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籍

商籍,是「附籍」的一種,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經商而留居其地,其子孫戶籍得以附於行商之省分,稱商籍。

商籍,是「附籍」的一種,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經商而留居其地,其子孫戶籍得以附於行商之省分,稱商籍。
商籍僅能算是臨時性的戶籍,與「入籍」或「占籍」不同,到了清代,「商籍」並非反映一般商人,兩淮鹽區其子弟獨有商籍。余英時在《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一文中指出:「明代揚州商籍有山西而無安徽,這便是政府優待山西商人而歧視徽商的明證。甚至在清代早期,山西商人在政治方面所取得的優勢也依然沒有動搖」。
根據何炳棣研究,中國富商很少能世代相傳,越來越多的商人子弟獲得了士子的身份,「平均商人家庭經過二代或三代之後,即非原先同樣的社會身份。事業上幾乎當鹽商家庭達到小康時,年輕的成員就被鼓勵從事學術,最終是從政,結果使得商人家庭的商人成分越來越淡」,截止嘉慶六年,鹽商「居然造就了139個進士和208個舉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