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的自反與幽靈式的在場

啟蒙的自反與幽靈式的在場

啟蒙的自反與幽靈式的在場,圖書,作者是張一兵,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專題性文選,比較完整地收錄了近年來作者在這個領域中陸續發表的一些論文。編入本書的,基本上是近年來已經公開發表過的一些論文:第一部分代緒當中,作者選入了一篇能夠呈現自己學術思想邏輯發展過程的訪談;上編包括幾篇關於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總體評述和一些相關的涉及當代西方哲學背景研究的論文;中編則是作者這些年來寫下的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研究的文章;下編都是關於後馬克思思潮研究的一些新成果;最後,作為代跋的,是剛剛發表的一篇關於構境理論新方法的短文。

作者簡介

張一兵(原名張異賓),男,1956年3月生於南京,祖籍山東茌平。1981年8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副校長,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代表性論著有:《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解讀》(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神會馬克思》(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問題式、症候閱讀和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無調性的辯證想像——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版);《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張一兵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目錄

總序

序言

文本解讀與哲學創造——張一兵教授訪談錄(代緒)

上編範式與歷史語境

文本的深度耕犁與研究範式的轉換——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走向

何為晚期馬克思主義

物·關係·拜物教:一場已經被忘卻的思想交鋒——評1908年普列漢諾夫與波格丹諾夫的哲學論戰

一個被刪除的文本存在:馬克思哲學語境中的“歷史”概念——德波林《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一文的解讀

巴特:文本是一種織

德希達:我不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德希達《力與意謂》之解讀

索緒爾與語言學結構主義

大寫他者的發生學邏輯

青年鮑德里亞與莫斯一巴塔耶的草根浪漫主義

中編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

青年盧卡奇的哲學邏輯構架——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研究

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認識論——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研究

誰歪曲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概念——弗洛姆《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研究

科西克的理論邏輯後台——科西克《具體的辯證法:關於人與世界的問題研究》研究

薩特:前進一逆溯的方法——薩特《辯證理性批判》研究

“症候閱讀法”中的馬克思——阿爾都塞《讀(資本論)》研究

戈德曼:從二元分裂到一元論的縫合

下編後馬克思思潮及其他

後馬克思思潮不是馬克思主義

奧斯維辛之後不再寫詩——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研究

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德波《景觀社會》研究

馬克思的在場與不在場——德希達《馬克思的幽靈》研究

齊澤克:拉康對馬克思的全面接管

馬克思發明了拉康的“症候”概念——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研究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僭越——鮑德里亞《生產之鏡》研究

文獻學語境中的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原初理論平台——評廣松涉的《文獻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

文獻學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的科學立場——答大村泉等日本學者

思想構境論:一種新文本學方法的哲學思考(代跋)

篇目索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