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1984年之前為完全中學,1984至1995年為國中加職業高中,1995年到2009年恢復為完全中學,2009年開始停招高中,2011年9月成為九年義務制教育國中學校。學校坐落在新城東街103號,學校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教學用地為24112.76平方米(其中操場面積14976平方米,2009年標準化的塑膠運動場基本完工),有5510.76平方米的主教學樓一棟,有3046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一棟,有3400平方米的實驗樓一棟,有700平方米水房、小賣部及閱覽室,有3154.45平方米的南樓用於行政辦公與教科研活動室,印刷廠2098平方米(現在出租),鍋爐房292.29平方米(現呼市熱力公司加壓站占用)。
現狀分析
(一)學校基本現狀
學校截止2011年9月有48個國中教學班,在校生人數3200多人。學校在編教職工224人,其中:男教工69人,女教工155人;教師職稱系列208人,其中:高級教師83人、一級教師74人、二級教師43人,三級教師6人,見習2人;其他系列職稱16人,其中:高級技師1人、技師4人、高工3人、職員5人、會計1人、助會1人、主治醫師1人;教職工學歷情況:碩士9人、研究生1人、本科154人、專科46人、中專3人、高中6人、國中以下5人;職工中幹部212人、工人8人、職員4人。離退休教職工62人,其中:男25人,女37人,退休61人,離休1人。
(二)學校發展的優勢
1.學校發展的管理優勢:學校經過四十年的發展積澱了一些文化,包括管理。特別是2000年新的學校領導班子組建以來,針對學校發展現狀,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辦法,使學校從低谷快速發展,成為現在呼市較有名氣的學校。
2.師資隊伍優勢:學校專任教師147人,其中:獲新城區級能手以上稱號的23人,含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新城區首席教師2人;各級各類學科大賽獲獎28人;有130多人獲得新城區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榮譽。近些年在學校形成了團結協作、優勢互補、體現團隊、追求卓越、共同發展的良好工作風氣。
3.百姓口碑優勢:2000年以來學校辦學規模、教學質量、社會聲譽顯著提高,連續九年年度督導考核新城區第一,呼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教育教學進步突出單位”、“精神文明單位”、“自治區綠色學校”等榮譽相繼而來。願意調入十九中工作的老師和願意轉入十九中學習的學生應接不暇。學校被《呼市日報》等五大媒體授予“百姓口碑最佳單位”稱號。
4.學校發展的地域優勢:學校位於新城區103號,附近或學校周邊人口密集,國小數量多,國小畢業生素質相對較高,保障學校生源的相對優越性。
(三)學校發展的困難
1.基礎設施和硬體建設的困難:隨著學校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與硬體建設以滿足不了教育教學的需求。儘管這兩年已將平房改造,新建了一棟綜合教學樓和一棟綜合實驗樓,也整修了操場,但實驗室數量、實驗設備遠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大小會議室、音體美教室等急待裝修與裝備,資金缺口很大。這些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2.教育經費不足的困難:學校雖說現在是完全中學,但今年9月就停止高中招生,直接影響學校收入。由於學校規模大,水電、暖、辦公設備等各種開銷大,如果教育經費得不到保障,必將影響學校的整體工作。
3.部分學科教師短缺的困難:雖說每年都增加不少教師,但存在到位與學科需求不符現象,存在有人用不上的現象。學校不得已花錢再聘用教師。
4.班容量大帶來教學及管理的困難:由於新城區中片兒生源壓力大,每年初一派位人數大,再加上想來十九中上學的孩子太多,致使班容量較大。一方面給教學帶來了壓力,另一方面也給管理帶來了難度,同時也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常此以往,如果管理跟不上,教學質量必將受到影響。
辦學思路
(一)學校的辦學理念
十九中遵循“以德治校、科研立校、名師興校、求實辦校”的辦學思想,貫徹“育人為根本、質量為生命、科改為先導、管理為保證”的辦學理念,尋求“讓學生成才、讓教師成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目標。學校形成催人奮進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
校訓:勤奮、誠信、嚴謹、篤學;
校風:和諧、求實、文明、進取;
教風:樂業、務實、協作、奉獻;
學風:樂學、善思、立志、卓越。
(二)學校的管理體制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層層責任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管理體制。學校設有教導處、政教處、辦公室、總務處、黨辦、工會及團隊等職能部門,各部門都設有具體負責人並都有校級領導分管。學校實行年級組、處室辦公制。學校在全校教職工中實行績效管理考核機制,有具體的考核辦法和措施。
(三)學校的育人思想
學校始終堅持“育人德為先,全面加特長”的育人思想,遵循習慣養成教育規律,從細節入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處事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學校的辦學特色
針對學校發展狀況,以“動態績效管理機制”的管理模式,打造十九中的管理特色,使競爭激勵機制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動態績效管理機制”隨學校的發展和變化逐步修改與完善,以挖掘師生工作與學習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創設高效能的工作環境。
學校發展目標
(一)總目標
十九中要成為呼和浩特市管理理念先進、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上乘、管理特色鮮明的優質國中。
