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議局舊址](/img/6/47d/nBnauM3X5EDMzAjN3ADOzk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4MzL5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舊址建於宣統元年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11月9日廣東各界代表在咨議局集會,莊嚴宣布廣東脫離清政府獨立,成立都督府,後改為非常國會,1921年5月,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總統。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這裡是國民黨中央黨部,國共兩黨不少領導人曾在此工作。
(公元1909年),為一組中西合壁的建築群,坐北向南,自南至北有中式大門(已毀),石砌荷池拱橋,主樓仿西方古羅馬式的議會大樓形式,主樓兩層,前圓後方,大廳屋頂為半球形,8柱環列,空間開闊,兩層內外有迴廊。大門口入口在1948年改建為羅馬式的4條大圓柱,氣勢軒昂。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11月9日廣東各界代表在咨議局集會,莊嚴宣布廣東脫離清政府獨立,成立都督府,後改為非常國會,1921年5月,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總統。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這裡是國民黨中央黨部,國共兩黨不少領導人曾在此工作。
廣東咨議局位於中山三路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內,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由日本留學生金浦崇、金浦芬捐建。為一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坐北朝南。
地理環境 發展歷史 孫中山咨議局 注釋咨議局是清末改革中建立的地方審議機構,具有西方代議制立法機構的雛形。 1905年,清廷向全國人民宣布實行“預備立憲”。次年,頒布九年預備立憲詔——這成為...
簡介 成立背景 各省諮詢局設立 諮詢局章程 廣東咨議局舊址《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之一,以鄂軍都督府舊址主樓為載體,復原了鄂軍都督府初創之際的機構和格局。該陳列按原貌復原了鄂軍都督府...
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湖南路10號,占地面積78921.2平方米,法國宮殿式建築。現為江蘇省軍區司令部。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即“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位於越秀區越華路小東營5號(現門牌15號),是一座占地面積443平方米、四進深院落式的平房,也是一座...
簡介 舊址重修 舊址亮點朝廷“儘快設立資政院以其為上議院之基礎,並以都察院代國會,以各省咨議局代議院” ,其中對於咨議局的設定職能,他認為“省城咨議局即各省之總議院”。岑春煊所設計的地方咨議局基本上屬於地方行政長官——督撫控制的政策...
成立背景 機構簡介 選民情況 廣東咨議局舊址 評價原國民政府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包括:原國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考試院、主席官邸、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中央監察委員會、臨時政府參議院、最高...
南京“原國民政府舊址”包括原國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 、“交通部”、“考試院”、“最高法院”、“主席”官邸,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中央監察委...
簡介 歷史建築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