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隆人

哥隆人

哥隆人又稱村人、村話人。是以漢族為主多民族融合的混合體。主要居住在昌化江下游兩岸的昌江東方二縣市境內。東方市三家鎮、四更鎮居多。“哥隆人”的村落在東方市和昌江縣的分布情況在東方市境內的村落: 三家鎮:玉雄、三家、酸梅、小酸梅、居侯、窯上、旺老、代鳩、水東; 四更鎮:赤坎、小赤坎、居多、英顯、日新、大新、旦場、旦場園、旦場田、來南、上榮、下榮、沙村、土地、小土地、長山; 新街鎮:田莊、益興、昌義、新農、玉章、大漲(不存在,讀成大帳,漲在村話里是水源滲出的意思)、老官、老伯、文通、那等、紅草、報英(原名唐馬園、與大田鎮的報英有別); 大田鎮:居便; 東河鎮:東方村(清末民初從新街大章村移入); 感城鎮:那等、部道; 在昌江縣境內的村落: 昌化鎮:大風、耐村、黃羌、光田、舊縣、上小載、昌城(有一部分居民)、昌化(有一部分人)、江門坑(有一部分人); 海尾鎮:白沙、進董; 十月田鎮的紅陽、大昂機、紅薯地。

簡介

昌化江下游地區水源豐富,江海交接,有平原山野,山清水秀,遼闊的平原,一望無際深藍色的大海,清澈的江水湖水,秀麗的青山,此乃古代最適宜人居住的風水寶地。最早居住此地的是古駱越人,駱越人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西漢漢武帝年間。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消滅降服北方兇悍的遊牧民族匈奴後。開始開疆擴土,平定南蠻。海南島自古孤懸海外,古時乃蠻荒之地。漢武帝時派已降服的匈奴士兵和黃河流域一帶的士兵一起往南方平定百越民族。其中有一部分前往海南島昌化江下游兩岸征服那裡的駱越人,駱越人臣服後,前來征服的匈奴士兵和漢族士兵受朝廷之命就地居住,和當地的駱越人和睦相處漸漸融合,形成最早的哥隆人。古時稱“漠人”,現在依然自稱“漠人”,也就是來自大漠的大漠之人的意思,這些大漠來的人和來自黃河流域的人以前沒見過大海,一看大海無邊無垠,比沙漠和草原更寬廣,所以把大海叫做“水漠”。後來把從北方來的漢族等人都統稱為“漠”,而把區別於漢人的其他少數民族統稱為“塞”。“塞”原來是指居住在中國西部的中東地區的“塞種人”。後來不斷地有從中原地區逃難的難民,落魄的官員,失意的商人,也來到此地和當地人一起生活,漸漸融合。東漢年間,又一次征討南蠻,此時的哥隆人也已成為南蠻,朝廷封馬援為伏波將軍領兵平定南蠻,軍隊一到海南後,因水土不服,,又因古代海南人乃化外之民,受中原文化影響甚微,真乃十里一風五里一俗,軍隊進展緩慢當漢軍平定多數地方後,面對著居住在昌化江下游兩岸彪悍勇猛的“漠人”—古哥隆人,漢軍的戰鬥力已相當脆弱對哥隆人只能屯兵包圍政策,北在烏烈屯兵,南在老鄉屯兵,東在嶺村屯兵,西防哥隆人從昌化江乘船順流出海,在出海口附近的昌化屯兵。因古哥隆人多數也是西漢時區南下的漢朝士兵和古駱越人以及北方南下的各種人群融合而成。所以對漢軍的意圖也十分清楚,因此他們經常偷襲漢軍。那時已經有少數從福建閩南一帶乘船渡海而來的閩南人。由於這些閩南人還沒有和古哥隆人完全融合。和漢軍作戰時古哥隆人經常讓他們打前鋒擋刀劍。古哥隆人把打前鋒稱為“上擋”,把打前鋒的人稱為“擋人”。到後來把所有來海南的閩南人(包括現在講海南話人)都叫做“擋人”,把海南話也叫做“擋話”。把漢軍叫做“諾人”,因為漢軍領軍命後都說“諾”,後來把講軍話的人都叫做“諾人”,把軍話叫做“諾話”。

