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高97厘米,口長49.3厘米,寬58厘米
商中期。
1989年江西新乾大洋州出土。此器折沿、方唇、立耳,耳上各臥一虎,直壁深腹,現藏圓柱足,腹及四角飾獸面紋,腹兩側和下側飾乳釘紋。據考此器器身應為商中期中原地區所鑄造的,後被運至江西,然後在當地再加鑄了臥虎,是當地文化的特徵。
相關詞條
-
獸面紋夔足銅鼎
獸面紋夔足銅鼎,又稱廿三祀盂鼎。獸面紋夔足銅鼎形制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飾曲折角獸面紋;足上部飾外卷角獸面紋、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鼎內鑄有銘文19行...
文物簡介 文物工藝 鼎文化 銘文 收藏經歷 -
商臥虎獸面紋方鼎
商臥虎獸面紋方鼎,高97厘米,口長49.3厘米,寬58厘米。1989年江西新乾大洋州出土。該器折沿、方唇、立耳,耳上各臥一虎,直壁深腹,現藏圓柱足,腹及...
-
臥虎獸面紋方鼎
臥虎獸面紋方鼎所屬商中期文物之一,高97厘米,口長49.3厘米,寬58厘米。
-
商獸面乳釘紋銅方鼎
商獸面乳釘紋銅方鼎是1974年在河南鄭州出土的文物,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文物簡介 簡介 -
鼎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常刻有精細的紋飾。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後來因用於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
字面釋義 器具簡介 鼎的文化 發展歷程 青銅器材 -
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戰國時期青銅烹飪器。四鼎相同,腹部相連,共有4足和6個附耳,造型新巧別致。蓋為圓拱形,子母口,縫合嚴實。蓋面飾二圈凸弦紋和三個犧紐,犧紐略高於...
四連環鼎 鼎與古代青銅器 鼎文化介紹 戰國青銅鼎 -
虎方
關於商代的虎方,史籍缺如。十九世紀末,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和成功釋讀,為研究殷商史提供了大批“實錄”性的史料,揭開了殷商史研究的新局面。
簡介 虎方地望 虎方文化面貌 註解 -
西周獸面紋甗
西周獸面紋甗為西周獸面紋甗,通高45厘米,口徑27.5厘米。由甑。鬲兩部分組成.侈口,斜腹,束腰,三柱足中空,口沿上有對稱的索狀立耳。甑口沿下飾三組兩兩...
詳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