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喀爾楚渾
喀爾楚渾 (1627-1651)清宗室,太祖高皇帝曾孫,岳托第三子。
簡介 -
廓爾喀之役
廓爾喀之役(1788—1792年),又稱清反擊廓爾喀之戰、清平定廓爾喀、第一次廓藏戰爭,尼泊爾方面稱為尼泊爾-中國戰爭(尼泊爾語 Nepāl-Chīn ...
歷史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主要功臣 -
喀爾喀汗國
元朝滅亡以後, 蒙古朝廷退回草原, 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大小遊牧集團, 或稱“兀魯思”, 或稱“土綿”(萬戶) 。1506年,達延汗結束了東蒙古中央地帶六個...
簡介 文獻記載 -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畫像上的題詞。乾隆為了宣揚十全武功,表彰在戰役中功勳卓著的將士,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
背景介紹 畫像特點 十五功臣名單 部分讚辭 主要人物 -
喀爾莽阿
喀爾莽阿,錫伯族,姓安佳,是伊犁駐防營錫伯營正白旗(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愛新舍里鎮依拉齊牛錄村)人。他於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出生,先祖阿爾彬昌,祖...
個人簡介 文中注釋 -
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Qara Khanid)又稱“黑汗”,蔥嶺西回鶻,是中國古代西北地區操突厥語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亞建立的封建政權。 喀喇汗王朝極盛時期,據有東...
國名 歷史 政治 軍事 文化 -
喀爾喀右翼部
15世紀中葉,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孫巴圖孟克統一蒙古諸部、繼汗位。將喀爾喀萬戶分封予阿爾楚博羅特和格埒森札二子成兩部。阿爾楚博羅特領內五鄂托克喀爾喀地...
清代順治期間 清代乾隆期間 -
喀喇沁
蒙古語,“喀喇沁”的意思是“看守者”。讀音為kā lǎ qìn。蒙古部落,蒙古土默特永謝部的一支。現在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喀喇沁旗和遼寧省朝陽等地,蒙古國也...
詞語簡介 詞語解釋 史料記載 明朝 清朝 -
楚姓
楚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5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76位。當代楚姓的人口大約有28萬,為第二百五十二位大姓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23%。
姓氏來源 姓氏始祖 歷史遷徙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
楚瑪爾河
長江北源楚瑪爾河,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楚瑪爾”為藏語,意為“紅水河”,又譯為曲瑪萊河、曲麻河、曲麻曲。流域呈狹長形,橫臥江源地區北部,匯集昆...
流域面積 水文特徵 水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