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絲綢之路在唐代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前代的線路,橫跨亞歐大陸。唐朝的絲綢之路有所開拓,將南北朝以來因戰亂而中斷的部分路段進行了疏通,並開通了天山北路的一段。唐代的絲綢之路從長安(今西安)出發,經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也有平行線路)至新疆,過天山南北到中亞,一路到中東地區,另一路到歐洲。其中過天山以後還有一條線路到印度。
陸上絲路
唐代時,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出現了高潮,絲綢之路也繁榮無比。唐代絲綢之路的內容和特點是陸海兩路相繼繁榮和交替。作為唐代前期出現的陸上絲路高潮,不過是繼漢代以來陸上絲路發展的"頂峰",隨著這個高潮的先後出現,從此陸上絲路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優勢(當然是相對海上絲路而言);而唐代中期後,海上絲路發展史上也處於重要的轉折時期。因此,要了解海上絲路的發展,就要研究唐代陸海絲路的變化和交替。
舉世聞名的絲路,既是架設在東西方之間的友好橋樑,又是聯結國內各民族的重要紐帶。因此,從絲路形成之日起,其發展的總趨勢,不僅是向東西方延伸,同時也向南北方向擴展。從漢代開始,陸上絲路就沿著天山南北逐漸形成了東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條基本幹線;同時又由於南北邊塞各民族的頻繁活動,為唐代絲路向南北擴展奠定了基礎。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擊敗了東突厥貴族政權,並和西突厥加強了友好聯繫,接著又掃除了高昌、焉耆、龜茲等分裂勢力。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在西域地區設立了安西大都護府,統轄了下屬的各個都督府、州,進一步加強了西部邊疆的軍事和行政管理,保證了絲路的繁榮暢通。不久以後,唐朝政府又完成了對漠北地區的統一。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軍乘其內亂攻入漠北,薛延陀政權瓦解,下屬回紇等鐵勒13部歸附唐朝,並"請置唐官"。唐朝政府於其故地設定了六府七州,後來又於貝加爾湖東北和唐努烏梁海一帶增設了玄闕州、燭龍州和堅昆都督府。上述各個府、州長官都督、刺史,皆由唐朝政府委任原諸部酋長擔任,並歸屬於設立在故單于台(故址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的燕然都護府所統領。此後,又應鐵勒各部所請,特在回紇以南開闢了"參天可汗道",沿途置郵驛68所,並備有驛馬、酒肉等專供往來官吏和行賈。通過此"參天可汗道",不僅加強了漠北與中原之間的聯繫,而且也開闢了西部與北部邊疆往來的通道。從此以後,西部地區已和廣大漠北連成一片,因而絲路向北面獲得了顯著擴展。
唐朝貞觀年間,中國僧侶遊歷印度的東道,並詳細記載了從河西,經青海,由西藏進入尼泊爾的具體路線。通過上述支線的開闢,不僅說明了此道的繁榮暢通,同時也反映了絲路已向南面大大擴展。
作為唐代前期絲路發展高峰的另一明顯反映,是絲路北道的重要和繁榮以及沿北道上一些新興都市和貿易中心的出現。其中著名的有庭州、弓月、輪台、熱海、碎葉、垣邏斯等等。
陸上絲路雖然在唐代前期發展到了高峰,形成了它的"黃金時期",但好景不長,到了唐代中期便突然衰落。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駐守西疆的四鎮邊兵東調長安,一時西北邊防空虛,吐蕃乘機北上占據河隴,回鶻亦南下控制了阿爾泰山一帶,同時西邊的大食亦加強了中亞河中地區的攻勢,隨之出現了這三種力量之間的爭奪與混戰。從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一時絲路上"道路梗絕,往來不通"。由於唐朝失去了和西域的聯繫,陸上絲路由此中斷,因而反映在杜甫的詩中有"乘槎訊息斷,何處覓張騫"的哀嘆以及"崆峒西極過崑崙,駝馬由來擁國門,數年逆氣路中斷,蕃人聞道漸星奔"的描述。
海上絲路
雖然唐代陸上絲路的衰落始於"安史之亂",但"安史之亂"只是引起它衰落的契機而不是原因,否則為什麼"安史之亂"以後陸上絲路也不能恢復到原先的"黃金時期"呢?可見,決定唐代陸上絲路的衰落與海上絲路的興起有關。但唐代中期海上絲路之興起,卻有其更加複雜和深刻的原因。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叫作“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到明初鄭和下西洋,把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狀態。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隨著海禁政策實施,我國航海業的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隨著愈來愈嚴厲的海禁而逐漸消亡了。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是絲綢,所以大家都把這條連線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的出口漸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還由於輸入的商品歷來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稱作“海上香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