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咭片
原始社會沒有咭片,那時人煙稀少,環境險惡,人們生存艱難,交往很少;文字還沒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結繩記事也只存在於同一部落內部,部落與其他部落沒有往來。
到了奴隸社會,儘管出現了簡單的文字,也沒有出現咭片。奴隸社會經濟還不發達,絕大部分人都固著在土地上,奴隸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少量世襲奴隸主,形成小的統治群體,由於統治小圈子長期變化不大,再加上識字不太普遍,也沒有形成咭 片的條件。
咭片最早出現,始於封建社會。戰國時代中國開始形成中央集權統治的國家,隨鐵器等先進生產工具使用,經濟也得到發展,從而帶動文化發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與其他流派形成百家爭鳴景象。各國都致力於擴大疆土,扶持並傳播本國文化,戰爭中出現大量新興貴族。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了偉大的改革,統一全國文字,分封了諸侯王。
鹹陽成了中國的中心,各路諸侯王每隔一定時間就要進京述職,諸侯王為了拉近與朝廷當權者的關係,經常的聯絡感情也在所難免,於是開始出現了咭片的早期名稱“謁”。 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他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當時紙張還沒發明),作為給被拜訪者的見面介紹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咭片。
到了漢代,中央集權制國家進一步發展,隨漢初疆域擴大,“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進入東漢末期,“謁”又被改稱為“刺”,由於東漢蔡倫發明的紙張開始普遍採用,於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於攜帶的紙張。 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全盛期,帶動了社會經濟與文化大發展。唐初科舉制度開始實行,讓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進入到統治階級中來。為了與世襲貴族爭奪權力,他們在官場上相互提攜,拉幫結派的門閥也開始形成。每次科舉考試後,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處拜訪前科及第,位高權重者,並拜為師,以便將來被提攜。要拜訪老師,必須先遞“門狀”,這時"刺"的名稱也就被“門狀”代替了。
到了明代,統治者沿襲了唐宋的科舉制度,並使之平民化,讀書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識字的人隨之大量增加。人們交往的機會增加了,學生見老師,小官見大官都要先遞上介紹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時的“門狀”。“名帖”這時才與“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為長方形,一般長七寸、寬三寸,遞帖人的名字要寫滿整個帖面。如遞帖給長者或上司,"名帖"上所書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謙恭,“名帖”上名字小會被視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咭片”稱呼。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終結,由於西方的不斷入侵,與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國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咭片普及。清朝的咭片,開始向小型化發展,特別是在官場,官小使用較大的咭片以示謙恭,官大使用較小的咭片以示地位。 早期咭片與近現代咭片的主要區別是用手寫而不是印刷。
近代咭片
咭片主要用於商業上,那裡有經營活動,那裡就會大量使用咭片。
咭片在早期,只用於少數特權階層的交往,只有到近代,咭片才開始走向平民化。
民國時期,中國開始與西方進行大量商業交往,並開始接受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美學,同時西方的咭片也隨之帶入中國。西方人認為:黃金分割法所切割成的長方形看起來是最美的,所以西方咭片均是採用黃金分割法來製作,於是,中國人也開始使用黃金分割法來製作咭片。由於活字排版和雕版印刷開始使用,且能製成較小的鉛字,咭片也開始擺脫用筆書寫的舊形式,採用這一新的印刷方法。在當時,由於電話遠未普及,咭片的內容相當簡單。
民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屬於不安定時期,咭片作為時髦的高檔消費品,只局限於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使用,普通人既用不起,也少進出使用咭片的場合,咭片的發展緩慢。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實行計畫經濟,人口流動驟然減少,人們長期固定在工作崗位上,一切服從國家安排,很少進行對外交往,咭片的使用量大大減少。在咭片減少的同時,蓋有單點陣圖章的介紹信開始流行,取代了咭片。在那個時代,一切都是為了政治,蓋有單位紅圖章的介紹信才是值得信賴的,從而導致了咭片使用的式微。由於那時構成咭片的內容不多,人們交往的面不廣,一張介紹信還可多次重複使用,隨填隨用相當方便,咭片又回到了手寫時代。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開始由計畫向市場轉變。人們重新關注經濟利益和市場,全國各地出現大批業務員。他們四處尋找商機,聯繫業務,所需結交的人很多。介紹信顯得極為不便,也難於留下聯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介紹信有公事公辦的味道,無法體現交往者之間的個人感情,咭片的使用再次開始復甦。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印刷技術也有明顯提高,咭片開始普遍採用澆鑄精細的小號鉛字印刷,再高檔的咭片採用照相技術生成的樹脂版來印刷,從此拉開中國咭片復興的序幕。
近代咭片與當代咭片的最主要區別是凸版印刷為咭片印刷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