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金屬器具
【年代】:商朝時期
【文物原屬】:民間舊藏
【文物現狀】:留存至今
【簡介】:
高31厘米、口徑15厘米
卣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制為扁園、短頸、帶蓋、鼓腹、圈足,有提梁。還有少數為直筒形、方形和圓形,還有動物形狀的鳥獸卣。
商代銅卣多為扁圓體,蓋較高,上有鈕,提梁多橫跨兩面,腹最大頸在中部或略下,圈足較高。器飾饕餮紋、雲雷紋和聯珠紋。筒形卣主要出現在晚商、早周,數量不多。
方卣也在晚商時期出現,器形呈圓口方腹、長束頸、方圈足、大提梁,器上花紋為浮雕式。器物端莊渾厚,在商器中屬精品。晚商還出現動物形卣,形象主要有鴨、豕、虎、鳥等。這些卣身上還鑄有銘文,為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相關詞條
-
乍父辛卣
乍父辛卣,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商代青銅器。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
商乍父辛卣
商乍父辛卣為商代時期的一件文物。
-
陪都
歷史沿革奠定時期 殷商朝歌 中國最早的陪都出現在炎黃時期,夏朝繼承,商朝發展,西周趨於完善,後世遵從之。炎帝都陳,而別營曲阜,黃帝居軒轅之丘...,商朝前期有三亳(北亳、南亳、西亳),後期的殷和成湯之故都(《史記-殷本紀...
歷史沿革 定義 特點 設立原因 著名陪都 -
應國
昌子 M95 惠公 敔 9 M38 10 M13 叔誥父 11 M8 應...郡父城縣班固原註:“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應作子)所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杜預註:“應國在襄陽城父縣西南。”杜說實誤,應作“襄城父城縣...
簡述 國君世系 鷹城 由來 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