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平生
周柏年,原名周延齡,一名周覺,吳興(現浙江湖州)南潯人。祖父周昌大與叔祖周昌熾開設周申泰絲行起家,父慶賢是個書生,植學深厚,曾充任江南鄉試同考官。周柏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但已接受新思潮,20歲東渡日本,追求維新,結識孫中山,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參加中國革命同盟會(簡稱同盟會)。光緒三十四年(1908)與陳英士同年回國,在上海從事革命活動。周柏年往來於上海、香港和廣州之間,與胡漢民、汪精衛、蔡元培、宋教仁、廖仲凱、于右任、張繼等聯絡。陳英士往來於浙江、北京、天津、安慶等地,聯絡會黨,組織武裝力量。辛亥革命前夕,為加強同盟會組織,張靜江受孫中山之命,於宣統二年(1910)從巴黎回上海,在馬霍路德福里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陳英士任會長。上海設支部,並成立文化團體“世界社”為革命黨聯絡點,由周負責。他下面有兩個得力人員,一是徐崇,後來曾任南京國民政府印鑄局局長;另一是何瀏生,後改名何思敬,共產黨員,解放後為中國人民大學著名教授。周柏年是陳英士攻打製造局,光復上海的重要助手,為張貼革命文告須要蓋上大印,周囑他的下屬鹽城人底奇峰秘密鐫刻這顆大印。上海光復後成立軍政府,陳英士任都督,曾委予要職,周柏年堅辭不就,擔任同盟會上海支部評議員兼常務議員,後任《民權報》駐北京代表。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權,陰謀復辟,鎮壓南方反袁活動,民國2年(1913)暗殺了宋教仁。周擁護孫中山號召“二次革命”聲討袁世凱,支持陳英士任討袁軍總司令。1916年袁世凱急於洪憲稱帝,又暗殺了陳英士,並恫嚇反對派。周被迫流亡日本,直至袁世凱稱帝失敗病死,才返回上海。
民國13年(1924),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國民黨,第一次國共合作,實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周當選中央委員。1925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周任監察委員。1926年1月,國民黨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清算西山會議派反黨活動,堅持貫徹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自從孫中山實行聯俄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改組國民黨後,蘇聯派鮑羅廷和加侖到廣州革命政府擔任政治和軍事顧問,共產黨的力量逐漸壯大,蔣介石感到難於應付,電促張靜江南下去廣東。張靜江邀周柏年、朱家驊與何思敬一同南下。周出任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並參加國民黨革命軍出師北伐。
晚年經歷
周柏年秉性剛正不阿,在工作中,他對蔣介石深感不滿,託病辭去中常會秘書長職務,去莫乾山療養,不問政治。蔣介石建都南京後,于右任為監察院院長,堅邀周出任監察委員。周對軍閥深惡痛疾,1930年大膽彈劾了安徽省政府主席劉珍年,曾轟動全國。1925年夏在故鄉休養期間,他支持上海回鄉的聖約翰大學生創辦南潯中學,主動擔任了南潯中學校董。1930年他為改良蠶桑,在南潯倡議籌設裕群制種場於南喜兜。平時性喜文墨,善詩亦精於書法,筆名常用周覺。民國22年(1933)病逝於南京,終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