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細榮 ( 李子雄 飾)、阿B ( 梁朝偉 飾)、輝仔 ( 張學友 飾)在石殎尾陡 置區一同成長,三人情同手足,雖然各人家境貧困,但年輕的心從沒有失去對將來的幻想與憧憬。阿B因要與女友小珍 ( 袁潔瑩 飾)結婚,眾人各出計策為阿B籌錢。輝仔借來高利貸途中被劫,輝仔負傷前往婚禮。及後,阿B與輝仔前往復仇而誤殺廢強,細榮眾人遂到越南逃亡。
其時西貢市長外弛內張,對眾人來說便是煉獄,更遇上越共刺殺越南政要,細榮遂決定要拚死撈一筆錢才離開越南。細榮遠親中法混血兒阿樂 ( 任達華 飾)是名職業殺手,阿樂得悉越南惡霸梁源盛在夜總會有黃金交易,遂與一眾裡應外合,激戰後把黃金搶走,阿B為拯救一位香港女歌星陳秀青而險喪命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梁朝偉 | 阿B | |
張學友 | 輝仔 | |
李子雄 | 細榮 | |
任達華 | 阿樂 | |
袁潔瑩 | 小珍 | |
甄楚倩 | 甄秀清 | |
林聰 | 梁源盛 | |
鮑起靜 | 阿B媽 | |
蘇杏璇 | 小珍媽媽 | |
曾近榮 | 小珍爸爸 | |
蕭山仁 | 成叔 | |
劉錫賢 | 小胖 | |
吳宇森 | 警察 |
職員表
導演 | 吳宇森 |
編劇 | 吳宇森、梁柏堅、秦小珍 |
攝影 | 林國華、陳沛佳、Somchai Kittiku、黃永恆 |
配樂 | 黃沾、戴樂民 |
剪輯 | 吳宇森 |
美術設計 | 梁華生 |
動作指導 | 劉志豪 |
服裝設計 | 余家安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梁朝偉表示為了拍攝《喋血街頭》,他去了非常荒蕪的地方拍戲。他拍攝這部電影很痛苦,而且還把頭弄破了 。
•梁朝偉表示在拍攝爆破戲時,自己很緊張,不僅淚流滿面,還用外套來阻擋爆破時的雨水 。
•拍攝《喋血街頭》時,吳宇森很愛護自己的工作團隊,尤其對演員非常小心,他害怕民眾演員會弄傷梁朝偉,於是乾脆自己上陣在電影裡客串一個小兵 。
•《喋血街頭》是1990年香港製作費最貴的一部電影,拍攝時還嚴重超支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提名 | 獲獎/提名方 |
1991年 | 第1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提名 | 吳宇森 |
第1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張學友 | |
第1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 提名 | 林國華、陳沛佳、黃永恆、Som Chai Kittikun | |
第10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 | 獲獎 | 吳宇森 | |
第28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 | 提名 | 吳宇森 | |
參考資料: |
幕後製作
《喋血街頭》的前半部是根據吳宇森的個人經歷改編。吳宇森將自己年輕時候的經歷,比如木屋區打爛仔架、朋友間的感情全部寫進了劇本 。劇本里輝仔和細榮這兩個角色是吳宇森朋友的寫照,阿B這個角色則來源於吳宇森本人。吳宇森小時候有個住在貧民區的朋友,他經常去打架,後來與吳宇森成為很好的朋友,而他就是輝仔的原型。吳宇森有一個鄰居雖然出生於貧苦人家,但是卻非常努力,從酒店服務生做到了總經理,吳宇森的這位鄰居就是細榮的原型 。
為了力求真實,主創人員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去蒐集資料。無論是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時事、史實,還是越南的社會背景和文化,主創人員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去蒐集資料。一些新聞素材甚至戰爭場面只要能配合劇情,主創人員都把那些片段化為戲劇 。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上映國家/地區 |
1990年8月17日 | 中國香港 | 1991年11月 | 義大利 |
1990年9月1日 | 中國台灣 | 1993年8月4日 | 法國 |
1990年9月8日 | 加拿大 | 1993年9月 | 芬蘭 |
1990年9月29日 | 韓國 | 1993年12月3日 | 澳大利亞 |
1991年 | 日本 | 1996年5月17日 | 英國 |
參考資料: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發行國家/地區 |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 德國 |
Highlight Video | 德國 |
Hong Kong Legends | 英國 |
Reserva Especial | 巴西 |
Tai Seng Video Marketing | 美國 |
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喋血街頭》雖然在票房上遭遇了失敗,但是它卻是吳宇森電影中非常另類的一部。這部電影除了有戰爭與暴動的大場面外,還有自成一派的慢鏡頭槍戰,最主要的是它有著與吳宇森以往電影所不同的情感宣洩 (新浪網評) 。在影片中,吳宇森塑造了4位性格各異的男性形象。這個故事表現了在戰爭、金錢、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下,朋友間的關係有的反目成仇、友誼破裂,有的卻堅貞不渝,導演將這種男性情義的演變置於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下,使男性情義更加複雜 (《中華工商時報》評) 。
《喋血街頭》所表現的很多都是導演吳宇森的青春記憶,攝影黃永恆用柔 光鏡拍攝街景,製造出一種讓人回憶的效果。電影頭半小時的畫面仿佛是茫茫如水的記憶:貓王、舞蹈班、午夜街頭的腳踏車賽、貧民區的喜筵;之後,影片由一個像散文甚至像詩的開頭,漸漸過渡到政治動盪、戰爭、俘虜營等亂世景象。這種電影風格的轉換,給人一種把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揉在一起的感覺 (網易評) 。
吳宇森在《喋血街頭》中大膽地把視野推向戰地越南,藉以拉大電影的格局。該片在人物架構和部份場面的設計上明顯地受到美國越戰電影《獵鹿者》和《野戰排》的影響,但仍拍出火爆利落的動作場面。在這部電影裡,吳氏一貫注重的“男性友情”和“出賣”主題也有很好的發揮,許多場面的處理都顯示了吳宇森的導演功力 (新浪網評) 。
《喋血街頭》多處使用對比和反差的方式來詮釋命運的路口與交集:影片開頭阿輝被木托板和啤酒瓶爆頭的場景與頭顱中彈瘋癲的場面對比;三人飆車嬉戲的場景與電影最後阿B和阿榮決戰的場面對比等等。這樣的表現手法使得《喋血街頭》在爆裂的外殼下透露出深深的哀愁 (新浪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