(二)分目標
2010年學校要多方籌措資金進行實驗設備及微機室與多媒體教室的裝備工作。校園環境將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攀升;2011年9月成了純國中,規模控制在42—48個教學班,全力打造優質國中。
具體內容
(一)領導班子與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
(一)領導班子與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
1.幹部隊伍建設
幹部隊伍整體素質與幹部隊伍正確充實交替是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的關鍵。
(1)學校現有環節幹部7人,校級領導4人,計畫在三年內培養1-3名合格的校級後備幹部,3—5名合格稱職的環節幹部,做到新老幹部交替過度及充實順暢。
(2)對在職的校級和環節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的學習,加強自身修養的提高,工作作風的提高,專業化水準及教育科研意識和獨立研究能力及管理能力的提高;注重工作方法,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既能獨當一面,又能主動配合;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明確工作職責,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確的工作目標;拒絕平庸,絕不應付,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分管的領域中創出一流業績,創出學校特色,出色地完成各階段的工作目標。
(3)為了使幹部真正的深入基層,了解實情,更好的指導工作,該校認真貫徹執行《幹部每周聽課日制度》和《環節以上幹部值周及周六值班制度》及《環節幹部責任區工作要求》等。《環節以上幹部值周制度》幾年前就已開始執行,成效顯著。今後三年該校將繼續深化推進《幹部每周聽課日制度》,完善並細化《環節以上幹部值周及周六值班制度》及《環節幹部責任區工作要求》,使幹部更好的為十九中的發展發揮作用。
2.師資隊伍建設
(1)學歷情況
按上級規定條件,學校教師學歷合格率目前已達99.9%。學校重視青年教師學歷再提高工作,保證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提供讀書和研究的條件,儘量為他們的學習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後本學歷提高的青年教師可通過在職或脫產學習形式,可參加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取得國家承認的合格學歷。碩士研究生學歷再提高的青年教師可通過在職或脫產學習的形式,並取得國家承認的合格學歷。爭取在三年內後本與碩士研究生比例各上升10%。
(2)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分步驟、按計畫加以落實。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水平、理論知識水平、道德素質、教育教學能力等綜合的專業素養的培養需要過程,教導處、辦公室聯合制定培訓計畫及常規教學要求,使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3)落實骨幹教師培訓工作,有計畫、分批次參加新城區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工作。各榮譽層面教師規劃如下:
①學科帶頭人
學校現有新城區首席教師2人,內蒙學科帶頭人一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新城區學科帶頭人4人。通過今後三年的重點培養和鍛鍊,在現有學科帶頭人的基礎上各增加1—2人,尤其是市級與內蒙級的人數要落實到各學科。每學年第二學期進行校級學科帶頭人的評比。
②教學能手
學校現有自治區級教學能手4人,市級教學能手12人,新城區級教學能手9人。希望通過三年的鍛鍊和培養,爭取主要學科能增加1—2名自治區級教學能手,3—4名市級教學能手,新城區級教學能手3—4人。
③教學新秀
學校現有市級教學新秀1人,新城區級教學新秀3人,鑒於該校35歲以下青年教師人數較多(48人)的特點,我們希望通過三年的重點培養和鍛鍊,在現有基礎上各增加2—3名。每學年第二學期進行校級教學新秀的評比。
④學科大賽獲獎人員
該校教師中各級各類學科大賽獲獎人員雖然有30人,但這和該校目前的現狀和規模及需求有差距,因此在這三年內我們決心大力支持和鼓勵有一定教學能力的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科大賽。使獲獎人次大幅度提升,今後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展校內學科基本功大賽活動,為培養和造就該校一大批骨幹和名牌教師提供充足的機會和平台。
(4)加強教師隊伍的政治理論學習。堅持單周的每周五下午為政治理論學習時間。通過政治學習,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理論水平,培養熱愛祖國,愛崗敬業的高尚道德情操,更好的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5)加強教師隊伍的業務培訓。堅持雙周的每周五下午為業務培訓時間。學校將繼續聘請其他先進學校的優秀教師代表來校與該校教師進行交流;多為教師提供走出去的機會,拓寬視野,開放思維,更好的融入教育教學中;每年底召開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學研討會。
(6)學校將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各種條件,使更多的教師在未來三年中能申報更高一級教師職稱。
(7)學校要嚴格落實新調入、新分配教師崗前培訓工作,使他們儘快熟悉該校各項規章制度,適應該校教育教學管理,嚴於律己,做好本職工作。
(8)加強師德教育,開展系列師德教育活動。要求全校教師每年九月份都要簽訂《師德承諾書》,進行《教師誓詞》宣誓。每年不定期的開展例如“學英模先進事跡,做人民滿意教師”的師德經驗交流大會等,以此感化每位教師做高尚師德的代言人。
