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1935~1956年在上海天利淡氣廠、天廚味素廠工作期間,曾任值班管理員、車間副主任、主任、副廠長等職。1956~1958年,任上海化工研究院化肥研究所副所長。1958年任上海吳涇化工廠副總工程師,1983年調入吳涇化工聯合公司,參加籌建化工聯合公司的論證,後任技術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轉入上海三十萬噸乙烯吳涇工程指揮部任技術經濟委員會顧問、技術參謀,參與調查、制訂企業發展規劃。1957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8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民國24~27年,在天利淡氣廠負責國內第一套氨氧化合成硝酸裝置的開車。民國28年協助天廚味素廠香港分廠籌建酸鹼部,負責食鹽電解制燒鹼、鹽酸、漂粉精的技術管理,民國31年返回上海天廚味素廠參加結晶味素的研究。民國34年參加了浦東化學廠、天利淡氣廠的戰後生產恢復工作。1956年天利淡氣廠改組為上海化工研究院,任副所長,分管化肥研究和院附屬化肥廠生產。曾主持小氮肥的試驗;在大連化工廠參加建設小氮肥生產裝置;負責年產2000噸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的工業性試驗;還對縣級氮肥廠的建設、生產技術管理等進行指導。在上海吳涇化工廠工作期間,1958年參加籌建吳涇化工廠,主要負責化工試車和投產後的生產技術管理。
個人業績
1977年起抓節能工作,注重加強計量測試,建立節能網路,實行定額管理成績突出。1979年4月~1980年7月,全力支持改合成氨生產為氨——甲醇聯合生產工藝,使每噸合成氨的汽耗從521公斤下降到220公斤。1979年,主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甲醇生產的高壓合成催化劑改革,選用銅系催化劑取代原來的鋅鉻催化劑,使合成塔能力提高50%,能耗下降20%,優級品率由47%上升為100%,這項“高壓法甲醇採用銅觸媒”項目,榮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1年企業萬元能耗下降40%,被評為市節能先進單位。
1981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曾任上海化學學會一、二、三屆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