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宇:太極高手,後因為其他弟子的嫉妒與謀害被逐出師門,為躲仇家隱於軍隊,他在戰場上救了同樣陷入困境的查老闆,與之結下深厚友情成為生死之交。
他是何安下下山後的第二位師父,教給他猿擊術的真諦。他是查老闆願意捨命為之報仇的同伴。他一生躲開江湖,忘記恩仇,最終還是死在了恩仇上。他有著最清澈的眼睛,忘了世界各種污濁與邪念的眼睛。
《道士下山》影片的後半段講的是由猿擊術引發的一系列恩怨。由於世人的誤解和自私心理,師兄彭乾吾對於父親臨終前將猿擊術傳給周西宇一事耿耿在懷。周西宇是太極門中唯一穿著白袍的弟子,師父早已有將猿擊術要義傳授給周西宇的打算。因為猿擊術需要雙修,故而以周西宇為既定。在遭到師兄彭乾吾迫害後周西宇憤然參軍,那時的他脾氣還有些乖戾。他結識並解救了吸大煙而被戲園放逐的查老闆,幫助他自我救贖。他們在山中修煉猿擊術,一為日練一為月練。由於日練查老闆不可避免的越發強大,終於在經歷了三年大寒三年大暑即將功成之際重傷周西宇。周西宇在生死邊緣之際領悟到猿擊術的真諦原來就是日練對月練不離不棄,月練對日練不嗔不恨,是人之“和”。於是二人終於練成。
猿擊術的“不離不棄,不嗔不恨”,實際上是陳凱歌的借民國探當今。強者對弱者不欺凌,弱者對強者不仇視,這才是“大道”。因此猿擊術長久被人誤解,其實卻是正道武學,更有大義,屬於天下人。周西宇領悟到猿擊術屬於所有人後終於與查老闆下山。他在杭州一處清淨道館每日掃灑,開始懷著寬容的心對待彭乾吾,希望可以有機會把猿擊術還給他。心胸狹隘的彭乾吾,的確是最需要猿擊術的人。
何安下與彭乾吾的兒子彭七子食毒闖進道館,也為彭乾吾找到周西宇埋下了伏筆。面對周西宇的誠懇,彭乾吾依然以為自己遭到了欺騙,故憤然出手。在受創後他囑咐自己的兒子彭七子拿槍解決麻煩。周西宇將猿擊術要義傳給何安下,最終沒有躲開三發子彈。儘管他可以,但他不願江湖恩怨再繼續糾纏。
何安下背著重傷的周西宇前去明光寺找如松大師解脫。在一番提點下,周西宇明白自己勘破“不離不棄,不嗔不恨”後所作的不過是隨緣。他想像起眼前是自己希望見到的至交查老闆,自己則在落下一行清淚後無憾離開。
人物評價:
周西宇是陳凱歌的理想化角色,被稱作陳凱歌在電影裡樹立的第一尊“像”。他象徵著道家精神,更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精神追求上的極致。與查老闆所代表的儒家,肩負的社會責任是對比關係。他是做到“無己,無功,無名”的人,最終得到了逍遙遊的結局。他最終發現暗槍卻不躲,一是導演為象徵中華傳統與武學在外來侵略(武器)下的歷史縱向性沒落,而是突出人物內心的坦蕩。
周西宇是個充滿了“仙氣”的角色。他的道館前是一副對聯:“香火千年祖庭瞻仰,白雲四面仙客棲遲”。他的“仙”和我們平時所理解的不染凡塵沒有關係,而是凡塵沾衣也罷,心自清淨。所以他掃花的時候天真爛漫宛如孩童,卻能所掃之處生花。
台詞解析與人物辯證:
1.我沒藏,我在這兒練本事。地上的落葉就像人的煩惱,是不是每天都要掃。掃著掃著,就有了耐心。看見萬物凋零,懂得了慈悲。/怎么不見?想了就來看看我,我會一直等你,不離不棄。
周西宇這個角色,我認為是陳凱歌的理想化。這個角色有苦大仇深的過去,有刻骨的執念,最後卻一一勘破放下,達到了逍遙遊。很多人說不是的,是如松讓他以為見到了查老闆他才開開心心的走了,我得說句不。為什麼?答案就在這句話里。何安下問他這么厲害,怎么藏在廟裡掃地。周西宇一邊擇菜一邊回答,我沒藏。他天天掃地,為的是悟道慈悲。不是躲彭乾吾。懂得了慈悲後他終於看開了,決定把猿擊術還給彭家,可是他也沒去主動找彭乾吾。為什麼?他是在等。緣分到了,自然會相見。正如他對查老闆說等。他不避開查老闆,也不會主動去找他,他只隨緣。他終於明白出世入世只是形式之後,所做的就是隨緣。如松說的隨緣他不是不懂,只是人之將死難免有一絲執念,其實隨緣而轉,他是早在這么做了。如松推了他一把,周西宇釋然了,圓滿了。
