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介紹了當代西方哲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文地理學的影響,以及人文地理學為當代西方哲學提供的解釋。作者把影響當代英美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哲學患潮歸納為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三種,逐一介紹了它們各自所包含的多種哲學和方法論觀點,討論了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與人文地理學的關聯,同時還指出它們對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做出的貢獻。
作品目錄
序言 | 第三章 人本主義思潮 |
第二版序言 | 人本主義研究種種 |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學 | 人文地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潮 |
人文地理學的論題要旨 | 人本主義地理學 |
人文地理學的哲學基礎 | 評價 |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 第四章 結構主義思潮 |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 作為構成物的結構 |
小結 | 作為過程的結構 |
第二章 實證主義思潮 | 人文地理學中的結構主義 |
實證科學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原理 | 結構主義地理學 |
實證主義方法論 | 小結 |
實證社會科學 | 第五章 衝突與融合 |
實證主義與人文地理學 | 三種思潮? |
實證人文地理學之要旨 | 整合還是選擇? |
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和經驗研究 | 結論 |
小結 | 文獻目錄 |
主題索引 | |
作者索引 |
創作背景
人文地理學通常因其多樣的熱烈爭論而引人注目。這些爭論並非僅集中於人文地理學的主題上,而是更多地集中在人文地理學的哲學上,即其主題的傾向上。人文地理學者們由於涉足自然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而正面臨著哲學領域內的爭辯。為了考察人文地理學在當代的多元化,約翰斯頓創作出了《哲學與人文地理學》。書中很多討論都依賴第二手資料,部分基礎是給大學畢業班學生所上的關於當代人文地理學之歷史和哲學課程的材料。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在成書過程中,約翰斯頓得益於若干友人。出版商鼓勵約翰斯頓寫作,在約翰斯頓的同仁中,艾倫·海(Alan Hay)一直與他有著思想合作,馬爾科姆·劉易斯(Malcolm Lewis)通讀了全部手稿,並提出了建議。約翰斯頓的妻子麗塔(Rita)也閱讀並指出手稿中很多未曾表達清楚的地方。而謝瓊·鄧恩(Joan Dunn)則將手稿列印成正式文本。
作品思想
約翰斯頓在《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中論述了地理學治學方法,主要是對空間的不同視閾得出不同的結論,他歸納為四大思潮:“第一是經驗主義思潮,第二是實證主義思潮,第三是人本主義思潮,第四是結構主義思潮。”約翰斯頓將經驗主義思潮與實證主義思潮歸結在一起,主要是基於科學特徵是每一種思潮都採用的方法,數據化並非實證主義所獨有。因此,他主要論述了實證主義思潮、人本主義思潮以及結構主義思潮。前者占主流地位,後兩者則是對實證主義思潮的批判逐漸發展起來的。對於約翰斯頓來說,實證主義方法的目標是社會工程,操縱社會走向特定目標而遠離其他目標;對於人本主義的方法來說,目標是增進對自身的認識和互相認識;對於結構主義來說,目標是消除社會驅動機制的錯誤意識形態。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研究史料豐富,具有典型性。約翰斯頓注重所選史料的典型性,運用的 當代人文地理學之歷史和哲學課程的材料為讀者所熟悉的基礎知識,將討論的理論或哲學問題簡單化,並闡述清楚。二是研究視野開闊,研究方法超越學科。運用開闊的視野和超越學科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人文地理學的基礎上,將哲學視作當代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視角。三是問題意識強烈,堅持“客觀評價”的原則。
作品評價
武昌首義學院外語系副教授塗慧琴《世界文學評論 2014第1輯》:在《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再版後的20多年內,人文地理學研究已得到充分發展並取得巨大的成就,相關書籍或論文層出不窮,也許有人質疑該書在人文地理學研究方面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認為內容是否已經過時以及該書是否可以被新的內容和書籍所代替。毋容置疑,對學習或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學生或學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它本身的價值。如約翰斯頓在書中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一樣,它指引我們不斷深入思索,挖掘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作者簡介
R·J·約翰斯頓,英國人文地理學家。在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先後在莫納什大學(1964-1966)和坎特布雷大學(1967-1974)任教,並於1967年獲得莫納什大學博士學位。1974年返回英國,1992-1995年任埃塞克斯大學副校長,1995年任布里斯托大學地理學院教授。曾獲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頒發的維多利亞獎章,美國地理學家協會頒發的榮譽獎章。約翰斯頓曾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主席,1999年當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約翰斯頓研究的領域頗為廣泛,著述超過400篇(部)。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城市社會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以及人文地理學思想和哲學,其代表作有《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