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段落一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①?何也?為玉之寡②而珉多歟?”
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③,智也;廉而不劌④,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⑤而長,其終則詘然⑥,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⑦,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珪璋特達⑧,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⑨云:‘言念⑩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段落二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①,《書》之失誣②,《樂》之失奢,《易》之失賊③,《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矣;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矣;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矣;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矣;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矣;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矣。”
作品注釋
段落一
①珉(mín):似玉的石頭。
②寡:少。
③縝密:緊密貌。栗:堅硬。
④廉:稜角。劌:割。
⑤清越:樂聲清澈激揚。
⑥詘(qū)然:斷絕貌。
⑦孚尹:指玉的晶瑩光彩。旁達:發散到四方。
⑧珪璋(guī zhāng):皆為朝會時所執的玉器。特達:直接送達。古代聘享之禮,有珪、璋、璧、琮。璧、琮加上束帛才可送達;珪、璋不用束帛,故稱特達。束帛,五匹帛。
⑨詩:此指《詩經·秦風·小戎》。
⑩言念:想念。言為助詞。
段落二
①失愚:失:不足,弊病。愚:愚昧不明,憨直。舊註:“敦厚之失。”意指過於提倡敦厚了。
②誣:言過其實。舊註:“知遠之失。”意指過於提倡對後代的指導作用了。
③賊:舊註:“精微之失。”意指過分的精微細密。
④亂:亂加褒貶。舊註:“屬辭比事之失。”意指褒貶失當。
作品譯文
子貢問孔子:“請問君子以玉為貴而以珉為賤,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玉少而珉多嗎?”
孔子說:“並不是因為玉少就認為它貴重,也不是因為珉多而輕賤它。從前君子將玉的品質與人的美德相比。玉溫潤而有光澤,像仁;細密而又堅實,像智;有稜角而不傷人,像義;懸垂就下墜,像禮;敲擊它,聲音清脆而悠長,最後戛然而止,像樂;玉上的瑕疵掩蓋不住它的美好,玉的美好也掩蓋不了它的瑕疵,像忠;玉色晶瑩發亮,光彩四溢,像信;玉的光氣如白色長虹,像天;玉的精氣顯現於山川之間,像地;朝聘時用玉制的珪璋單獨通達情意,像德;天下人沒有不珍視玉的,像尊重道。《詩經》說:‘每想起那位君子,他溫和的如同美玉。’所以君子以玉為貴。”
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就可以知道它的教化程度了。那裡人民的為人,如果辭氣溫柔,性情敦厚,那是《詩》教化的結果;如果通達政事,遠知古事,那是《書》教化的結果;如果心胸寬廣,和易善良,那是《樂》教化的結果;如果安詳沉靜,推測精微,那是《易》教化的結果;如果謙恭節儉,莊重誠敬,那是《禮》教化的結果;如果善於連屬文辭,排比史事,那是《春秋》教化的結果。所以《詩》教的不足在於愚暗不明,《書》教的不足在於誇張不實,《樂》教的不足在於奢侈鋪張,《易》教的不足在於過於精微細密,《禮》教的不足在於煩苛瑣細,《春秋》教的不足在於亂加褒貶。如果為人能做到溫柔敦厚又不愚暗不明,那就是深於《詩》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通達知遠又不言過其實,那就是深於《書》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寬廣博大平易善良又不奢侈鋪張,那就是深於《樂》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沉靜精微又不過於精微細密,那就是深於《易》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恭儉莊敬又不煩瑣苛細,那就是深於《禮》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善於屬辭比事又不亂加褒貶,那就是深於《春秋》教的人了。”
作品評析
古人很看重玉,有些禮器和用品用玉來製作。孔子把玉的品質和君子的德行相比,並引《詩經》“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的詩句說明,對人很有啟迪。“孔子曰入其國”章,講進入一個國家,看國人的舉止、修養、學識,就可以知道他們受教育的情況。孔子講在學習《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些經典時,提倡要正確地理解,要避免書中的偏頗。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