古哥隆人的偷襲一方面因為沒有專業的軍事指揮人員及良好的武器裝備,另一方面又因為漢軍防守森嚴。因而沒有起到效果。漢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慢慢地恢復了戰鬥力。開始對古哥隆人進行剿撫並用。可是因為古哥隆人的頑強抵抗不肯服從。導致到後來引發了長達幾年的較大規模戰事。然而古哥隆人沒有專業的軍事化裝備,有因為連年的戰事,無法恢復生產。而漢軍自從屯兵後,分工精細,有負責生產的,操練士兵的,修復武器裝備的。在這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中,古哥隆人死傷無數,接近消亡,剩下的人乘船從昌化江而下,準備逃亡大海。可是在如海口等候多時的昌化屯兵的軍隊以堵住了他們的逃亡之路。幾經交戰後,古哥隆人無奈逃進了附近的昌化嶺。此時的哥隆人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由於朝廷的旨意是在於招撫。哥隆人逃進昌化嶺時,漢軍不再追殺。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由於人口的減少。特別是男性極少。就迫使古哥隆人不得不在親屬內通婚,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馬來血緣親”。現在的哥隆話中並沒有堂表親的稱謂,所有的堂表同胞的哥弟姐妹,都叫做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叔叔舅舅和父親都叫做“爹”,等等這些都是“馬來血緣親”遺留下來的特徵。

哥隆話

在海南,東方的方言最複雜。閩南語系分布在海南,各市縣的人口音各異,但基本能相通。同一市縣操講海南話的人群口音相差無幾,話一出口,大致能判斷你是哪地的人。就海南話而言,海口話濁,文昌話甜,定安話軟,三亞話沉,瓊海話婉轉,澄邁話起伏,萬寧話粗獷,樂東話則如快板……各有特色。東方例外,因為它沒有共同的方言,沒有一種所謂的“東方話”,東方的方言之多口音之異堪稱南腔北調。

東方的方言有海南話、黎話、苗話、哥隆話、軍話、儋州話,還有鮮為人知的附馬話和那鬥話。一個小小的東方市,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方言,在海南是一種奇特的方言現象。

軍話是由歷史上的駐軍或軍屯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漢語方言,由古代的仕官帶至海南。軍話的淵源家數,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大致能考察得清楚。

哥隆話的來源,說法較多,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哥隆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在古代由於戰爭的原因,一批漢族軍士漂流到海南島昌化江入口處一帶定居,後來不斷地有從中原地區逃難的難民,落魄的官員,失意的商人,也來到此地和當地人一起生活,漸漸融合。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後,放棄了原來的語言,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方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語言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哥隆話。

附馬話和那鬥話來自何方?緣何至此?至今也是眾說紛紜,止於猜測。傳說元、明時期,東方沿海地區來了很多不同地方的移民,他們操各地的方言,交流起來極為不便。後來地方官將所有外來的和本地已有的方言進行歸類,讓每個村子通過“抓鬮”選擇一種方言作為自己的村語。這天,所有村莊都選定了各自的村語,而附馬村的代表卻姍姍來遲。於是,他們決定雜取各種方言的一部分,組成自己的村語,600多年來傳承不變。今天,附馬村的村民在內部使用附馬話,但他們卻能用哥隆話、海南話、軍話、儋州話、臨高話乃至黎語苗語及國語與外界進行交流,而外人卻無論如何也聽不懂附馬話。

那斗村的那鬥話是否就是黎語的一個方言?中國人在研究,外國人也在研究,尚無定論。

板橋鎮文質村人講的是儋州話,東方離儋州頗遠,儋州人自古以下海捕漁為業,而文質人卻以耕地務農為生,文質村的形成與儋州有何種聯繫?

