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咚鈴伽是黎語譯音,指簸箕、錢鈴和尖刀三種生活用具,是表演《咚鈴伽》舞所使用的三件道具。該舞原是民族民間傳統的比武競技活動,後被人們用在簸箕上比武定親而得名。來由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黎族姑娘同時喜歡上兩個青年,她左右為難。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她選擇了在簸箕上用錢鈴和尖刀比武的方法,贏者將定為自己的意中人。從此,《咚鈴伽》舞便流傳在民間。該舞表現了黎族青年為追求愛情敢於拼搏的武士精神,體現了黎族青年執著的性格和勇敢、剽悍精神氣質。反映了黎族姑娘崇拜英雄、追求婚姻自主自由的理想信念。該舞產生於黎族“合畝制”的遠古年代,清末民初時較為盛行,流傳於海南省瓊中縣、吊羅、上安、長征一帶,現已失傳將近百年。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調查摸底中,悉聞此舞曾在長征鎮什盈村一帶流傳。但走訪什盈村及周邊幾個村的5位年紀70~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說不知道,經過深入的調查走訪,終於在瓊中縣上安鄉的什況村尋找到王中信、王興真兩位70多歲老人,他們說在15歲時學過《咚鈴伽》舞,並向調查摸底人員作了表演,使瀕危滅絕的《咚鈴伽》舞重現人間。
藝術手法
該舞蹈是雙人對打錢鈴雙刀,傳統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一米見方的簸箕放置在一個約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錢鈴棍,一人手揮雙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招數和套路踩著節奏對打,誰將對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贏家。《咚鈴伽》舞有古、奇、險、絕的特徵,有濃厚的黎族傳統民間舞的氣息,其表演古絕奇特,表演節奏明快灑脫,表演動作驚險激烈,表演形式獨具一格。主要價值
●社會價值:《咚鈴伽》舞是黎族優秀的傳統民間舞蹈,它發源於生活,又經人們的創造而升華,異花獨樹于海南眾多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中。以其古、奇、險、絕的表演堪稱“一絕”。它的挖掘重現,不僅充實了黎族優秀的民間藝術寶庫、豐富了黎族優秀傳統民間舞蹈的內容,而且又一次向世人講述了黎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歷史價值:黎族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更崇拜英雄。由於自然和歷史的原因,黎族人民長期居住在信息閉塞的深山老林之中,居住環境經常受到自然災害和野獸的攻擊,黎族人需要勇氣來戰勝迷信和各種自然災害,因而英雄成了人們心中追求理想信念的偶像。黎族的青年男子極具武士精神,他們剽悍、勇敢、執著、善良,為了理想和信念,他們敢於鬥爭。舞蹈體現了黎族人民的傳統美德。
●學術價值:《咚鈴伽》舞的重現,再次使人領略到黎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深厚與淵博,領略到黎族民間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有專家這樣評價說:從瓊中地區的《咚鈴伽》來看,它與流傳於保亭、五指山、陵水和樂東等地的《錢鈴雙刀》舞在基本動作和韻律上是相同的,流傳於各地的《錢鈴雙刀》舞是否由《咚鈴伽》舞發展變化而來,《咚鈴伽》舞的重現,對研究黎族舞蹈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很有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