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周末讀禪:一花開五葉(禪宗史話)》選取了有較強代表性和可讀性的禪宗史話。人心嚮往快樂無憂,期盼日日是好日,從側面反映了現實世界仍有諸多煩惱。明月依舊,萬象更新。今天的社會已與唐宋時代有了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緒而言,古今仍有許多相通之處。今人也會遇上煩惱事,也會鬱悶犯愁而希求解脫,希求獲得一份安寧和愉悅。且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加劇,勞作日益複雜,思維日益細密,現代人常處於焦慮、緊張之中,更加需要精神調節。讀一點禪,體會禪的平常心,對我們也許會有益處。
圖書目錄
一 釋迦牟尼:備歷磨難終得解脫/001
非凡出生/001
取名學藝/002
娶妻生子/003
出家修行/004
雲遊傳法/005
二 二十八祖:西天禪宗遞代相傳/008
摩訶迦葉/008
拈花微笑/009
阿難尊者/009
二十八祖/011
達摩得法/013
三 菩提達摩:泛海而來傳法東土/014
跨水逢羊/014
一葦渡江/015
面壁九年/016
只履西歸/017
四 慧可禪師:立雪斷臂法佛無二/019
立雪斷臂/019
一花五葉/021
法佛無二/023
五 道信弘忍:東山法門叢林肇始/026
一心不生/026
“借宿”轉生/027
東山法門/029
“牛頭”旁出/031
六 慧能大師:禪宗巨擘頓悟成佛/033
“衣”止六祖/033
衣缽之爭/036
風幡之議/037
弘法寶林/039
葉落歸根/040
頓悟法門/041
七 北宗官禪:權傾一時漸修成佛/045
神秀和尚/045
漸悟法門/046
北宗法脈/048
八 荷澤神會:南宗先鋒無念為宗/051
弘南滅北/051
知解宗徒/054
圭峰宗密/055
教禪一致/057
九 慧能門下:南嶽青原高僧輩出/059
南嶽懷讓/059
青原行思/060
永嘉玄覺/062
南陽慧忠/065
十 馬祖道一:磨磚成鏡即心即佛/071
磨磚成鏡/071
巧施方便/073
“梅子熟也”/075
洪州禪法/077
十一 石頭希遷:尋“思?得法石頭路滑/079
尋“思”得法/079
“阿誰縛汝”/081
《參同契》解/082
石頭路滑/083
十二 百丈懷海:勞動人禪叢林清規/085
百丈懷海/085
野狐禪/087
禪門清規/088
農禪結合/090
十三 馬祖傳人:洪州禪風直承三昧/092
南泉斬貓/092
西堂智藏/093
大珠識心/095
龐蘊居士/096
十四 石頭傳人:名師高徒各弘一方/098
藥山惟儼/098
貴耳賤目/100
天皇道悟/101
丹霞燒佛/103
十五 趙州從諗:庭前柏樹狗子佛性/106
洗缽盂去/106
庭前柏樹子/107
狗子佛性/108
趙州茶/109
十六 黃檗希運:臨濟先驅無心是道/111
黃檗希運/111
無心是道/113
當頭棒喝/114
十七 臨濟禪風:峻速幽深源遠流長/117
臨濟義玄/117
棒打喝斥/119
三玄三要/121
四料揀與四照用/122
四賓主/123
十八 溈仰宗風:師徒並秀父唱子和/125
溈山靈祐/125
仰山慧寂/127
香嚴上樹/131
溈仰禪法/134
十九 曹洞禪法:五位君臣細膩綿密/136
雲岩曇晟/136
洞山良價/138
空不依物/140
曹山本寂/141
五位君臣/142
二十 呵佛罵祖:德山棒喝雪峰雲遊/145
龍潭崇信/145
德山宣鑒/146
德山棒/148
呵佛罵祖/149
岩頭全豁/151
雪峰雲遊/154
二十一 雲門宗風:出語高古孤危聳峻/157
雲門文偃/157
雲門三句/158
一字禪/159
明教契嵩/160
二十二 法眼禪風:一切現成對症施藥/162
玄沙師備/162
清涼文益/163
一切現成/164
永明延壽/166
念佛禪/167
二十三 雪峰法嗣:施法各異不離禪宗/169
長慶慧棱/169
保福從展/171
鼓山神晏/173
鏡清道愆/174
二十四 五家七宗:黃龍三關楊歧直觀/177
五家七宗/177
石霜楚圓/177
黃龍慧南/179
楊歧方會/181
臨濟中興/182
二十五 兩宋之交:繞路說禪“看話”“默照”/185
圓悟克勤/185
文字禪/187
大慧宗杲/188
話頭禪/189
天童正覺/192
默照禪/193
二十六 金元禪宗:臨濟天下曹洞一角/196
海雲印簡/196
萬松行秀/199
中峰明本/201
二十七 明代禪宗:禪宗漸衰 四大高僧/204
明代禪宗/204
雲棲株宏/205
紫柏真可/206
憨山德清/208
蒲益智旭/210
二十八 明代以後:禪宗落寞宗師代有/212
禪宗衰邁/212
八指頭陀/213
應慈大師/215
太虛大師/217
圓瑛大師/218
虛雲大師/219
附錄一:西天二十八祖傳承表/221
附錄二:東土六祖傳承圖/222
附錄三:中國禪宗傳法世系簡圖/223
附錄四:臨濟宗傳法世系表/224
附錄五:主要參考書目/225
序言
讀一點禪
禪燈
讀一點禪,增添一份人生的自信
晚唐時候的本寂禪師,法號為曹山,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之一。有個僧徒慕名來參拜曹山,並問:“古代高僧說:人人都有,人人具足。請問大師,弟子身處凡塵,是否也有、也具足呢?”曹山說:“伸出手來。”僧徒莫名其妙,伸出了一隻手。曹山握住他的手腕,認真地數起手指來:“一,二,三,四,五。足!”
