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聰

70年代初從藝,深得名生角卓孝智、何循禧等言傳身教,後又得益於戲曲表演藝術家陳寶壽先生的細心施教,不斷繼承創新,在多年的舞台實踐中逐步形成鮮明的表演風格,飾演人物細膩傳神,聲腔亮麗流暢,韻味富足,博得廣大戲曲行家高度讚許。從藝40多年來,塑造了一大批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深深烙印在觀眾心目中,代表劇目有《白羅衣》、《崔君瑞休妻》、《山伯訪友》、《五女拜壽》、《鳳冠夢》、《玉鴛鴦》等,成為白字戲生行佼佼者,擔綱主演《崔君瑞休妻》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國際藝術節個人表演一等獎、2008年,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授予“表演一等獎”榮譽稱號,第四屆廣東省老年文化藝術節獲得“銀獎”

著名小生兼老生唐老師著名小生兼老生唐老師

個人從藝

白字戲選段《認女》劇照白字戲選段《認女》劇照
70年代初從藝,得多位前輩藝人的細心培養和無私傳授,較全面地繼承了傳統白字戲的藝術精華,經過長年累月的勤學苦練,並博採眾長,經多個劇目、角色的塑造陶冶,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練就了精湛的表演技藝。在白字戲劇團都是主要演員和藝術骨幹。是白字戲劇團唯一成功運用實聲與假聲相結合的藝人。從藝40多年,塑造了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成為白字戲生行的佼佼者。1995年,唐大聰擔綱主演的《崔君瑞休妻》,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國際藝術節個人表演一等獎;2008年,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授予“藝術貢獻獎·表演一等獎”榮譽稱號。第四屆廣東省老年文化藝術節獲得“銀獎”,現為國家三級演員,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海豐縣白字戲劇團團長。2014年他與另外11位老藝人合制了DVD唱碟《白字戲·老藝人經典唱段專輯》,2015年個人錄製了白字戲《唐大聰藝術唱腔專輯》。
從藝以來,主要從事白字戲文生(小生)的表演和傳授。傳統白字戲以反映家庭婚姻、倫理的文戲為主,生、旦行是最主要
白字戲選段《秦香蓮》劇照白字戲選段《秦香蓮》劇照
的兩個行當。其中生行又以文生最為重要。文生主要扮演飽讀詩書、文質彬彬的青春少年,如《白羅衣》的蘇雲、《玉鴛鴦》的歐陽雪、《珍珠記》的高文舉、《崔君瑞休妻》的崔君瑞、《山伯訪友》的伯、《五女拜壽》的鄒應龍、《乞丐與狀元》的丁文龍。唐大聰的文生表演,舉止斯文優雅、落落大方,唱念清亮雅致,形象俊逸清秀,在台步、水袖、眼神、扇功等表演程式上,都具有深厚的傳統藝術功底和突出的表演技藝。具體的技藝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著名小生著名小生

一般的台步大方從容、進退有度,一步一移,均合節律。邁步時,向外邁八字形,腳尖先起,腳掌外沿先著地,平穩沉著。行走中身板直而穩,收腹提氣,雙股夾緊,並與雙臂擺動和眼神移動協調配合。水袖動作線條流暢自然、灑脫優美,張弛有律、剛柔相濟。水袖的力度、幅度和唱腔、鑼鼓音樂節奏的輕重緩急配合緊密。水袖的收放與節奏的“點”應對吻合。表演中不但能靈活運用單、雙手的問袖、抓袖、背袖、甩袖、收袖。水袖與指、腕、肘、肩協調聯動,形成統一的韻律美,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情緒和劇情。眼神是人物表情的關鍵,喜怒哀樂均由眼神集中表現;不但做到眼到手到、眼隨手轉、眉因眼動、情由眼生,還能適當地運用連續快速轉眼珠的特技表現人物的特定情緒。
傳統的白字戲的文生給人的最鮮明形象,就是用一把雪白如練的摺扇,做出各種優美的關目。文生拿扇,動作簡練大方,文雅而不繁複花俏,力度柔和,幅度適當、點到即止。以扇指示歌情曲意、襯托人物情緒、輔助關目動作,均能順暢自如、得心應手。
白字戲選段《花園定情》劇照白字戲選段《花園定情》劇照