一切都沉睡在歷史的煙塵中,不得而知。東方自古不是繁榮富庶之地,交通閉塞,氣候乾旱,並非宜居宜耕之地,何以竟有如此之多的語種先民遷徙至此落地生根?令人費解。東方真乃一片古老神奇之地。

在東方,大部分人操講海南話。同是海南話,腔調卻截然不同,這又是一奇。板橋、感城、新村三地的人一個語調,舌頭直來直去,話生硬而澀。這些地方的海南話與福建古田、甫田、廣東徐聞、北海幾地的閩南話極相似,幾乎如出一轍。八所、新街、敦頭、港門 一片的海南話又是另一個語調:舌尖打得極快,發音有力,話如鼓點。四更鎮上的四更人講的海南話又是一番韻致,四更話軟而粘,拖尾韻。記得有一首以四更話讀的民間打油詩:“紅日照東方,四更換新裝,從此不吃薯巴飯,日日炒肉配乾bui (乾飯)”,押韻有致,很好聽。以前,四更辣椒醬販子挑著辣椒醬走村串寨叫賣,“四更番椒(辣椒)——四更番椒——”尾韻悠長,很吸引人。

因為母語與腔調各不相同,出門在外的東方人“東方老鄉”的觀念淡薄了許多。在東方人的意識里,同一母語同一口音的人才是真正的“老鄉”,同一地域不同母語的人面對面甚至形同陌路。語言的隔閡竟如此之深!血緣有親疏,語言也有親疏。再狹小的地域也擠壓不掉人們對於母語的認同與信仰。寫《白鹿原》的大作家陳忠實有一次到美國去,滿眼滿耳的英文使他感覺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盲。由語言隔閡所產生的恐懼感和孤獨感也許就是東方人以母語類聚的原因吧。

在東方大地上,不同方言的人群割地而居:八所以南,海南話人群為主;八所以北哥隆人群為主;中間沿海的八所村、十所村和羅代鄉講的是軍話。一些小人群方言夾雜其間,由此又產生了奇特的“方言島”現象:附馬話被包圍在海南話、哥隆話、軍話之中;文質村儋州話被包圍在海南話之中。神奇的東方大地兼容並蓄了諸多的語種,這些語種在長久的相處交流中卻沒有產生融合的跡象,而是在各自的圈子裡單獨傳承與發展。歷史上的東方先人,多為流落遷徙之民,大凡流落遷徙之人,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求安心切,擇地而居,以種群類聚,小安即富,生根發芽之後,闖蕩外部世界的豪情也就被磨平了。東方人固守本土的觀念強烈,性格含蓄內斂,這應該是有淵源的。在東方大地上,聚居著諸多種群,這些種群相安無事,如一口口古井,卻沒有匯成一條奔 騰的河流。

不過,也應該慶幸,在東方神奇的大地上保存了諸多語種,各個古老的種群在東方之地繁衍生息,語言像血液一樣流淌不息,在歷史的滄海桑田中薪火傳承。東方人淳樸,東方的方言古老而純粹,更接近於原生態。東方的“方言島”現象是語言研究的一大寶庫,把東方大地譽為海南移民文化的“活化石”絕不為過

哥隆人稱呼男性的稱謂大部份都是用漢語詞。如“伯父”叫做“伯”或“伯爹”,叔父叫和舅父都叫做“爹”或按照其在家中兄弟的排列順序叫做“三爹或四爹,五爹等”,最小到“爹五”止。不管是“六爹還是七爹”都叫做“五爹”。叫父親也叫做“爹”,準確的是和上面叫叔叔舅舅那樣的叫法,但是後面不帶“爹”,比如叫做“大(有些地方叫‘哥’)”,“二,三,四,五”。比母親大的大姨媽等和比父親大的姑姑們都叫做“粘(音譯)”,和海南話類似。而其他阿姨都叫做“姨”讀"yei",其他姑姑和叫父親一樣“大(音和叫父親的有點變,父親的是long的輕聲),“二(因ngei),三,四,五”。叫伯母也叫做“粘”,叫嬸嬸叫做"bailierg",直譯成國語是“年輕的母親”的意思。父親在其家中兄弟排老大的,那么做為兒子叫自己的母親為"ei",而其他的都叫做"bai"。

