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簡介
甑形器,是與鬲或釜之類的炊具配套使用的一種古代炊具。把甑形器放在盛滿熱水的炊具上,使熱蒸汽通過它中空的圓柱進入甑內並經柱頭的汽孔散發出來,由於上部加有蓋,柱頭散發的蒸汽無法外泄,從而只能分散在腹內,蒸汽的熱量就把甑內圍繞中柱放置的食物給蒸熟了。雲南有道傳統風味菜叫汽鍋雞,而早在3000年前我國就有了這種“汽鍋”。
最早的汽鍋
1976年,在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這件汽柱甑形器,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其外觀很像一個敞口深腹的大盆,腹部兩側有一對把手可供提拿,最特別的是底內中央有一個中空透底的圓柱,柱頭做成立體的花瓣形狀,並且四片段預告瓣中間還包裹了一個突起的花蕾。花蕾表面有四個柳葉形的汽孔。在它的腹內壁上還有“好”字的銘文。 從出土之日起,學術界就對這件器物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人們對它的功能與原理作出了多種推測。有人認為它是蒸食物的器物,有人認為它是蒸餾酒的。但經過長期的討論,人們發現這很可能是一件古代的汽蒸銅鍋,而且是迄今發現最早也是唯一的一件3000年前的商代汽鍋。文物主人 這件器物的主人則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她是一位女將。殷墟甲骨文中記載她經常參與戰爭和主持國家的祭祀活動,曾率軍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武丁對她十分寵愛,授予她獨立的封邑,並經常向鬼神祈禱她健康長壽。婦好墓發掘後,不少文物都成了婦好女將軍身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