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漏斗

喀斯特漏斗

喀斯特漏斗又稱漏斗、斗淋。中國古稱盤坑。一種漏斗狀近圓形或橢圓形小封閉窪地,曾稱圓窪地。其直逕往往大於深度。直徑10至數百米,一般<100米,深2~100米。是地表水沿節理裂隙滲濾淋溶溶蝕和向心匯集過程中沿途加強溶蝕擴大而形成的,也有因淺層洞穴崩塌等作用而形成。

基本信息

簡介

喀斯特漏斗(溶斗)是喀斯特地面上發育最廣泛的漏陷地貌。溶斗是一種碟形、漏斗形或圓筒形的小型封閉式窪地,直徑從幾米到上百米不等,其深度一般小於直徑。溶斗是在現代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在溶斗底部通常有消水道(如落水洞、溶隙等)把匯集的地表水排走。當規模較大的溶斗的底部被泥石碎
屑物覆蓋後,就成為平底的圓窪地,可供墾殖。

天坑

天坑是在喀斯特地面上發育的漏陷地貌的一種特殊類型,屬於崩塌型的喀斯特漏斗,由地表水在此匯入地下時溶蝕以及最終造成溶洞頂部岩層崩塌而形成的。根據國際洞穴協會和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公布的標準,認為洞口直徑大於200米,垂直洞深超過200米的喀斯特漏斗可稱為"天坑";而比較常見的是普通的溶蝕型喀斯特漏斗,與天坑相比,深度較小,斗壁也較和緩。
天坑天坑

"天坑"是岩溶(又稱"喀斯特")地區地下河運行形成大面積塌陷造成的,它與常說的"岩溶漏斗"不同,岩溶漏斗一般是斜坡,上寬下窄,天坑則是四壁岩石峭立,深度百米至數百米以上,猶如一個巨大無比的"桶"。這個"桶",口徑從近百米至數百米不等,溶積從10萬立方米至1億立方米以上。
在世界範圍內已發現的7個大型漏斗中,我國占了4個,除奉節小寨天坑為天下第一“坑”外,0。4億立方米的小岩灣大漏斗和0。14億立方米的雲陽龍缸分別位列三、六名。新發現的樂業"大石圍",容積量已居第三,小岩灣則後排為第四名,龍缸後排為第七名。

岩溶地質學術語

doline,cloup,sotch
溶斗又稱喀斯特漏斗。呈漏斗狀或碟狀的封閉窪地,較大者又稱斗淋。漏斗直徑幾米到數百米,深幾米到幾百米。成因有兩類:一類是地表水沿節理裂隙溶蝕而成的溶蝕漏斗,底部往往被溶蝕殘餘物質所充填,有的底部有落水洞。另一類是溶洞頂板塌陷而成的塌陷漏斗,橫斷面呈筒狀。有岩溶漏斗、灰岩坑、盤坑、盆坑等別稱。在中國重慶奉節等地,民眾把塌陷漏斗稱為天坑。在峰叢地區發育的巨型漏斗稱為“弄”,明代徐霞客稱為“環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