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和郭沫若同志《登爾雅台懷人》
一九四四年寫於日寇南侵黔桂時。
回顧西南滿戰雲,台高爾雅舊情殷 。
千村淪落悲三楚 ,四位英雄 喪廿軍。
北國翻新看後勁,東鄰隕越可先聞 。
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黃龍定約君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爾雅台:在今四川省樂山市東烏尤山正覺寺外臨江處,相傳漢武帝時,犍為(縣名)舍人(官名)郭氏曾在此地注《爾雅》。
②舊情殷:是指郭沫若在詩中所表達的對朱德的深切懷念之情。
③三楚:古地名,泛指湖北、湖南一帶。《漢書·高帝紀》注引孟康《音義》稱:“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又宋周羽中撰《三楚新錄》:“五代時馬殷據長沙,周行逢據武陵,高季興據江陵,因三國都在古楚地,故稱三楚。”
④四位英雄:指喪師失地的國民黨將領湯恩伯、胡宗南、方先覺、白崇禧四人。英雄,此處是反語,表達了作者的嘲諷、憤激之情。
⑤東鄰:指日本帝國主義。隕越:從高處跌落下來殘死之。引申為失敗、垮台、崩潰。
⑥黃龍:即黃龍府,古代金國都城,在今吉林省農安縣。《宋史·岳飛傳》:宋金交戰時,岳飛信心百倍地對將士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白話譯文
回顧西南的戰火,在爾雅台上殷切地懷念與郭沫若舊時情誼。湖北、湖南一帶千萬村子地區淪落,一片悲慘淒涼的景象,國民黨的四位無能的英雄喪師60餘萬人。北方廣大抗日根據地軍民—派日新月異的大好形勢,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崩潰,被趕出中國領土已為期不遠了。等到打敗日本侵略者,實現了國家安定的那一天,一定請郭沫若飲酒相慶。
創作背景
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蘇聯紅軍在史達林格勒附近給入侵的德國法西斯以毀滅性打擊,使德日失去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優勢。1944年4月,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擺脫日暮途窮的困境,挽救自己的末日,在中國大陸發動了打通平漢路、粵漢路和通往越南的大陸交通線的戰役。當時,日寇僅以3萬人的兵力向國民黨軍隊發動正面進攻,而腐敗無能的國民黨沿線40萬大軍卻一觸即潰。在初戰的44天中連失鄭州、洛陽等45座城市,喪師20餘萬。日寇氣焰更加囂張,在攻陷長沙之後,又先後在8月攻占衡陽,11月攻占桂林等地,其前鋒一直打到了貴州獨山,實現了其打通平漢、粵漢路的企圖。國民黨軍隊在短短七個月的戰役中,丟失了大小城市146座,淪喪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計有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省的一部,共喪師20個軍,約60餘萬人。為了抗擊日寇的大舉入侵,解放被國民黨拋棄的土地和人民,黨中央、毛澤東命令各地的人民軍隊向日寇新的占領區挺進。留守陝甘寧邊區的八路軍主力一部,也於1944年冬,長驅南下,向鄂南、湘北、湘中、湘南、贛南、粵北等新淪陷區進軍,開闢了湘鄂贛新解放區。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經過全國抗日軍民的努力奮戰,抗日戰爭終於又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1938年武漢撤退前兩天,朱德乘飛機到武漢,在郭沫若的寓所里住宿了一夜。臨走那天,即12月23日,朱德寫了一首題為《重逢》的詩贈別郭沫若。1939年秋,郭沫若回四川樂山登爾雅台,事後,寫了《登爾雅台懷人》這首詩,以懷念朱德。該詩便是朱德在日寇攻抵貴州之時,有感於當時的形勢,借和郭沫若的詩而作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在這首詩里,作者強烈譴責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控訴了他們不戰而潰,喪師失地,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可恥罪行,表達了人民抗日武裝堅持抗戰到底,誓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堅強決心。這既是對關心抗日前途的友人的最好慰勉,也是對全國抗日軍民的極大鼓舞。
詩的首聯:“回顧西南滿戰雲,台高爾雅舊情殷。”從“戰雲”和“舊情”寫起,前句交代了作詩的時代背景,即1944年11月,日寇攻陷廣西的桂林、柳州、南寧,並進逼貴州獨山等地,致使中國整個西南地區充滿了侵略者的戰火硝煙。此句在交代作詩背景的同時,也無情地揭露了日寇對中國的侵略暴行。後句則是照應了郭沫若的《登爾雅台懷人》詩,表達了兩位革命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郭沫若在爾雅台上殷切地懷念朱德,而此時身在延安的朱德也在深切地懷念著郭沫若。真是雖有于山萬水也隔不斷革命同志的深情厚意。
頷聯:“千村淪落悲三楚,四位英雄喪廿軍”,緊扣“戰雲”二字,生髮開去,對國民黨戰場的形勢作了具體的描述。前句形象地再現了日本侵略者給國家和民族所造成的深重災難,有力地控訴了日寇的南侵暴行。1944年4月,日寇發動的打通交通線的戰役開始之後,大舉南侵,連續攻占了鄭州、洛陽、長沙、衡陽、桂林等重地,使大小146座城市陷入敵手,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省的一部分,總計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成為淪陷區。日寇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許多村莊化為灰燼,無數百姓死於日寇的屠刀之下,成千上萬的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廣大淪陷區到處是一片陰風淒淒、哀鴻遍地的淒涼悲慘景象。真是寫來字字凝血淚,讀來欲哭含悲憤。“千村”乃是虛指,說明失地之多,淪陷之廣。“悲三楚”是倒裝句,即“三楚悲”,形象在描述了淪陷區的悲慘景象,也充分表達了朱德為國士淪喪、生靈塗炭而無比憂傷悲憤的沉痛心情。後句:“四位英雄喪廿軍”強烈譴責了國民黨反動派腐敗無能、喪師辱國的可恥罪行。1944年4月,日寇進攻豫西,蔣軍湯恩伯、胡宗南等部大潰。8月日寇攻陷衡陽,蔣軍方先覺部繳械投降。11月日寇攻桂林,蔣軍白崇禧部亦大潰。湯、胡、方、白在短短7個月的戰役中,在日軍3萬餘人的進攻下,喪師60餘萬人,相當於20個軍的編制,真可謂“英雄”無比。