(9)積極回響上級要求,繼續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學習。主要內容有《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以及信息化技術等等。使教師能深刻領悟其內涵,並熟練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10)學校每年投入資金為每位教師訂購60元的教學專業輔導用書,使其隨時查閱資料,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11)指導每一位老師根據自身實際和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並實施個人發展規劃。根據教師個人發展規劃,教師的個人素質,實施分層培訓。制定名教師、骨幹教師的培養計畫。
(12)實施班主任培訓計畫,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針對性與藝術性。
(二)教學改革與科研
1.教學常規方面
在呼市地區三年的教學常規檢查工作的指導和督促下,近三年該校在教學常規方面逐步向規範方面努力,但距離該校向教學常規的精細化、規範化管理目標還有差距。下一步的目標為:
(1)教案設計:2009年繼續按呼市教學常規的基本要求,做到課時教案,完整、規範,養成習慣,形成自覺;提出教案設計的要求目標,通過課堂環節的合理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010年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修改完善學校對課堂教學有效性設計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推出部分好的教師的成果,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2011年使更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有提高;在教案設計方面有特色、堅持做的好的教師的教案展示或彙編成冊子。
(2)習題演練本:2009年按呼市教學常規的要求,做到教師人人有習題演練本;鼓勵教師積累習題的類型和方法,使習題本成為課堂教學的外延,提高其含義。2010年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推出做法有特色的教師,以點帶面;使50%的教師能達到更有效的習題演練本;各學科教師形成自己學科的習題集。2011年使70%的教師的習題演練本達到積累、有效,成為自己的教學習題集;發現好的做法及時展示和推廣。
(3)創新作業設計:2009年使教師提高布置有效作業認識;通過分層布置作業的要求,使教師改變學生觀,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提高;推廣現有創新作業設計做法思想,使更多的教師參與設計。2010至2011年通過各類作業的設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進一步體現新課程的學生觀;使50%的教師能有新的創新設計來布置作業;通過檢查發現教師中有創意的做法,繼續推廣。
(4)案例或教育敘事:2009年繼續按呼市教學常規的基本要求,記錄教學過程的感悟等的案例或教育敘事,規範要求使教師養成習慣,成為自覺的行為;對40歲以下的教師加強檢查和督促。2010年在規範的基礎上,提高案例的積累要求和內容的要求;40歲以下的教師在積累和自覺的基礎上,通過交流,提高認識,推出好的做法。2011年使更多的教師從記錄案例的實踐中體會教學的成長,成為學校的常規特色,使教師成為教學研究者。
(5)課堂教學:2009年繼續按呼市教學常規的要求,規範四種課型;通過聽課和檢查,提高教師對有效課堂教學的認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每學期繼續開展全體教師參與同課異構活動,營造同學科教師的學習和交流的氛圍,尋找突破點。2010年每學期繼續開展全體教師參與同課異構活動,營造同學科教師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按照教學檢查優秀課的標準,通過分層評比,推出各學科教師的各種類型的優秀課,並進行展示,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通過學科組長和骨幹教師示範課,發現和推廣有特色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2011年在2010年做法的基礎上推出各學科的示範課、精品課。
2.教師業務能力方面
(1)新上崗教師和教齡1--3年:2009年加強上崗前的培訓,使其能基本熟悉課堂教學的基本方式;指派帶青年教師的骨幹教師,使其在業務上儘快提高;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及目標的要求,如:聽課節數、教案要求;進行學期考核與學年考核的工作,對不勝任的教師予以教育和提高的要求。2010年在第一年的考核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要求,使其勝任學科的教學工作;指派帶青年教師的骨幹教師,使其在業務上儘快提高;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及目標的要求,如:聽課節數、教案等要求;進行學期考核與學年考核的工作,對不勝任的教師予以教育和提高的要求。2011年在第二年的考核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要求,使其勝任學科的教學工作;指派帶青年教師的骨幹教師,使其在業務上儘快提高;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及目標的要求,如:聽課節數、教案等要求;進行學期考核與學年考核的工作,對不勝任的教師予以教育和提高的要求。
