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內容
《善見律》卷,紙本楷書,為流傳有緒之唐人寫經。國詮,唐初人(七世紀),名不見經傳。明詹景鳳《東圖玄覽》提到:“唐貞觀中經生國詮奉敕作指頂許字,用硬黃紙書《善見律》。”他寫的經卷,今唯見此一種。《善見律》卷後有明人徐*跋中提及家中所藏《蘭亭禊序》乃楚人國詮摹寫,《善見律》又為奉敕之作,可見國詮非一般經生。
卷末題名中有“趙模監”、“閻立本總監”字樣,趙氏為宮廷“搨書人”,曾摹《蘭亭序》;閻氏後官至右相,曾繪《步輦圖》。
創作背景
此卷為其貞觀廿二年(648年)十二月十日手抄小乘佛教律部重要經典《善見律》。
藝術鑑賞
字作典型的唐代“經生體”,此卷經書工整,點畫均勻秀勁,結構謹嚴優美,使轉靈活生動。全文二百六十餘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筆不苟,整齊勻淨,表現了書者虔誠的心境與深湛的功力,實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今日所見唐人寫經主要為百年前敦煌藏經洞發現,多出民間寫手,且斷爛殘破。其時寫經,多不落名款,有的雖有名款但非名人,故以往書家並未給予足夠注意。其實,由於唐代重書學,特別在中唐、盛唐,寫經書法水平一般很高。《善見律》述釋迦牟尼弘佛之事,卷末上端書“善見律卷”,下署“貞觀廿二年十二月十日國詮寫”。
此卷則為千年傳世之本,首尾俱全。研究者據此認定此卷是當時奉敕所作的皇家珍品。
歷史傳承
同樣難得的是此卷的傳承過程。它曾入南宋內府,鈐有高宗“紹興”、理宗“緝熙殿寶”二璽;元代曾歸趙孟頫、皇姊祥哥剌吉兩大藏家;明代華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鴻緒曾藏;入清宮後著錄於《秘殿珠林續編》。卷後趙孟頫、馮子振、趙岩、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題跋相互輝映,為之增重不少。
作者簡介
初唐經生,生平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