隨著古哥隆人同意向朝廷納稅,接受漢朝的統治後,朝廷軍隊讓古哥隆人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生產生活,而漢軍在其屯兵的地方居住久了,便和當地的土著民族通婚生子,有了家庭,屯兵的地方變成了村莊,南下的士兵也再也不回自己的祖地。世世代代和哥隆人相處下來,雖然後來族群複雜了,免不了發生,不同族群之間的糾紛,仇殺。由於族群的仇殺和種種原因,哥隆人到解放前夕才剩下一萬來人。

現在從昌化江下游一帶來看,講軍話的村莊依然包圍著哥隆人的村莊(古哥隆人居住地)。而後來的人口遷移又讓哥隆人,講軍話的人雜居。原來屯兵的昌化,因為靠入海口,古時又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居住著各種人群,原來的軍話受到了閩南話等語種的滲透,形成了昌化自己獨有的混雜語種,一種獨特的“準海南話”。

唐宋年間,移民海南的人越來越多,有商人,有士兵,有逃難者,有被貶的失意的官人,有被流放的犯人。而哥隆人這時也吸收了不同的人群。如趙氏有一部分是南宋逃亡的皇族後裔。而郭氏乃唐玄宗年間汾陽王六子郭曖的四公子有一兒子被朝廷派往福建莆田為官。南宋末年他的後裔郭合炳的二位公子郭元音,郭元吉,逃避元軍追殺和南宋部分官員逃網海南為官。哥隆人中的郭氏一族是郭子儀後裔郭元吉的後代。這在族譜上是有記載的。明代時,有越南占城等地人在海上作業和經商時,在靠近海南島的地方遇到風浪,為躲避風浪,乘船從昌化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暫住在昌化江下游兩岸,後來經常有越南人在此停留,有一部份長期居住此地,和當地哥隆人融合,。而差不多同一時代的日本海盜——倭寇曾經盤踞此地,後來基本上都和哥隆人融合。一直到現在,從儋州,澄邁等地來哥隆地區居住的人群,最後都變成了哥隆人。哥隆人不斷地吸收著不同的人群。所以說哥隆人是以漢族人為主體的多民族,多族群的融合。哥隆人是“混血兒”,所以哥隆話是一種不純正的混雜語種。正因為這樣,所以哥隆人具有了精明機智靈活,善良厚道忠誠,善解人意等基因。

有些專家給哥隆話的定位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的一種特有的獨立語種。那是對哥隆話不知如何歸類的一種草率的做法。原因只是因為哥隆話和黎語有著百分之四十的同源詞。當然,哥隆人的血液中有一部分是古駱越民族的,而古駱越民族是黎族人的祖先。可是操海南話的“海南人”,原先也是講閩南語的福建移民和黎族人融合而成的,其同源詞也達百分之四十多,那“海南話”不也應該是黎語支了嗎?有些人說是黎族話學了海南話,那你就敢保證不是海南話學了黎族話。而韓國語和漢語的同源詞達百分之七十以上,為什麼韓國語不能說是漢語支呢?民族是文化共同體,關鍵是認同。所以,不用懷疑哥隆人是否是漢族人。因為哥隆人的生產生活,特別是祭祀和中原等地的漢族都很相似。甚至比講海南話的還要相近。古代哥隆人就很注重文化教育,宋代時哥隆人(赤坎村人)符確是海南第一位進士。