唱念方面,白字戲傳統唱腔一直都是男女同腔同調(一般相當於F調),對成年男演員是極大的挑戰。唐老師先天的嗓子條件非常優良。運用實聲與假音相結合唱腔,清亮高亢。是白字戲劇團唯一能成功運用假音唱功的藝人,扮演文生,除了通過運用丹田、控制氣息,以真聲、假聲結合來完成唱腔外,還特別講究咬字吐音,準確把握方言音韻,適當運用正音,較好地唱出純正的白字曲傳統韻味。在念白方面則根據劇情需要,在速度、節奏上把握每個階段的慢、中、緊、疊,在語氣中帶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徵和情緒變化。
《珍珠記》選段劇照《珍珠記》選段劇照

總之,唐老師塑造的文生舞台形象,氣息內斂,和藹而富有溫情;清新俊朗,文弱中更帶有陽剛,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更為難得的是,行當、角色的專攻,使他培養出一種儒雅端莊的氣質。但在舞台上一舉一動,總能給人一種濃厚的書卷氣。這點不但超過了前輩藝人,在海陸豐戲劇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還兼擅武生、老生等行當。熟悉白字戲各行當的表演特點和文武戲各種排場的運用,導演了多個古裝戲劇目。

真情入戲深
在傳統劇目《崔君瑞休妻》中扮演得意時不可一世,事發之後又下賤如狗的崔君瑞,其角色的性格跨度比較大。崔君瑞從極力攀附權貴升任知府而拋棄髮妻、貪贓枉法、私吞救濟糧等醜惡行為,到被秉持正義的僕人王卞歷盡曲折告倒之後,淪為囚徒時下跪