(2)教齡3--5年教師:2009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條件好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向教學新秀的目標努力。2010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條件好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提供機會向教學新秀的目標努力。2011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條件好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對於提高進步快的教師,提供機會參加教學新秀評選。
(3)教齡5--10年教師:2009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素質好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向教學能手的目標努力。2010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素質好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向教學能手的目標努力。2011年在基本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素質的教師多提供機會展示提高;提供機會參加教學能手評比。
(4)骨幹教師:2009年已有骨幹教師稱號的教師,每學期一節示範課、帶1--2位青年教師、一次專題講座;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一項研究;向學科帶頭人的目標努力。2010年已有骨幹教師稱號的教師,每學期一節示範課、帶1--2位青年教師、一次專題講座;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一項研究;向學科帶頭人的目標努力;所培養的青年教師再獲得教學稱號。2011年達到各學科有20%的教學骨幹。
3.教學評價方面
(1)常規評價:2009年認真完成對每一屆學生進行各階段的成績統計(入學成績、期中、期末);各學科教師對學生提出各自的發展目標;學校根據績效方案,對各學科、各年級教師制定目標。2010年對目標進行調整、完善,使之更實際;對不同層次完成目標的學生和教師情況進行評價與獎勵;把常規檢查內容列入考核系列。2011年對目標進行調整、完善,使之更實際;對不同層次完成目標的學生和教師情況進行評價與獎勵。
(2)發展性評價:2009年在學校下達目標的基礎上,各學科教師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建立各層次教師的發展性評價獎勵機制。2010年檢查目標執行情況,完善目標;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的方案,使各層次水平的教師都有發展的目標。2011年檢查目標執行情況,完善目標;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的方案,使各層次水平的教師都有發展的目標。
4.校本教研與培訓
根據學校的發展變化,取消教研組與備課組,設立學科組。增加年級組教學管理人員,形成學校與各年級組、各年級學科組的教研體系;大的學科活動由學校來統籌,增強學科組備課、教學研究和教學考核的工作力度;年級組內統籌安排,各年級組之間形成競爭機制;強化學科組長的責任意識,培養一批業務骨幹。時機成熟可以考慮成立一個督學組,參與學校的一些教學檢查等活動,從本專業的方面給予指導和評價。
(1)集體備課:每個學期必須堅持每周超前備課制度;加強備課有效性研究,制定具體的要求。
(2)校本培訓:2009年每學期開展全校性的教師業務培訓;每學期開展骨幹教師的觀摩課和專題講座;借外力進行教師專業培訓;將教師業務培訓情況記錄成長檔案。2010、2011年在2009年做法的基礎上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師論壇活動,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3)現代教育手段培訓:2009年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適時培訓;新設備的補充之後強化使用要求,尤其要求青年教師參與培訓和使用。2010年在教學資源不斷補充的條件下進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課的展示和評課活動。2011年使現代教育技術使用成為教學手段的必要工具,提高教師套用技術的能力。
5.科研工作
(1)已立項的課題:2009年準備結題申報的材料;由課題組負責人對課題的實施情況和經驗與教訓方面做出書面總結報告。2010年準備結題申報的材料;由課題組負責人對課題的實施情況和經驗與教訓方面做出書面總結報告。
(2)有效集體備課方法的探索:2009至2011年準備申報方案,成立課題組,選聘骨幹教師和學科組組長參與;確立課題,設計課題方案等;進行課題實驗研究;課題實驗方法總結,形成學校自己的備課制度。
(3)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2009至2011年準備申報方案,成立課題組;選聘骨幹教師和學科組組長參與。
(4)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2009至2011年繼續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在原有的基礎上爭取有所突破和發展;探索其課程的結構,建立課程相關學科組;積累和整理好過程材料。
6.其他工作
(1)實驗室:2009年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儘量滿足學科演示實驗和部分項目的分組實驗要求;新建的綜合實驗大樓啟用後,規範各室的規章制度及使用要求,規範實驗課的要求;對實驗室專職教師進行培訓,提高輔助實驗的技能,達到要求。2010年新建的綜合實驗大樓啟用後,規範各室的規章制度及使用要求,規範實驗課的要求;對實驗室專職教師進行專業培訓、規範操作,達到指導教學,輔導學生、輔助實驗,提高分組實驗開出率。2011年使分組實驗開出率符合教學要求。
(2)電教室:2009至2011年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儘量滿足各學科多媒體教室和電視雙控系統的正常使用;新建的綜合實驗大樓啟用後,規範各室的規章制度及使用要求,規範上課的操作要求;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好各類設備的使用率;每學期做好為教師績效獎勵計算提供的數據、統計結果,並做好各種數據上報工作;堅持每學期進行學校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套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能。