2.不離不棄,不嗔不恨。/猿擊術只屬於兩個人!不,猿擊術就像你的戲院子,容得下所有人。
這句話說的不是基情,周西宇和查老闆之間也絕對已經超越了愛情關係。按照原本的設定,猿擊術的日練月練是雙修,月練除了修煉速度,還要輔助日練。所以日練越來越強大,月練就難免被傷。周西宇所說的“功練垮了,人要死了”和“死去活來”,就是有一次查老闆終於把他灼傷了。但是他也就是在此時悟到了猿擊術真諦:日練對月練不離不棄,月練對日練不嗔不恨。於是練成了。這時候還是“兩個人”的猿擊術。再後來周西宇悟得更深,這種不離不棄不嗔不恨不僅僅是單向一種情感連結,更是雙向的。所以他才會說出“我會一直等你,不離不棄”。這種雙向,不是愛情的雙向,是人與人之間最後的境界,是“合”。這樣的不離不棄不嗔不恨,是具有普世意義的,是所有人的。再聯想那句“太陽在人身上留下的唯一痕跡就是眼睛,可我們只會用眼睛彼此仇視”,這個猿擊術概念的提出不僅是寫一對國民好基友那么簡單,也不是描述國民風貌,而且陳凱歌借著它表達了自己心裡對人與人關係的理想境界。在看現在社會,缺的不也是這樣一種慈悲,這樣一種“合”,所以如今滿目都是強勢群體有欺凌,弱勢群體有仇視。
3.壞人猖獗,是因為好人沉默。沉默,也是一種作惡。
看到這句話我第一反應是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甚至還有魯迅的“旁觀”。但是後來想想,陳凱歌把這句話給了查老闆。周西宇和查老闆,一個放下了,如逍遙遊;一個放不下,始終要報仇。這是互補,也是對照。如果說周西宇代表的是“人”進化,超脫的理想境界,固然最終圓滿逍遙,按照這番理解,其實也是一種“不作為”。如今社會,我們更像心靈追求的是周西宇,但現實需要的是查老闆。這兩個角色就是中國人和中國社會雙重需要的代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理想境界。所以查老闆命那么硬,何安下也沒剋死他啊,他得活在塵世里。說是蹉跎也好,其實更像一種責任。如果說查老闆像是人類沙文主義的產物,周西宇更像是脫離了食物鏈的一種精神載體。
經典台詞:
兩位是要出去嗎?把錢箱放下,門就自然開了。
想進來就進來。
關門。進蒼蠅了。
也沒有什麼。只是不能在這兒清清靜靜的掃地了。
什麼都說不定。人活著不就是這樣子嗎?
地上的落葉就像世間的煩惱,是不是要天天掃。掃著掃著,你是不是漸漸就有了耐心?掃不完,慢慢掃。看到萬物凋零,懂得了慈悲。
當真?
不離不棄,不嗔不恨。
這個世界很奇妙。有陰,就有陽。有太陽,就有月亮。所有的植物,都崇拜太陽。大樹的年輪,就是太陽的模樣。花兒永遠都朝太陽開放。而所有的動物,都在追隨月亮。動物總是在夜間活動,月亮一圓,它們都高興起來。人也是動物,身上唯一太陽的痕跡就是眼睛,可惜我們只會用眼睛彼此仇視。只有猿不同,不像其它動物的眼睛,害怕陽光,它可以一直看著太陽,得到陽光中的智慧和力量,跑得像風一樣快。無論月練,日練,都是為了得到這樣的速度,改變了速度,就改變了質量。我和同伴一起修習猿擊術,他是日練,我是月練。當年在山裡,三年大寒,三年大暑,功練垮了,人要死了。我們忽然聽到,外面的風,像大地吹簫的聲音。雷鳴閃電,是陰陽交合,我能聽到青草拔節的聲音,花開的聲音,大雪落地的聲音。我們練成了,在我死去活來的那一刻,明白了猿擊術的真諦。你看那青草,能把壓在頭上的石頭頂開。飛出去覓食的鳥兒,不管千里萬里都能回到巢中,這就是不離不棄的力量。
我被趕出師門那一天生不如死,和你現在一樣!記著,你生日不光是你母親生你的日子,你已經死過一回了,今天就是你新的生日!我幫你戒菸,我們重新活一回!
(大道)它最後就在平常人的日子裡。
不對,猿擊術就像你的戲院,容得下所有人
我想有一天能夠看到你成家,有妻子,孩子。大家能夠重新看到你在台上的本事。
(那你呢?)
在一個乾淨的地方,過安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