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簡介
![美洲角雕](/img/0/95c/nBnauM3X0MDN3gDN0cDM3ETO1QTM5ITO0IDNzQTNwAzMxAzL3A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美洲角雕,又稱哈佩雕。“哈佩”一詞來自希臘古代神話,傳說是一種有著人面鷹身的怪物。關於美洲角雕的分類,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在其1758年再版的著作《自然系統》 (Systema Naturae)中對其作了詳細介紹,哈佩雕是哈佩雕家族的唯一成員。
哈佩雕是一種大型猛禽,成年雕體長達108厘米,展翅長度為200厘米,體重為6.5公斤——9公斤。哈佩雕分布於美洲的熱帶雨林及低地中。IUCN(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總部在瑞士)於2006年將其列為紅色瀕危物種。
動物特徵
![美洲角雕](/img/1/684/nBnauM3XyETO2kDO5cDM3ETO1QTM5ITO0IDNzQTNwAzMxAzL3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美洲角雕的上身羽毛呈灰黑色,下身的則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頸部有黑間。頭部呈淡灰色,有兩個冠。雄雕及雌雕外觀完全一樣。爪長達13厘米。
美洲角雕體長89~102厘米,翼展176~224厘米,雄性體重4~4.8千克,雌性體重6~9千克。是美洲最大及最強壯的猛禽,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鷹之一。有長長的尾巴,寬而圓的翅膀,翅膀伸展可達兩米以上的跨度。頭部和頸部呈淡灰色,有兩個鮮明頂冠。羽毛豎起時形成面部的“光碟”狀臉龐。上體羽毛呈灰黑色,胸腹部則是白色。在胸部上至頸部有黑色間帶。尾巴是黑色、灰白色和灰色組成的條紋。眼睛灰棕色,腿和腳爪是黑色和黃色,並具蠟質。腿和腳爪強大有力,後趾爪達到6厘米長,非常強大。腿部羽毛一直覆蓋接近至腳爪,憑藉腳爪的巨大威力捕食。雄雕及雌雕外觀完全一樣。
動物生態
![美洲角雕](/img/4/b92/nBnauM3XzYDM5IjMwAjM0cTM2ITM0AjMwIzMwADMwAzMxAzLwI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角雕是肉食性的,會主動捕獲獵物。其獵物主要有棲於樹上的哺乳動物,如吼猴、長鼻浣熊及樹懶,它們也會攻擊其他鳥類,如金剛鸚鵡。它們的爪極度強壯,可以壓住獵物,施加的壓力達4.1帕斯卡。[3]它們也可以抓起超過其體重四分之三的物件。雖然體型巨大,但飛行時發出的聲響卻非常小,即使在獵物頭頂上掠過,也不容易被察覺。
角雕會在高樹上以樹枝築巢,很多時都會在南美洲最高的爪哇木棉上築巢。由於砍伐爪哇木棉在南美洲代表了惡運,所以幫助了保存它們的棲息地。它們每次會生兩隻蛋,蛋呈白色。角雕的成長期為兩年,但要到了四五歲左右才完全成熟,有繁殖能力。當第一隻蛋孵化後,角雕就會忽略第二隻蛋,第二隻蛋便不會孵化。雛雕出生後6個月就會換羽,但父母仍會照顧它多6-10個月。若對其巢造成騷擾或威脅它們的雛雕,它們會變得很攻擊性。
分布範圍
![印在錢幣上的角雕](/img/0/1b6/nBnauM3X3QzMzATMyADO4ETM4QTM4QDM1YDM0QTNwAzMxAzLwg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保育狀況
角雕受到砍伐及獵殺所威脅,在大部份地方,都只能短暫的見到它們。如在巴西,它們已從大西洋森林中消失,只有在偏遠的亞馬遜盆地出沒。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角雕列為近危,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則指它們已接近滅絕的邊緣。游隼基金會(The Peregrine Fund)指它們是依賴保護的物種,需要飼養放生及保護棲息地等保育工作。
種群現狀
![巢穴中的幼年角雕](/img/a/ec5/nBnauM3XyMDN2kDNyMDO4ETM4QTM4QDM1YDM0QTNwAzMxAzLzg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文化
![巴拿馬國徽](/img/5/6cd/nBnauM3X0IzM3ADOxIDO4ETM4QTM4QDM1YDM0QTNwAzMxAzLyg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