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鴿(學名:Zenaidamacroura),又名泣鴿,鴿形目,鳩鴿科,哀鳩屬的一個物種。體型中等哀鴿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一窩產2枚蛋。在繁殖期內,同一地區的哀鴿伴侶有時會各自尋找新的配偶;而有時伴侶會保持固定,相伴越冬。另外,孤鴿在需要時也會尋找新的配偶。雛鳥的雙親都會照顧雛鳥一段時間。分布於中美洲和北美洲及其近海島嶼。每年,大量的哀鴿從分布區北部地區遷徙至1月溫度高於−12℃的南部地區越冬。
外形特徵
哀鴿雄鳥體長23~34厘米,雌鳥體長22.5~31厘米,翼展約45厘米,雄鳥體重96~170克,雌鳥體重86~156克。全身羽毛一般是淺灰褐色,翅膀下部顏色較淺,頭和胸腹部為粉紅色。翅膀上有黑色斑點,外層尾羽為白色,與內層的黑色羽毛對比強烈。眼部下方有一個明顯的新月形黑色羽毛區域。眼睛為黑色,周圍皮膚較薄。成年雄鳥頸部兩側有亮葡萄紫色斑塊,胸部及胸部以上為亮粉色。成年雄鳥的頂冠是很明顯的藍灰色。雌性成鳥在體態上與雄性差別不大,但總體上灰色羽毛要多於雄性。極少數雄鳥的肩部以上和頸部存在彩色羽毛斑塊。幼雛的羽色較暗。哀鴿每隻腳有4根腳趾,3根向前,1根向後,腿較短,為淡紅色。喙為暗色,通常為黑褐色,較短。
棲息環境
棲息在茂密的落葉林或針葉林中或多岩石的山區和農村。在岩縫、峭壁或樹木枝條上營巢。哀鴿占據了大多數環境適宜的地方,包括城市區、農田、牧場、草地和疏林地區,不過它們不喜歡沼澤和密林。廣為人知的是,哀鴿常把在城市裡的樹上築巢,如紐約、芝加哥和亞特蘭大,以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的森林中。大多數哀鴿都生活在落葉林和針葉林里,有時在灌木叢、藤本植物或是人造結構(如建築物和懸掛的花盆中也能發現它們)。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哈馬,貝里斯,百慕達,加拿大,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旅鳥:格陵蘭島,英國。
繁殖方式
哀鴿求偶以雄鳥嘈雜的飛行開始,接著優雅的滑行,伸展開翅膀,低下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著陸後,雄鳥會高高挺起胸,點著頭,大聲鳴叫並接近雌鳥。每年,在溫暖的月份里都常能聽到這種求偶的鳴叫聲。如果雄鳥看到中意的雌鳥,它就會把同一枝條上的其他雄鳥趕走;直到求偶成功時,它才會把自己的領地範圍確定。一對哀鴿伴侶經常會用喙互相梳理對方的羽毛。
求偶成功後,雄鳥會帶著雌鳥去看可以築巢的地點,雌鳥就會選中其中一個地點安頓下來,接著雄鳥飛出去收集巢材,帶回來給雌鳥。雄鳥會站在雌鳥的背上把巢材給雌鳥,然後雌鳥就會用這些巢材築巢。巢材包括小樹枝、針葉或是草葉,因此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建築。每天築巢所用的時間超過10小時,並且需要花費3~4天才能把巢編織好。這些哀鴿有時也會需要其他哀鴿、其他鳥類或者樹棲哺乳動物,如松鼠廢棄不用的巢。
哀鴿繁殖力很旺盛,一對哀鴿每年常會產2~3窩蛋,是北美洲繁殖期最長的鳥類。在溫暖地區的繁殖季節里,一對哀鴿一季產卵最多能達到6窩。這種快速繁殖對物種的生存很重要,因為哀鴿的死亡率很高。每年,成鳥的死亡率達到58%,幼雛的死亡率達到69%。孵化需要花費約2周時間。剛孵出的雛鴿很無助,渾身長滿絨羽,而父母非常盡責地照料它們。在雛鴿生命最初的三四天裡,哀鴿會給雛鴿餵食鴿乳。當雛鴿飢餓時,就會用翅膀輕拍父母的喙,這能刺激成鳥反芻鴿乳。
隨著成鳥攝食更多種子和其他食物,鴿乳和種子會同時反芻以餵養雛鴿。雛鴿在出生11~15日後會長出羽毛,這發生於雛鴿成年之前,但羽毛長出不久後它們就有能力消化成鳥吃的食物,而且這時它們可以出巢了,因此成鳥只會給出巢後的雛鴿餵食種子。一般來說,雛鴿孵化後的前15天內是由雌哀鴿餵養,之後雄哀鴿就會負起餵養雛鴿的責任。它們在羽翼豐滿後,仍會在父母身邊停留數周,讓父母餵養它們。
哀鴿在築巢時,鴉、鷯哥、家貓或鼠蛇會掠食它們的蛋。牛鸝極少數情況下也會把自己的蛋產入哀鴿的巢里。在這種情況下,略少於1/3的牛鸝蛋會被哀鴿拒絕孵化,不過哀鴿的素食習慣並不適合牛鸝的生長。野生幼年哀鴿的平均壽命約為1~1.5歲,如果幼鴿能夠生存下來,那么平均壽命通常能達到4~5歲。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
1. | 哀鴿東部亞種 | Zenaida macroura carolinensis |
2. | 哀鴿克島亞種 | Zenaida macroura clarionensis |
3. | 哀鴿指名亞種 | Zenaida macroura macroura |
4. | 哀鴿西部亞種 | Zenaida macroura marginella |
5. | 哀鴿巴拿馬亞種 | Zenaida macroura turturilla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