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亞醜鉞

商亞醜鉞是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的兵器,1965年於益都蘇埠屯1號商墓出土。

基本情況

商亞醜鉞(山東省博物館藏) 商亞醜鉞(山東省博物館藏)

直內,雙扁方穿,弧形刃,兩側有扉棱。正背口部兩側各有銘文“亞醜”二字。器身透雕人面紋,猙獰中透出威嚴。鉞為古代的兵器或刑具,如此巨大之鉞,乃權力象徵。

出土背景

1965、1966年間,山東省博物館在青州市蘇埠屯發掘了兩座商代大型墓葬,“亞醜”鉞出自編號為M1的墓中,同時出土的另一件銅鉞,也有“亞醜”銘文,因此,專家推測這裡可能是“亞醜”族的墓地,該墓主人則可能是僅次於商王的方伯一類的人物。

發現意義

鉞,原本是斧類的兵器,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在一些規模較大、規格較高的墓葬中,經常見到石質和玉質的鉞。至商代,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青銅鉞,逐漸取代了玉石鉞,一般由有身份的王侯貴族使用,是權力和社會地位的象徵。

郭沫若先生早在1930年就曾指出,商代青銅器銘文中的圖形文字,乃是古代國族的名號。“亞醜”就是一個代表。他推斷“亞醜”族應該在商王國的東南,是一個經濟繁榮、文化先進、勢力強大的地域方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