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13厘米,口徑19.7厘米。
商代晚期。
1976年河南小屯5號墓出土,侈口束頸,鼓腹圈足。口下飾三角紋,頸飾鳥紋,獸首腹飾百乳雷紋,圈足飾獸面紋,器底中部銘文而字。
相關詞條
-
青銅簋
西周早期的典範之作,相當於今天的碗,是商周時期的盛飯工具。文獻中說是用來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
基本資料 簡介 形狀 發展 夔龍 -
簋
簋,讀作詭(Guǐ),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簋象,則簋亦以木為...
漢字演變 方言集匯 典籍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釋義 -
簋[古代器皿]
簋,讀作guǐ,指古代青銅或陶製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頸、鼓腹、雙耳,該文字在《周禮·舍人》和《易·損》...
漢字演變 方言集匯 典籍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釋義 -
西周康侯青銅簋
西周康侯青銅簋,1931年河南濬縣辛村衛候墓出土,侈口束頸,塗腹微鼓,高圈足加寬邊。獸首耳垂長方形小珥。頸和圈足相間排列火紋和四瓣目紋,腹部飾直條紋。器...
基本資料 文物簡介 外形特點 -
利簋
利簋,西周早期青銅器。為周武王時官吏利所作,故名。因其銘文中有“珷征商”字樣,又被稱為“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現藏於中國國家博...
-
虎簋蓋
虎簋蓋,1996年在丹鳳縣發掘出土。簋(guǐ,音鬼),是盛行於商、周時期的一種盛放食物的器具。其型制為圓口,圈足。無耳或有兩耳,也有四耳。方座,帶蓋。...
介紹 夏商周斷代工程 虎簋蓋與穆王三十年 -
武王征商簋
武王征商簋--高28厘米,西周初期文物,於陝西臨潼零口鄉出土。
-
西周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
名稱來源 簋內銘文 文物鑑賞 價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