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

商君書

《商君書》也稱《商子》,現存26篇 ,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 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巨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商君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后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文字有改動),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作者爭議

關於《商君書》的作者,學術界頗有爭論。第一種意見認為《商君書》基本是偽書,持這種看法的有郭沫若、黃雲眉、顧實、劉汝霖等。第二種意見是基本肯定《商君書》的作者是商鞅,持這種看法的人除史志的編著者外,還有呂思勉、譚獻等人。第三種意見認為《商君書》是商鞅遺著與其他法家遺著的合編,此書非作於一人,也非寫於一時,持這種看法的有高亨等人。有人也提出的看法是,前兩種意見有些牽強,第三種意見有一定道理。《韓非子·五蠹》篇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這說明商鞅確著有此書。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公孫鞅曰:-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這與《商君書-靳令》、《說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最後說: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

《商君書》正好有《開塞》篇、《農戰》篇,這說明韓非和司馬遷所見到的商鞅的著作,基本都在此書之中。但此書在後人編纂或流傳過程中,攙入一些其他法家的言論,這是不可避免的。法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法家著作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商君書》文字雖然不多,但內容龐雜,其中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法治等等諸多重大問題,可謂洋洋大觀。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後為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時對魏惠王說:“公孫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為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後,魏惠王對公叔痤囑託不以為然,也就沒有照做了。公孫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欲收復秦之失地,便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商鞅三見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王的讚許,並成為秦國強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長,開始變法,後升大良造。

公元前359年,正當商鞅輔佐秦孝公醞釀變法時,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

商鞅 商鞅

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這時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與老師公孫賈。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復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前340年,率秦趙軍敗魏國公子昂將軍,魏割河西之地與秦,將人民遷居至大梁,此時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衛鞅因功封於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尤其是軍功爵制度,造成秦國貴族多怨。秦國公族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願收留。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擊鄭,秦國發兵討之,殺鞅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於彤,滅商君之族。

四庫提要記載

《商子》·五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秦商鞅撰。鞅事跡具《史記》。鞅封於商,號商君,故《漢志》稱《商君》二十九篇,《三國志·先主傳注》,亦稱《商君書》。其稱《商子》,則自《隋志》始也。陳振孫《書錄解題》雲,《漢志》二十九篇,今二十八篇,已亡其一。晁公武《讀書志》則雲,本二十九篇,今亡者三篇。《讀書志》成於紹興二十一年,既雲已闕三篇。《書錄解題》成於宋末,乃反較晁本多二篇。殆兩家所錄,各據所見之本,故多寡不同歟。此本自更法至定分,目凡二十有六,似即晁氏之本。然其中第十六篇、第二十一篇又皆有錄無書,則並非宋本之舊矣。《史記》稱讀鞅開塞書,在今本為第七篇,文義甚明。司馬貞作《索隱》,乃妄為之解,為晁公武所譏。知其書唐代不甚行,故貞不及睹。又《文獻通考》引周氏《涉筆》,以為鞅書多附會後事,疑取他詞,非本所論著。然周氏特據文臆斷,未能確證其非。今考《史記》,稱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鞅欲反,惠王乃車裂鞅以徇。則孝公卒後,鞅即逃死不暇,安得著書?如為平日所著,則必在孝公之世,又安得開卷第一篇即稱孝公之謚?殆法家者流掇鞅餘論,以成是編,猶管子卒於齊桓公前,而書中屢稱桓公耳。諸子之書,如是者多。既不得撰者之主名,則亦姑從其舊,仍題所託之人矣。

書籍篇章

《漢書-藝文志》著錄《商君》二十九篇, 班固注曰: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諸葛武侯集》中始有《商君書》之名,又稱《商子》,現有26篇,其中第16篇存目無文,第21篇有錄無文,實存24篇。舊題商鞅撰。據後人考證,多為商鞅之後的人,“殆法家者流,掇鞅餘論,以成是編”(《四庫全書總目》)。

《商君書》有嚴萬里校本,近人朱師轍撰有《商君書解詁定本》,王時潤撰有《商君書集解》。未代鄭樵《通志-藝文略》、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都說今亡三篇,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說今亡其一,可能是他們所見的版本不同,因而所記的缺佚篇數也不一樣。《商君書》共有26篇,其中兩篇只有篇目而無內容,加上《群書治要》卷36引《商君書-六法》中一段,實際只有24篇半。

第一篇 更法 第十篇 戰法 第十九篇 境內
第二篇 墾令 第十一篇 立本 第二十篇 弱民
第三篇 農戰 第十二篇 兵守 第二十一篇 御盜[缺失]
第四篇 去強 第十三篇 靳令 第二十二篇 外內
第五篇 說民 第十四篇 修權 第二十三篇 君臣
第六篇 算地 第十五篇 徠民 第二十四篇 禁使
第七篇 開塞 第十六篇 刑約[缺失] 第二十五篇 慎法
第八篇 壹言 第十七篇 賞刑 第二十六篇 定分
第九篇 錯法 第十八篇 畫策