唐大聰老師名作《崔君瑞休妻》劇照唐大聰老師名作《崔君瑞休妻》劇照
求饒、賤如喪家之狗等等表現,唐大聰在戲前先一一用心揣摩角色的性格特徵、欲望需求、情感變化等,排演時,結合導演徐再明、陳素瑜,還有省有關專家的說戲、指導,把握了這個角色的特點。唐大聰全心投入,認真演練,把這個人物表演得十分出色。1995年,該劇代表汕尾市到省參加第六屆國際藝術節,從主角、配角到編曲、導演等都獲得了不同的獎項,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金葉菊》同樣是一齣劇情曲折、起落較大的白字戲傳統劇目。劇中人物林元帥因打敗番兵,敵方在投降之後又送一寶貝“金葉菊”給他。林元帥回朝之後把“金葉菊”呈交皇帝,因他打了勝戰有功,皇帝又把“金葉菊”返賜給林元帥。但林元帥的功勳地位,卻招來皇帝一位偏妃、國戚的妒忌,這位偏妃之父平時內外交結,一心想暗謀篡位,林元帥就成了他們奪權
白字戲選段《秦香蓮》劇照白字戲選段《秦香蓮》劇照
的障礙必除之而後快。那位國丈便設計使人去林元帥家中偷出“金葉菊”,並在皇帝面前捏造罪狀,陷害林元帥,最終使他被捕入獄。後來幸得馬王爺力保,一波三折,才得以平反。唐大聰在劇中飾馬王爺,他一身正義,臨危不懼,站在宮殿中為力保林元帥,在皇帝面前憑三寸不爛之舌,據理力爭,生動陳述,硬是把聽信讒言的皇帝打動了,最後決定重審……唐大聰把這個角色演繹得氣魄又悲壯,讓人為他緊緊捏一把汗的同時,又被他那大義凜然、敢於主持公道的氣概所感染而備受鼓舞,相信正義的力量必勝邪惡!
還有一出《風光夢》,該劇原是移植自福建省的“高甲戲”。唐大聰飾官家子弟沈少卿,沈家被奸臣嚴嵩所害,家破人亡,少卿又遭遇早先已訂了婚約的上司女兒戲弄退婚。在逃難之時,被一漁家女收留,日久生情,但他卻不敢愛。後來幾經周折,少卿得到平反
白字戲表演藝術家唐大聰與著名青衣鍾靜潔白字戲表演藝術家唐大聰與著名青衣鍾靜潔
並復原職,那位已退了婚的原未婚妻李月娥態度大變,又欲與之和好,因而產生了一系列辛辣諷刺的戲劇效果。唐大聰主演這位平時養尊處優的貴公子,從落魄之時的狼狽不堪、被逼寫退婚書的屈辱;中秋之夜遭遇追捕,逃往江邊的緊張、危急,轉而感激漁女的捨命相救;一起出海捕漁、暗自感嘆身世的辛酸;面對漁女的示愛,左右為難……劇情環環相扣。唐大聰把這一人物的不幸遭遇刻劃得入木三分,再加上飾漁女的陳素瑜同樣有著精湛的演技,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演繹到情感深處,仿佛如角色附體,雙方都忘記了自我,沉浸在劇情之中。上世紀80年代,福建平和縣一潮劇團,曾到海豐縣進行藝術交流,觀看了唐大聰他們主演的這齣白字戲移植劇目之後,給予了很高評價。他們說自己也演過這
白字戲選段《秦香蓮下集》劇照白字戲選段《秦香蓮下集》劇照
出戲,相比之下,卻比不上海豐縣白字戲劇團的水平,兩位主角在表演中配合得天衣無縫。
德藝獲雙贏
1995年起擔任海豐縣白字戲劇團副團長,後來晉升為正團長。跟隨改革開放的大潮,傳統戲曲受文化多元化等原因的衝擊,開始走下坡路。唐大聰此時既肩負著劇種的保護、繼承、發展的重任,又要擔演主角,其壓力可想而知。但他始終堅持以身作則,事事帶頭,不圖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振興劇團的各項工作中。唐老師以秉公辦事、敢於擔當的魄力和實幹精神贏得了劇團全體演職人員的擁護和支持。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為提高白字戲的演出水平、藝術質量以及挽救市場而共同努力。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打造,終於逐漸打開了局面,拓寬了演出市場。在他任職期間,劇團的演出場數由每年一百多場提升到近二百場,既得到了經濟效益的同時,又獲得了社會效益。2005年,唐大聰調往海豐縣文化館工作,分管戲劇研究,兼組織蒐集戲劇資料等。2007年,他擔任海豐縣文新廣局和光明技術學校聯合舉辦的戲曲藝術班專業老師,為培養白字戲接班人做出了貢獻。據悉,目前,海豐縣文化館正在籌辦戲曲培訓班,免費向社會招生,將邀請戲曲界的藝人、前輩為老師,唐大聰接到通知欣然應允,樂意繼續為傳承戲曲藝術發光發熱。

個人作品

從藝以來,在幾十部大戲中擔任主要角色,先後成功飾演《白羅衣》的蘇雲、《玉鴛鴦》的歐陽雪、《珍珠記》的高文舉、《崔君瑞休妻》的崔君瑞、《山伯訪友》的梁山伯、《五女拜壽》的鄒應龍、《乞丐與狀元》的丁文龍和丁花春、《胭脂河》的凌雲和凌冰、《金葉菊》的馬應龍、《金葉菊》的張武傑、《秦香蓮》的韓琦、《姐妹皇后》的梁皇、《無意神醫》的李尚書、《鳳冠夢》的沈少卿、、《三脫狀元袍》的張天穎、《憨痴傳奇》的林大痴、《三請樊梨花》的薛丁山、《古劍傳奇》的梅錫春、《九曲蟠龍珠》的崔衡玉、《五子掛帥》的宋源、《忠烈千秋》的寇準、《狀元案》的范士明、《定情劍》的趙賢王、《粉粧樓》的羅坤、《雙白燕》的周世珍、《雙仁友》的黃仁友、《桂枝告狀》的李奇等等性格各導的人物形象。

張武傑劇照張武傑劇照

榮譽

主演《崔君瑞休妻》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國際藝術節個人表演一等獎
2008年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授予“表演一等獎”榮譽稱號
第四屆廣東省老年文化藝術節獲得“銀獎”

評價

多次隨團赴港澳等地區訪問演出,深受海內外專家好評和觀眾喜愛、在港演出《金葉菊》深受觀眾的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