
善山原稱鳧山、白龍山,也叫大山,為滕州市北部鳧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336米。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傳說遠古時代,王母娘娘曾在此小住,山上至今還留有一個王母娘娘洞,洞深難測;有一眼山泉,名曰牛鼻泉,長流不乾。山上有古寨遺址,有東西南北四大山門,還有滕縣保衛戰時留下的數百米長的戰壕。山腳下曾有一座廟,為王母娘娘廟;單莊村西有一寺,為東嶽寺,可惜這兩座寺廟均已毀於十年浩劫。向西望去,還有一座座山頭向遠方綿延開去。據說,晴空萬里之時從高處俯看,這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就如一條長龍伏臥,氣勢恢宏,而善山就是這條巨龍的龍頭。為保護生態環境,開發旅遊資源,2010年,市委、市政府開始規劃建設善山森林公園,善山之名也由此而來。
抬腳爬上一個小山坡,只見碎石鋪地,東西並排聳立著6棵青翠欲滴的松樹。它們是楊利偉、劉伯明等6名國家航天員2010年9月份來此親手種下的。他們期望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能在這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山坡下,一株株核桃樹,其葉蓁蓁、果實尚澀。在新一屆村兩委的帶領下,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這片貧瘠的山地上,逐漸種起了一千畝核桃,畝效益達9000元左右。眼下,這一片碩果纍纍的核桃園,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嗎?那一顆顆青青的果實就是農民的“金銀果”、“致富果”啊!
走進單莊村,撲面而來的田園氣息正如心中所想。平坦筆直的街道,兩側綠樹成蔭,樹下月季花兒開得正艷,猶如村民們的生活一樣紅紅火火。一盞盞挺拔的太陽能路燈照亮著人們的生活,也溫暖著人們的心窩。我一直認為,一個村莊的美麗應該是有兩個層次的——風景如畫、四季如歌為外在之美,或為天然、或為人工,皆容易做到;而比這更高的層次應為內在之美。它,就是一個村的村風,也是一個村的靈魂之所在。或熱情待客、或淳樸善良、或勤勞勇敢……在村辦公室里,桌上放了幾張近兩年來慈善捐款倡議書,上面印著捐款名單,數額從5元、10元,到數千元都有,總額達6萬,而這些錢都被用於救助本村的困難戶。村支部書記劉法銀介紹說,目前來隨著村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村風已得到了根本性轉變。是呀!沒有扶危濟困、互幫互助的大愛情懷,哪來的每年3萬元的善款?沒有勤勞勇敢、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哪來的漫山遍野、結金掛銀的核桃樹?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幅畫,名字就叫山鄉巨變。我想,用這個詞來形容如今的單莊村,一點也不為過。看著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由衷地感覺到欣喜。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我與單莊還是頗有淵源的。1997年我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原嶧莊鄉政府工作。參加工作之後,我所幫包的第一個村就是單莊村。那時候,它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村內的道路。全是土路不說,還坑窪不平,土質特粘。每逢雨天,泥濘難行。腳踏車推不動,腳拔不動,如陷進沼澤一般,讓人狼狽不堪。正因為有了這段經歷,所以即使後來因工作調整不再幫包單莊村了,對它依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愫,對它的關注總是比別的村多一些。如支部書記換誰了、村莊面貌有沒有變化、道路有沒有硬化、整體工作排在第幾名等,不一而足。有人說,工作過的地方就是第二故鄉。或許,這就是故鄉情結吧!
生活中,常有人說,人生近處無風景。我想,莫道人生近處無風景,只因常在風景中。遠方的風景雖美,可它終不是我們的家鄉,不是我們的歸宿。用心去看,用心去悟,美麗的鄉村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