(3)圖書室:2009至2011年每學期做好學生和教師教學用書的訂、補、退和發放工作,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進行;做好各類數據的統計工作;準備新建圖書室的建立工作,做好歸類和整理;做好報紙、雜誌的征訂和發放工作。2010年新圖書室建立之後,規範圖書室的借還制度和管理制度。2011年有條件的話建立電子圖書目錄。
(三)德育工作與學生素質提高
1.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根據中學生道德建設要求,加強基礎建設,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拓展德育渠道,促進德育內容的融合,探索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規律。
2.工作目標:
加強德育管理與服務的職能,創新德育實踐,提高德育實效。形成德育隊伍精湛,德育方法創新,德育途徑廣泛,德育資源最佳化的工作局面,營造積極、創新、和諧的德育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構建朝氣蓬勃、激情快樂的校園。
3.實施措施:
(1)以行為習慣和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主線,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行為習慣和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和社會意識。創新德育方法,拓展德育教育空間,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通過開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生動活潑的活動,如主題教育活動、學生會建設、志願者服務等,激發全體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體驗、感悟、升華。以“先進班集體”、“先進中隊”、“先進團支部”的創建和“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評選為抓手,加強班集體建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環境。積極探索班集體建設的內在規律,讓學生融於集體之中,最終把集體的目標內化為個體目標,形成良好班風,使先進班集體面不斷擴大,培養更多品學兼優的學生。
(2)創新德育科研機制,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促進德育工作可持續發展。針對新時期教育規律和特點,開展班主任校本培訓。加大德育科研力度,繼續開展學校德育研究課題,激勵全體班主任參與研討、交流、評選、總結。做到全員育人,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讓濃厚的人文氣息瀰漫校園,形成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4.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09.9——2010.8)
在抓好德育常規的前提下,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1)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各年級行為習慣和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目標,讓常規工作制度化,創新化。
(2)挖掘豐富的德育資源,制定傳統節日、典禮、儀式等教育方案,利用班團隊會展開教育活動,發揮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的教育意義。
(3)形成班班有特色的管理格局,初一年級制定三年的班級發展規劃,初二年級制定兩年的班級發展規劃,初三年級制定一年的班級發展計畫。通過班集體建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精神、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充分利用班主任例會與班主任商討學生及班級管理方面的問題,協助班主任共同做好學生及班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並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5)開展學校德育研究課題——《班主任專業化及建設機制創新研究與實踐》研究工作,完成課題報告和第一階段實施方案。
(6) 利用家長學校這一有效途徑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第二階段:(2010.9——2011.8)
在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德育教育渠道,強化德育效果。
(1)以提高學生文明素養為核心,與行為習慣和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相整合,探索出一套具有該校特色的學生行為習慣和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方法。
(2)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設計出更符合國中生特點、受學生喜愛的活動方案,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開拓視野,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團隊協作、組織策劃及創新實踐等能力,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3)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班主任例會開展班主任、見習班主任的校本培訓,使班主任在學習、思考、總結、交流中不斷提高素養及業務水平。