在這裡作者將“英雄”一詞反其義而用之,恰到好處。一方面,它辛辣地諷刺了國民黨四位將領的無能,指出他們喪師失地,是民族的敗類;另一方面,也是揭露了整個國民黨反動派,指出他們在不顧民族大義,積極反共,壓制抗日愛國力量方面是“英雄”,而在抗擊日寇侵略方面則是無能之極。從感情色彩上講,它具有強烈的嘲諷意味,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民族敗類的醜惡嘴臉,表現了朱德對他們的無比激憤之情。從前後句的關係來分析,它們是一種因果關係。前句是結果,後句是原因。日寇之所以能夠長驅直進,如入無人之境,國家和民族之所以遭受如此深重的災難,原因就在於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無能,就在於國民黨反動派的“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投降賣國政策。這種前果後因的寫法,加重了詩句的語氣,突出了國民黨戰場上的不利形勢,更好地表達了作者對國土淪陷、人民遭難的焦慮,以及對國民黨喪師辱國的義憤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把日寇趕出中國的迫切願望。
儘管日寇氣勢洶洶,長驅南下,如洪水猛獸一般;儘管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致使大片國土淪喪,但是朱德並沒有被日寇的囂張氣焰所嚇倒,也沒有完全沉浸在“千村淪落”的切膚之痛和對國民黨喪師辱國的無比義憤之中,而是高瞻遠矚,縱覽全局,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魄和膽識,從北方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英勇奮戰所取得的偉大業績中,看到中華民族抗擊日,寇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科學地預見了日本侵略者必然被消滅的光輝前景。因此,在頸聯中,作者筆峰陡然一轉,把視野從潰不成軍、喪師失地的國民黨戰場,一下子拉回到北方廣大的抗日根據地戰場,以完全不同的筆調,寫出了“北國翻新看後勁,東鄰損越可先聞”的詩句。這裡作者通過“北國翻新”四個字,為世人展現了一幅完全不同於國民黨戰場的生動畫卷,從而與“乾村淪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北方廣大抗日根據地軍民,團結一心,英勇殺敵,到處呈現出—派日新月異的大好形勢。“看後勁”則是作者由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所取得的偉大業績中而看到了中華民族取得抗戰勝利的希望之所在,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廣大的人民民眾。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取得抗戰勝利,驅逐日寇出中國,只有依靠他們,充分表現了朱德對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廣大人民民眾的無比信賴。同時此句也包含了作者對廣大抗日軍民的勉勵之意:北方廣大抗日根據地所出現的日新月異的大好局畫,是廣大抗日軍民英勇奮戰的結果,要取得更大勝利,直至把日寇趕出中國,還需要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東鄰隕越可先聞”是作者在前句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即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崩潰,被趕出中國領土已為期不遠了。此句與前句也是一個因果關係,正因為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廣大抗日軍民的英勇奮戰,因而日本侵略者被趕出中國去是完全可以預見的。與頷聯兩句相比較,頸聯句音節響亮,鏗鏘有力,充滿了戰鬥的豪情,表現了與頷聯完全不同的意境。而從總體上講,額聯與頸聯都是圍繞著首聯的“戰雲”二字作文章,從不同的方面,即國民黨戰場和抗日根據地戰場生髮開去,敘事抒情,表現作者對“戰雲”的態度,因而使詩既縱橫交錯,又結構嚴謹。
尾聯:“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黃龍定約君”,意思是等到打敗日本侵略者,實現了國家安定的那一天,一定請郭沫若飲酒相慶。從全詩來看,這兩句是為回應首聯而鋪寫的一筆,表現了作者對郭沫若的深情厚意,更抒發了作者殺敵救國,奪取抗戰徹底勝利的壯志豪情,字裡行間充滿著抗日軍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前句似乎在寫法上比較平談,感情上也比較舒緩,沒有大的起伏,實際作者在這裡是採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以便更加突出尾句的力量。尾句中“痛飲黃龍”是作者對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直抵黃龍府,與君痛飲爾”的典故的化用,至此,全詩達到了高潮,使尾句以千鈞之力將全詩托起,令作者的沖天豪氣躍然紙上。高潮之後,作者便用“定約君”三個字,讓人們從悲憤、豪壯的感情波瀾中解脫出來,使全詩在幽默、風趣的氣氛中結束,給人以輕鬆、自信的感覺。
這首詩明顯地具有唱和詩的特點。此外,作者還十分精當地運用了典故、反語、對比等藝術手法,使詩歌起伏迭盪、錯落有秩、蒼勁深沉,深刻地表現了朱德愛憎分明韻無產階級革命立場和昂揚的鬥志。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黃輝映:全詩平仄合律,可見出他對古典律詩的深厚功力。
作者簡介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階,四川儀隴縣人,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朱德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後在滇軍任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曾參加護國、護法戰爭。1922年赴德國留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同年4月,率起義軍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指揮。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