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是“三聯講壇”文庫的一種,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於2002年8月。書的前面,有出版社撰寫的文庫出版“緣起”,其中寫道:對於孟子而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樂事之一;對於學子來說,遊學於高等學府,親炙名師教澤,亦是人生善緣。
惜乎時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屬奢望,大學一時還難望拆除圍牆,向社會開放課堂。有鑒於此,我社精選一批有特色的選修課、專題課與有影響的演講,據現場錄音整理成書,輯為“三聯講壇”文庫,嘗試把那些精彩的課堂,轉化為紙上的學苑風景,使無緣身臨其境的普通讀者,也能藉助閱讀,感知並進而關注當代校園知識、思想與學術的進展和前沿問題。
一學校有一學校之學風,一學者有一學者之個性。“三聯講壇”深望兼容不同風格之學人,並取人文社科諸專業領域,吸納自成一家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開放格局與多元取向,促進高校與社會的互動,致力於學術普及與文化積累。
作者簡介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與入合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與人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 《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 《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 《文學與歷史敘述》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課程介紹
第一講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研究“滯後”的原因
尋找新的“學科話語”
第二講 立場和方法
文學史的“寫作”
闡釋對象和闡釋主體
“歷史的偶然”
“敘事形式”和“真實性”
“時間”與當代文學史
當代文學史的關注點
歷史“碎片”的整理
“對抗性”的線索
概念和敘述的“清理”
“內部研究”
第三講 斷裂與承續
“斷裂”:作為一種現象
當代文學面臨的壓力
為問題尋找“參照”
“進化”的文學觀
對“轉折”的研究
第四講 “當代文學”的生成
40年代文學的“可能性”
“文學共生”的想像
“獨立的”文學傳統
纏繞不清的問題
“一體化”和“價值多元”
文壇派別的類型劃分
類型分析的目標
第五講 文學體制與文學生產
當代文學的“一體化”
文學體制和文學生產
當代的文學機構
出版業和文學報刊
“自由表達”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幾個問題
第六講 當代的文學“經典”
可供觀察的方面(一)
有關的題外話
可供觀察的方面(二)
當代“經典”的若干問題
對西方經典的“自主姿態”
對於“現代派”的策略
第七講 當代文學的“資源”
“左翼文學”等概念
《夜讀偶記》和盧卡契
激烈拒絕的態度
“異化”問題
革命文學的“宿命”
革命文學的“馴化”
批判性失去之後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