(4)根據德育課題實施步驟,完成德育課題結題工作,完成研究報告,整理材料、彙編成冊。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的每一面牆壁、每一面板報、每一扇櫥窗都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
(6)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召開專題家長座談會。
第三階段:(2011.9——2012.8)
在總結前兩個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路。
(1)充分發揮關工委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積極作用。
(2)開展家長委員會專題沙龍,傾聽家長心聲,讓家長參與學生教育、學校管理。
(3)利用現有的優秀班主任資源,影響帶動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長,推動班主任工作。
(4)注重對學生的品行評價,促使學生獲得全面、持續的發展。
(5)在原有德育教育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愛國、國防、勞動、科技、社會實踐等教育工作。
(四)辦學條件
開源節流,多方籌措資金,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1.第一階段:(2009、9——2010、9)
(1)利用對學校原有近380多平方米的2棟平房進行拆除。
(2)利用暑假,對學校主教學樓後的西牆進行維護。
(3)總務處和建築單位做好新建科技樓的移交工作。
(4)改造主教學樓門廳,並在教學樓和科技樓之間及中院地面進行硬化。
(5)對教學樓北面進行全面維護、粉刷。
(6)利用暑假期間,學校體育組庫房及體育組辦公室進行搬遷。
(7)落實學校整體調整辦公室的布局,為每個教師辦公室配備衣櫃等部分設施,從而改善辦公條件,實現以學科組為中心設定辦公室的理念。
(8)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學校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科技樓的設計及裝修工作,並且學校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配備兩個計算機教室(一個65台、70台)和兩個多媒體教室。
(9)學校在科技樓重新安裝配置兩個音樂教室和兩個美術教室並新添相應的配套設備。
(10)為綜合樓部分教室及辦公室安裝吊扇。
(11)在教學樓內部,懸掛一些以勵志為主題的學生作品。
(12)為了學生的安全及塑膠操場的維護,安裝位於塑膠操場南側邊緣的鐵柵欄。
2.第二階段:(2010.9——2011.9)
(1)因工作需要,學校準備在新建的綜合樓及科技樓內安裝201外線插卡電話。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對學校原有的40部內線電話,進行擴容。
(2)對學校的加壓水箱進行維修。
(3)維修學校桌球場地,更換配套設施。
(4)從電子備課室向科技樓內的計算機教室及多媒體教室的接點接入光纖,使之全校網路暢通。
(5)加大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力度,補種一些觀賞樹,提高校園綠色面積。
(6)準備在新建後的塑膠操場上,配齊配全學校操場的活動器械,活動場地和活動器械規劃布局規範合理,便於師生安全活動。
(7)開展經常性的檢查,在房屋、用電、消防樓梯及通道、消防器材等方面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第三階段( 2011.9——2012.9)
(1)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建立校園公共場所電子監控系統。
(2)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準備校內部分供暖地下管網進行改造、更新。
(3)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對全校學生桌凳、全校垃圾箱進行更新。
(4)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準備在科技樓安裝理化生實驗室各一個。
(五)校園文化建設
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營造團結文明、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展。
1.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突出“育人為根本,質量為生命,科改為先導,管理為保證”的辦學理念,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在文化建設中做到:與學校的發展結合起來;與教師的師德教育結合起來;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與課程改革、教育教學科研結合起來;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結合起來;與特色建設結合起來,做到制度化的教育活動,經常性的教育檢查,潛移默化的教育滲透,健康活潑的教育結果。
2.2009年---2011年學校文化建設規劃
(1)大力宣傳、培育和弘揚校訓精神
學校精神是全體教職工在長期共同的拼搏奮進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全體師生所認同和接受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是全體師生的精神支柱,是學校的文化核心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深化辦學理念,提煉學校校訓,並詮釋其內涵。該校在四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傳統,我們以精煉、準確的語言予以總結和概括,濃縮出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育人為根本,質量為生命,科改為先導,管理為保證;校訓是和諧、求實、文明、進取;校風是勤奮、誠信、嚴謹、篤學;教風是樂業、務實、協作、奉獻;學風是樂學、勤奮、立志、卓越,以校訓等體現學校精神。