所謂的專家們只看到哥隆話和黎語的同源詞。沒有注意到哥隆話和客家方言,廣府方言,儋州方言,以及宋代漢語古官話的同源詞竟如此之多。另外還有無從考究的哥隆話固有的辭彙。哥隆話同一種辭彙卻有著幾種不同的說法。如“洗澡”有“洗身音”"shaoshei",“洗涼”音"shaoleeang",“洗面”音"shaozheang。可見,哥隆的先民們原先是居住在少水的地方,所以把洗澡都說成了洗面,以前更沒有大江大海來游泳,所以沒有“游泳”這個詞。後來遷移到昌化江邊上居住後,水多了,可以游泳了,才和當地的古駱越人學會了“游泳”這個詞。讀做"onmnam" ,和黎語相似。“坐”有"zhom","deang,"no",“睡”有"ga","thon","weeang,“吃”有"la ","wiean","peang,各幾種說法。哥隆話的“講”和廣西橫縣百合一帶的客家方言的讀音一,都讀做"gang",“魚”和三亞崖城鎮水南村一帶的邁話一樣讀做“ngoin",只是聲調上有一些變化而於。“全部”和廣東話等一樣都讀做“hambalang",“拿”有兩種說法,一種是"luo",和廣東話一樣,一種是"deuong"“是”也有兩重說法,一種是"xi"是宋代漢語古官話,一種是"man",“一點”讀做"zhidig"和閩南語類似。“現在”讀做"xina",和海南話類似。“有空”是“得閒”音"deuonghan",和廣東話類似,“顯示”讀做"hieanxi"“是非”讀做"xifei" “現實”讀做"hieanxeen",這些都是宋代漢語古官話。哥隆話中沒有“沒”,“不”,“無”之分,全部表達為“無”音"weean",比如“不要”說成“無要”音"weean zhou",“沒有”是“無得”音"weeandeuong"。“兄弟”這個詞直接翻譯成國語是“叔伯”,親戚直譯是“一胞”等等,表明了哥隆話是一種混雜了多種語言的特殊獨立的語種。是從各種語種中東拿一點西摘一點拼合而成的。特別是混有的宋代古官話最多達百分之六七十。現在的哥隆年輕人講話更是用古官話和國語變音成哥隆話的最多,有語言天賦的人稍為留意一點都可以聽明白大部分。宋代古官話在全國其他地方都已經消亡了幾百年,唯獨在哥隆話中完整地保留下來,甚至可以從哥隆話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語種,哥隆的道公念經全部都是用宋代漢語古官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哥隆人是“混血兒”吸收了不同人群的優良因子。友好開放,樂於助人善解人意,善良重關係,自我認同感強是哥隆人的天性。

哥隆文化

哥隆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也富含的其特有的文化。

婚禮

東方市和昌江縣的“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東方的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哥隆人所說的話東方人之哥隆話,(也稱“村話”、“謨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其婚俗也與眾不同。

說 親

說親即男方如果相中了哪家的閨女,就托媒婆(一般都是由年紀較大的老婦來做的)送酒、肉、飯到女家進行口頭說親。由女方直系親屬收下,然後就進行了家族內部的討論,最後又通過媒婆給男方答覆。

報 命

報命也稱“紅紙合命”,即如果女方同意這門婚事,則把女子的生辰八字放入紅紙中包好,由媒婆送到男方家,然後由男方家的長輩將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一同送給算命先生看此二人是否可以相合。如果生辰八字相合,便可定下婚事。

定吉日

所謂定吉日,即是男女雙方家族經過討論對這門婚事認可後,便請算命先生選定一個黃道吉日來舉辦婚禮。

舉行婚禮

經選定的黃道吉日到來的那天,男方家要給女方家送去的一石米和兩壇酒。接到男方家送來的禮物後女方家即刻操婚事。而男方家則要到第二天才舉辦婚事。

迎接新娘的過程,哥隆人迎接新娘比較有趣。迎親的隊伍由車輿、吹打樂隊和親郎的朋友組成。車輿一般是較新的牛車,車頂用紅色毯子製成拱狀。車門題有賀詞。有趣的是,只有負責接親的媒婆一人才可以坐在車,其他人只能步行。迎親的隊伍到了新娘家後,媒婆先進入新娘的閨房中,將新郎的“彩禮”交給新娘的母親。稍後,親屬在媒婆的帶領下將梳妝好的新娘扶出閨房,此時女方的親人已將事先準備好的毛巾發給親友。接著就是進入哭嫁階段了。