理論宣言

戰國末年,秦國所以能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這個歷史功績不能不歸功於商鞅在秦國進行的兩次革新變法。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政策措施是什麼,這些答案都反映在《商君書》中,《商君書》是記載商鞅思想言論的資料彙編,又稱《商君》、《商子》。

《漢書·藝文志》著錄"《商君》二十九篇",班固注曰:

"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或著錄《商君書》,或著錄《商子》,皆曰5卷。

宋代鄭樵《通志·藝文略》、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都說"今亡三篇",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說"今亡其一",可能是他們所見的版本不同,因而所記的缺佚篇數也不一樣。而今,《商君書》共有26篇,其中兩篇只有篇目而無內容,加上《群書治要》卷36引《商君書·六法》中一段,實際只有24篇半。

關於《商君書》的作者,學術界頻有爭論。一種意見認為《商君書》基本是偽書,持這種看法的有郭沫若、黃雲眉、顧實、劉汝霖等。另一種意見是基本肯定《商君書》的作者是商鞅,持這種看法的除史志的編著者外,還有呂思勉、譚獻等人。第三種意見認為,《商君書》是商鞅遺著與其他法家遺著的合編,此書非作於一人,也非寫於一時,持這種看法的有高亨等人。我們的看法是,前兩種意見有些牽強,第三種意見有一定道理。《韓非子·五蠹》篇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這說明商鞅確著有此書。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公孫鞅曰:‘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這與《商君書·靳令》、《說民》篇文字大致相同。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最後說:"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

《商君書》正好有《開塞》、《農戰》篇,這說明韓非、司馬遷所見到的商鞅的著作,基本都在《商君書》中。但此書在後人編纂或流傳過程中,攙人一些其他法家的言論,這是不可避免的。

《商君書》側重記載了法家革新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少賞、排斥儒術等言論,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首先是革新變法思想,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詳細記述了商鞅與甘龍、杜摯在秦孝公面前爭論變法的問題。

針對秦孝公怕變更法度、改革禮制受天下人非議的想法,商鞅說:"行動遲疑就不會有名,做事猶豫就不會成功。我勸君王還是趕快下決心變更法度吧,不要怕別人的批評議論。法度是愛護人民的,禮制是利於國事的。所以聖人治國,只要能使國家強盛,就不必沿用舊的法度;只要有利於人民,就不必遵守舊的禮制。"針對甘龍"因襲人民的舊禮俗去施行教化,不費什麼事就能成功。依據舊法度治理國家,官吏既很熟悉,人民也能相安"的說法,商鞅說:"這都是俗人的言論。

夏、商、周三代的禮制不同,而都成就了王業;春秋時五霸的法度也不同,而都成就了霸業。所以聰明的人創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的制裁;賢人改革禮制,而庸人受禮制的約束。我們不能和受禮制約束的人商討大事,不能和法度制裁的人計議變法。"針對杜摯"效法古人就沒有錯誤,遵守舊禮就沒有奸邪"的說法,商鞅說:"古代的政教不同,我們效法哪個古人?帝王不相因襲,我們拘守誰的禮制?禮制、法度要隨著時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實際的需要。所以我說,治理人民,並非一個方法;為國家謀利益,不必效法古人。"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成為商鞅倡導變法的名言。《開塞》篇從考察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入手,論證了戰國末年只能實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國道路。"聖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則後於時,修今則塞於勢"。從而說明只有變法革新,才能使國家富強興盛。

其次是重農重戰思想,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商君書》中有關重農重戰的論述最多。如《農戰》說:"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靳令》說:"農有餘糧,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則農不怠。"朝廷讓人民拿剩餘的糧食捐取官爵,農民就會賣力耕作。《算地》說:"故聖人之為國也,入令民以屬農,出令民以計戰。……勝敵而革不荒,富強之功,可坐而致也。"國家富強的功效就在農戰兩項。

《去強》說:"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按兵而農,粟爵粟任,則國富。兵起而勝敵,按兵而國富者王。"《墾令》篇還提出了20種督促人民耕墾土地的辦法。如國家按統一標準徵收地稅,農民負擔的地稅就公平了,國君講求信用,百官不敢作弊,農民就會積極耕種土地。可見。重農重戰。是法家治國的根本大計。

就三是重刑少賞的思想。加重刑罰,輕微獎賞(有時也說厚賞)、是法家的重要思想。《錯法》篇說:"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於其勞,賞必加於其功。功常明,則民競於功。為國而能使其盡力以竟以功,則兵必強矣。"《去強》篇說:"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加重刑罰,減輕賞賜,就是君上愛護人民,人民就肯為君上死。加重賞賜,減輕刑罰,就是君上不愛護人民,人民就不肯為君上而死。《去強》又說:"以刑去刑,國治;以刑改刑,國亂。故曰: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也就是說,用刑罰來免除刑罰,國家就治;用刑罰來招致刑罰,國家就亂。《開塞》說:"治國刑多多而賞少,故王者刑九而賞一,削國賞九而刑一。"可見法家是重刑而輕賞的。

