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中呂〕喜春來·未遂
功名希望何時就?
書劍飄零甚日休①?
算來著甚可消愁?
除是酒。醉倚仲宣樓②。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飄零:飄泊流落。唐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廣州》詩:“王孫丈人行,垂老見飄零。”
②仲宣樓:在湖北當陽東南麥城城樓上。漢末王粲依附劉表未得重用,曾登城樓作《登樓賦》,後人為紀念他而建此樓。仲宣,王粲字。
作品譯文
求取功名的希望何時實現?
攜書佩劍,四方漂泊,可有終了的一天?
細細想來,除了飲酒,還能有什麼賴以消愁的手段!
我像當年那懷才不遇的王粲,醉倚著仲宣樓的欄桿。
作品鑑賞
小令起首連設兩問,不作答覆,說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前句的“功名希望”,非屬“我”有,想求而求不得;後句的“書劍飄零”,非屬“我”願,想休而休不了。這種矛盾的際遇和心理,作成一組對仗,令人印象深刻。這種功名無望、飄零無休的嚴酷現實,便是下文的“愁”。
針對濃重的愁意,第三句又用了設問的形式。這一回作者毫不遲疑,接上了“除是酒”的明確答案。這就增添了文氣的變化。小令至此語意似盡,妙在“醉倚仲宣樓”一句的補接。它不僅回應了困頓失意、借酒澆愁的前文,還通過“仲宣樓”富有特徵的地名建立起同“王粲登樓”典故的聯繫,從而顯示作者他鄉失路、懷才不遇的悵惘和彷徨。前文因功名希望無時成就、書劍飄零無日止休,而導致尋求“消愁”之法;雖以“酒”為“算來”的良策,終究不能治本。末句表面上以“醉”字承“酒”,實質上“倚仲宣樓”四字仍點出醉酒不可能消愁的真理,所以是加一倍寫法。“醉倚仲宣樓”,不言愁而愁意愈明,悠悠一結,便更令人愴然。宋詞小令如《望江南》、《長相思》等,常以末尾的五字句兼承兼結。該曲也運用此法,故帶有小詞的雋永韻味。
作者簡介
曾瑞,生卒年不詳。字瑞卿,號褐夫,大興(今北京大興)人。因羨江浙人才之盛、錢塘景物之美,便移居杭州。他神采卓異,談吐不凡,與江淮一帶達官名士多有交流,卻終身不為官,靠熟人的饋贈為生,優遊市井,自號禍夫。他善畫能曲,著有散曲集《詩酒餘音》、雜劇《才子佳人誤元宵》,皆佚。《太和正音譜》將他列入一百五十名“詞林英傑”中。有散曲若干首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