堅持用“和諧、求實、文明、進取”的校訓精神統一思想,促進工作。在辦學方針、工作思路上“求實”,在行為理念上“誠信”,在教學科研方式上“嚴謹”,管理服務方法上“文明、進取”,在隊伍建設和工作氛圍上“和諧、協作”。形成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氛圍。
大力弘揚以“和諧、求實、文明、進取”為核心的校訓精神,以“勤奮、誠信、嚴謹、篤學”為核心的時代校風精神,不斷增強全體教職工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開拓、進取、創新精神。
加強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樹立教師知識淵博、治學嚴謹、為人師表、與時俱進的良好形象,將“和諧、求實、文明、進取;勤奮、誠信、嚴謹、篤學”理念,貫穿到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校訓、校風在建設人文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中應有作用。
(2)建設科學規範、激勵自律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既是廣大師生的行為準則,又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
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體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激發師生奮發向上,真正起到獎勤罰懶的作用。
加強民主管理,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堅持校務、政務公開,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都要通過支委會、校行政會、教代會常委會、工會等,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3)堅持理論學習,提高教職工思想道德和現代文明素質,開展創建“學習型學校、爭做學習型幹部、教師”活動
深入開展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理論。
繼續加強黨史、黨風、黨紀和廉潔自律教育,加強國情和形勢教育,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幹部、黨員和教職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傳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規範,踐行“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強化教職工的“我文明,學校文明;我美麗,學校美麗;我誠信,學校誠信”和“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愛她”,“校榮我榮、校興我興”的意識,不斷增強教職工熱愛學校、建設學校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加強師德建設。大力倡導“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的師德風範,鼓勵和引導黨員、團員、教職員工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教風上率先垂範,為人師表,塑造教師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建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師生關係,提升道德境界。
開展創建“學習型學校、爭做學習型幹部、學習型教師”活動。使全體教職工樹立“學習者生存、學習者發展”的終生學習理念,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造就高素質教職工隊伍。
重點搞好學習型組、處室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環境,提升全體黨員、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
(4)建設自強不息、個性鮮活的行為文化
制定《教師隊伍建設長期發展規劃》,選送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交流,舉辦青年教師崗位、專業培訓班,開展教學競賽活動等。
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進行師德規範和學校規章制度教育的培訓。幫助新上崗的青年教師樹立以德治教的意識。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校內外專家、學者的觀摩教學,繼續與教學科研水平高的老教師結成傳幫帶對子,注重年輕教師師德培養,使青年教師儘快成長為學校的教學科研骨幹。
各教研組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科研工作計畫,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和本教研組的薄弱環節,重點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術研究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推動教研組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積極創造條件,搭建交流平台,營造濃郁的教學研究氛圍。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講課、交流;每年有計畫地安排教師外出進修、學歷提升和崗位實習;鼓勵教師參加專業和學科方向的各種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拓寬教師的專業視野;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發表學術論文,提升學校的教、科研水平,全力打造精品課程。
