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余專業戶

咬余專業戶

咬余專業戶這個生僻詞出自文化名人余秋雨的部落格。據余秋雨講,咬余專業戶很多人都知道,但事實上在網路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都懷著極大興趣在索隱考證。余秋雨為了方便大家考證,提供了重要線索,用“古余肖沙”四大惡人來代表咬余專業戶。

緣起

那四個“咬余專業戶”的名字和材料,是幾所大學研究我的教師們寄來的,我太忙,還沒有核實。但是,從所謂“石一歌”到去年地震期間對我的造謠,確實都是這四個人一手做的。要不要系統地寫編文章揭露一下呢?過去我是否定的,但看他們最近越來越反常的舉止,我又可能改變主意。
那四個專業戶,已被很多人簡稱為“古余肖沙”,很好聽,但是不是全部都是他們?我還要抽時間考證。
--《掃墓》(作者余秋雨)

考證

據考證:古、余、肖、沙所暗指的古遠清余傑肖夏林、沙葉新
古遠清,教授,男,漢族,1941年生,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1964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曾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客座教授,湖北省高等學校高級職稱評審、湖北省政府首屆社會科學獎評審、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評審等職。
余傑, 1973年10月生於川西平原一個小鎮。1992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期間即創作了上百萬字的作品。有"北大怪才"之稱的余傑,以黑馬姿態闖入大陸文壇,1998年以一本雜文集《火與冰》一鳴驚人,剛出版即受到思想文化界的廣泛重視,被評為當年十大好書之一,他也被封為"1998年十大新銳作家之一。
肖夏林,1990年畢業於曲阜師大中文系,曾任鄉村中學教師,1992年背井離鄉到北京,曾在中華讀書報/中國經濟時報/科學時報等新聞出版單位工作。2000年底到《北京文學》工作至今。
沙葉新,生於1939年,江蘇南京人,回族。當代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余秋雨弄錯敵人的名字

指斥余秋雨在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事件中造假的蕭夏林是余老最大的敵人,但可惜的是,余秋雨居然連對手的姓都搞錯了,錯把蕭寫成了肖。這對文化大師來說,是不該犯的錯誤。余秋雨在激動之下,《掃墓》一文就有兩個錯別字。在百家姓中,蕭和肖是完全不同的姓。余秋雨苦惱著,天真著,“要不要系統地寫編文章揭露一下呢?”,這個文法被稱為余秋雨式文法,仿佛得了魯迅真傳。

補白

去年,余秋雨部落格曾載文: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余秋雨先生成了中國文化靈魂的主要代表者,這一點,幾乎全國人民都承認,除了文化界那幾個醋酸果,據我和楊長勛教授的長期研究,攻擊他的人數量極少,主要是七個人,不斷改頭換面,但口氣、文風一看便知是誰。後來有兩人基本退出,一直還在亂叫的是五個人。但最近又有訊息,一人得了胃癌,一個頸椎出了大問題,不大能寫字了,因此只剩下了三人。挺可憐的,別管他們了。”
曾經讀過一篇著名的博文“余秋雨極其害怕而又仇視的人們(部分)”列舉出 24 個余秋雨恨之入骨的文敵,怎么這次余秋雨只舉出 4 位來。那其他 20 位呢?是否全都被余秋雨滅掉啦,都投降啦?(作者 聖約翰 草草)

附錄

余秋雨部落格原文:
掃墓(2009-06-05 17:07:04)
這次到慈谿山上掃余家的墓,產生了一些想法。墓地也是三處,都在山上,沒有石階,攀援非常不便。而且山草長得很快,每次還要花一點精力尋找。能不能把這些墓,都遷到容易到達的公墓里去呢?我們鄉間歷來不主張搬遷祖墳,但這次我必須好好想一想了。可能會找幾位風水大師問一問。 
這次回鄉還順便打聽了一下,去年全國網路盛傳的家鄉要把我出生的屋子列入什麼“保護項目”,又是純屬謠言,任何一級幹部都不知道。因此,那四個“咬余專業戶”又浪費精力了。 
我出生的那間老屋,一直關在那裡。它太老太舊了,又與鄰居的房子聯在一起,因此必然會拆掉。至時,我會把我出生的床保留下來,運到上海家中,也算對我雙親的一個紀念。
那四個“咬余專業戶”的名字和材料,是幾所大學研究我的教師們寄來的,我太忙,還沒有核實。但是,從所謂“石一歌”到去年地震期間對我的造謠,確實都是這四個人一手做的。要不要系統地寫編文章揭露一下呢?過去我是否定的,但看他們最近越來越反常的舉止,我又可能改變主意。
那四個專業戶,已被很多人簡稱為“古余肖沙”,很好聽,但是不是全部都是他們?我還要抽時間考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