對如何執行刑罰時,法家主張要統一刑罰。《賞刑》說:"所以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法。"這就是說,執行刑賞對誰都一樣。

其四是重本抑末,反對空談。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壹言》篇說:"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謂"末"就是指的商業和手工業。《農戰》篇說:"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於農戰矣。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於農戰矣。""豪傑務學《詩》、《書》,隨從外權,要靡事商賈,為技藝,皆以避農戰。民以此為政,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無弱也。"可見,法家對空談是排斥的。

法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法家著作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自治觀

在中國語文中,“自治”二字作為一個固定詞組連用,蓋始自《商君書》,在其《定分篇》中,“自治”一詞,凡三見。曰:“天下之吏民雖有賢良辯慧,不敢開一言以枉法;雖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銖。故知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曰:“聖人必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為天下師,所以定名分也。名分定,則大詐貞信,民皆願愨而各自治也。”又曰:“聖人立天下而無刑死者,非不刑殺也,行法令明白易知,為置法官吏為之師以道之,知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終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從字面的意思看,《商君書》中的“自治”,是指民眾自己治理自己。法家學派中,商鞅一派最重視“法”的功能,他們強調整個社會應在法制的控制之下,依法而行事,吏民皆知法守法,在這個前提下,民眾做好自己分內的職事則可,此即為“自治”。但是,在《商君書》特定的語境下,“自治”仍有自己特有的意涵,即第一,“自治”是法制框架下的“自治”,實際上是法制框架下的無條件順從;第二,從中可能體察出民眾自由和權利的缺失。筆者不揣淺陋,略述其所以,以就教於方家。

軍事思想

商鞅畫像 商鞅畫像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複姓公孫,名鞅。戰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商鞅出身於衛國貴族,早年做魏相公孫痤的家臣,公元前361年入秦,得秦孝公重用,“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史記·秦本紀》)商鞅在秦國執政近20年,使秦國一躍成為當時民富強的國家,為秦爾後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功被封於商邑,稱商君,故又稱商鞅。秦孝公死,惠文王立,有人告其“欲反”之,惠文王派人捕殺了他,並車裂其屍,滅其全家。

《商君書》的大多數篇章都涉及軍事,其主要的軍事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是積極主張戰爭。它認為戰國時代是武力征伐的時代,“萬乘莫不戰,千乘莫不守。”(《開塞》)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戰爭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要立足天下,稱王稱霸,就必須從事戰爭,“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反對所謂“非兵”、“羞戰”的論調,明確肯定戰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戰去戰,雖戰可也。”(《畫策》)

(2)是農戰結合。它認為,農耕為攻戰之本,因為農業生產不僅為戰爭提供物質基礎,而且人民致力於農耕,才會安土重居,從而為保衛國土而戰。農、戰結合才能使國富兵強。

(3)是重刑厚賞,以法治軍。“賞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何不陷之有哉!”(《外內》)通過刑、賞要造成人民“樂戰”的風氣,“民聞戰而相賀也,起居飲食所歌謠者,戰也。”(《賞刑》)

(4)是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戰略、戰術。主張明察敵情,量力而行,權宜機變,靈活主動。強調用兵作戰要“謹”,反對盲動。注重士氣在作戰中的作用。在《兵守》篇中探討了守城防禦作戰的原則和方法。

當然,《商君書》的軍事思想必然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

名句

1.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2.法者,所以愛民也。

3.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4.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5.固有道之國,治不聽君,民不從官。

6.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7.法者,國之權衡也。

相關詩文

述古三首

作者:杜甫 唐朝

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悲鳴淚至地,為問馭者誰。

鳳凰從東來,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飢。
古時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賢人識定分,進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於利競錐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農人望歲稔,相率除蓬蒿。所務谷為本,邪贏無乃勞。
舜舉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漢光得天下,祚永固有開。豈惟高祖聖,功自蕭曹來。
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吾慕寇鄧勛,濟時信良哉。
耿賈亦宗臣,羽翼共裴回。休運終四百,圖畫在雲台。

商君書·更法第一

孝公平畫,公孫鞅、甘龍、杜摯三大夫御於君。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議我也。”

公孫鞅曰:“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於民。語曰:‘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孝公曰:“善!”

甘龍曰:“不然。臣聞之:‘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今若變法,不循秦國之故,更禮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議君,願孰察之。”

公孫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與言事,製法之人不足與論變。君無疑矣。”

杜摯曰:“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

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脩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

孝公曰:“善!吾聞窮巷多怪,曲學多辯。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樂,賢者喪焉。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於是遂出墾草令。

版本信息

書籍信息

商君書 商君書

書 名: 商君書

注 譯:石磊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ISBN: 9787101070071

開本: 16開

定價: 11.00 元

內容簡介

《商君書》又稱《商君》、《商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在戰國後期頗為流行,《韓非子·五蠹》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但因《商君書》中《更法》、《錯法》、《徠民》等多篇涉及商鞅死後之事,顯非出自商鞅之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殆法家流,掇鞅餘論,以成是編”,應是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其中著重論述了商鞅一派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措施。此書現存26篇,其中2篇有目無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