(5)開展創建文明組、處室活動
按照學校《校園名師、模範班主任、紅旗年級組、優質教研組、示範備課組的評選授匾獎勵方案》的要求,堅持每年在全校開展此項活動。按照標準,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使各組、處室職責明確、制度健全、管理規範、運轉高效、紀律嚴明,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
(6)廣泛開展讀書活動
堅持以各組、處室為單位開展讀書活動,在認真通讀的基礎上組織研討,撰寫心得體會或理論文章,在校報上刊登。學校每年給教職工訂閱專業雜誌資料一份,給組、處室訂閱各種報刊雜誌數份。
學校每年年終都要舉辦一次教育教學論壇會,交流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做法、經驗和暢談體會,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啟迪和共同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
(7)進一步做好創衛工作和校園軟硬體建設工作
搞好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校師生樹立創衛意識,增強創衛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加強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搞好綠化、美化,做到內外環境清潔整齊,無髒、亂、差現象和衛生死角,積極創建和諧整潔的校園環境,為爭創國家級綠色學校而努力。
加強校園硬體設施建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設備補充,學生水沖廁所投入使用,完善新建塑膠操場、籃球場、桌球場,增設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開放教師、學生閱覽室、更新部分體育設施,有條件時裝修大會議室等,更好的服務師生、服務教育教學。
(8)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
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師生的團隊精神、協作意識、品位情趣、思想境界和心智體魄,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培養和提高。
每年堅持舉辦秋季學生運動會、冬季越野賽、拔河賽、會操比賽及各種單項比賽活動,積極組建學校運動隊參加市、區級運動會。推動該校文體比賽活動廣泛開展。
積極開展各種文藝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全校性的文藝演出活動。
堅持每年組織全校教職工外出參觀考察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監控保障與評價
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一)組織保障:成立學校規劃落實領導小組,負責規劃的制定、組織實施、過程考核等。各職能部門要按照不同的職能,組織落實規劃具體內容。
組 長:韓林維 武愛珍
副組長:高少巍 李艷峰 郝瑞芬
成 員:裴秀英 紅 雁 曹英琪 李 春 徐國強 張淑芝 王 兵 王農菲 郭選華 康利榮 李 廉 邢 利 丁曉傑 任利民
(二)管理保障:規範各項管理制度,有效落實“績效管理與考核方案”及“一評三考”制度,落實責任目標,強化責任追究,誰主管誰負責,層層落實。
(三)經費保障:學校本著開源節流保障教學的原則進行運轉,優先考慮三年規劃需求經費。
建立規劃實施的監控機制
規劃落實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特別是組長副組長全過程監控規劃的制定、實施、考核、目標完成情況,及時予以監督指導。
規劃的自我評價機制
(一)學校規劃落實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及教代會主任、副主任及部分代表對規劃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修改下發實施。
(二)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具體負責部門規劃落實,具體制定細則,定期向學校匯報落實情況。
(三)學校根據規劃階段目標,以學期為單位進行集中評估,採取教師、學生、家長座談,問卷調查,檔案查閱的形式,最終形成自評報告交教代會審核。
成員分工情況
根據學校支委會、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呼市第十九中學黨支部委員、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如下:
一、學校黨支部監察委員、校長韓林維同志:全面負責學校行政工作,具體分管學校總務處工作。
二、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武愛珍同志:全面負責學校黨支部工作,具體分管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辦、教導處工作及初三年級。
三、學校黨支部宣傳委員、副校長高少巍同志:協助書記、校長工作,具體分管學校教科研、高中年級教學工作。
四、學校副校長李艷峰同志:協助書記、校長工作,具體分管學校政教處、團隊、綜合治理、體衛藝、校醫室、信息宣傳、家長學校、德育科研、扶貧及關工委工作。
五、學校副校長郝瑞芬同志:協助書記、校長工作,具體分管學校辦公室、工會、信訪保密、婦聯、計畫生育、綜合檔案工作。
六、學校黨支部統戰委員、黨辦主任紅雁同志:協助書記工作,具體負責學校黨辦、教工團支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