哭嫁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要進行,禮拜儀式。禮拜儀式為:一拜祖宗“神牌”,二拜祖父母,三拜爹娘。三拜之後,新娘便拿著自織的花巾,開始依次向長輩哭嫁,哭嫁時所說的內容多是自己編的,多為感激父母養育之恩情、表孝心之類的話,藉以表達自己對娘家的養育之恩和惜別之情。出門時辰一到,新娘上車後還要繼續到車後屋屈出身來哭嫁 ,以表達起戀家之情。

迎親車輿出娘家門,新娘的兄長故做拖住車輛不讓離開,口中念有一些希望妹妹早日回家探親的話,表達他們對妹妹的惜別之情。

新娘上車後,還有媒婆、新娘的伯母或嬸嬸及一兩位好友在車頭坐陪,其他迎親的人和送親的人只能隨隊而行。迎親隊伍一路上敲鑼、打鼓、吃嗩吶、放鞭炮、唱山歌婚嫁調,場面很是熱鬧。當迎親隊伍回到新郎家庭院門口時,便稍做停頓,由“道公”前來對著車輿致祝詞,祝詞一般是希望新婚夫婦和睦恩愛,白頭偕老之類的話。隨後,新娘在媒婆等人的陪同下直入堂屋,進行禮拜儀式。禮拜分三次跪拜,一拜祖宗、二拜祖父母、三拜父母,接著新郎新娘牽手向天發誓。發誓完畢,新郎便忙著為賀喜的親友洗碗筷、擦桌子,以示勤快,博眾人歡心。至此,婚禮暫告一段落。

送 嫁

婚禮結束的當天晚上,新娘便隨其伯母或嬸嬸及女友回娘家。次日早上,娘家親戚才挑著嫁妝送新娘回婆家,這一過程稱為“送嫁”。在新媳婦到婆家後,便舉行一項專門的法事儀式,由主持儀式的“道公”把媳婦的姓名、生辰八字和人生命運交付給婆家祖宗,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新婚夫婦白頭偕老,幸福美滿。之後,新媳婦便與隨她而來的女友一起洗桌椅,打理家務。送嫁當晚,新娘等客人走後,要用臉盆端溫水幫公婆洗腳,以示孝敬。

回娘家

婚後第三天,新婚夫婦備好酒、肉、飯、菜挑回娘家,慰問娘家親友,讓他們認識新郎後,才於當天返回婆家開始正式的夫妻生活。至此正個婚姻締結的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教育

哥隆人重教育在當地已經成為美談。哥隆的父母們不官多苦多窮都會拚命地讓孩子們接受教育。沒錢交學費就賣糧食,賣豬仔,借高利貸,甚至是賣祖房。哥隆的父母堅信,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北宋時,還是蠻荒之地,文化相當落後的海南島,哥隆人就已經出了一個進士,而且還是自古以來海南的第一位進士。現在的國內知名學府,比如清華大學,以及國外的某些學府都有哥隆人的教授。

哥隆人當父母官的也很多,以前海南自治州的時候,自治州政府以及各市縣裡面的官員,工作人員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哥隆人。而現在的中央公安部反恐局,農業部,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南各市縣,從中央到地方的父母官中都有著哥隆人的身影。而現在的商品經濟年代,哥隆人在商場上拼搏的人可不少。這些都是和哥隆人的重教育以及哥隆孩子的靈活性有關。哥隆人原來不叫做哥隆人。相對以講軍話的“諾人”和講海南話的“擋人”等其他漢族人群,自稱為“村人”,相對以少數民族“塞人”,自稱為“漠人”。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如今的哥隆人目光更長遠,更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