故事裡的“具足”是具備充足的意思,“人人具足”是禪家常語,意謂每個人都充分具備了成佛的一切條件。成佛是參禪的目標,那個僧徒對於自己能否成佛顯然心存疑慮。
瞧,你的手也有五隻手指,與佛手一樣。禪師用最普通的事實說明了“人人具足”的道理,幫助他解除了疑慮。
今天的一般人自不會將宗教性質的成佛作為人生目標,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解放,理應有崇高的追求。事實上,許多人胸有遠大志向,千萬青年期盼做事業的成功者。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在競爭場中處於下風的時候,在多年奮鬥一朝失敗的時候,在煩悶疑惑氣餒心灰之際,你不妨伸出手,數數自己的手指:
一,二,三,四,五。足!
你也許會受到啟示,找回自信;也許會猛然警醒,躍身而起,充滿再搏奪勝的勇氣。
唐代僧人法常去江西參見著名禪師馬祖道一,提出了禪者最感興趣的問題:
法常問:“如何是佛?”
馬祖答:“即心是佛。”法常一聽,當即大悟了。後來他住持明州(今浙江寧波一帶)大梅山,也成了著名禪師。
禪宗在中唐時代提出“即心是佛”,很快成了膾炙人口的禪語,其語意為“心就是佛”或“此心就是佛”。大意謂人人具有平等的佛性,佛性便是心,故心便是佛,領悟了這個道理,便“見性成佛”。這就是說,不須向外尋求佛法道理,佛法就在各人自己心中。晚唐五代的道希禪師這樣回答學人:
學人問:“如何是正真道?”
道希答:“騎驢覓驢!”自己騎著驢子,卻又到處尋找驢子,這不是很可笑嗎!“即心是佛”和“騎驢覓驢”從正反兩個方面告誡學人:必須充分地重視自我,確立自我在參禪學道中的主體地位。
印度傳來佛教思想的同時,也傳來了佛教歷史和佛教神話中的一大批佛祖神祗。這些佛祖神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天上地下,無處不現,隨時可給人們帶來幸福,造成災難。於是,教徒們惶恐顫慄,頂禮膜拜。人性的懦弱化為盲目的迷信,精神的重壓造成人格的屈從。在這種情形下,禪宗響亮地提出“即心是佛”,不啻是三月春雷、久旱甘霖呀!“自古至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百丈懷海語)大師的論斷不啻是打開廣大教徒沉重精神枷鎖的金燦燦的鑰匙呀!就在這種時候,我們又聽到了另一位禪界大師宣鑒的呵佛罵祖聲:
我對先祖的看法就不是這樣!這裡沒有什麼祖師佛聖,菩提達摩是老臊胡,釋迦牟尼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挑糞漢。對先佛先祖痛快淋漓的否定,表現了禪師對於自心是佛,對於現實人生十足的飽含激情的信心。中晚唐時代出現的呵佛罵祖的禪家施設,實際是對“即心是佛”觀點的補充與回響,是從另一角度幫助學人解除執著和疑惑,堅定自參自悟自成佛的信念。
五代時期的智洪禪師這樣回答僧徒的提問:
僧徒問:“如何是佛?”
智洪答:“即汝是。”即汝是:你就是!這是值得玩味的禪語,從“即心是佛”的一般判斷發展到了“即汝是佛”的具體肯定。超越一切參學修道過程,直指每個普通人當下是佛。鼎盛時期的禪界擁有一批傑出的思想者,此時禪思想的鋒芒已在客觀上越出了宗教修行的界限,一定程度地揭示並肯定了人的至尊地位與崇高價值。聯繫禪家對打坐拘束身心的批評及提出隨心適性的平常心理論,可以看出,優秀禪師已把對人本身的關注納入啄己的思考範圍。它不僅具有宗教革新意義,而且具有更深刻更廣泛更積極的人類文明意義。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真正認識自身的寶貴价值,無疑會從根本上樹立起崇高的人生信心,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建設美好富足的精神與物質文明,而每個建設者必然會是事業有成理想如願的高尚的人。
讀一點禪,領受一份創新的勇氣
禪宗雖以“禪”名宗,卻反對傳統的坐禪修習的方式。南嶽系始祖懷讓大師說:
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六祖慧能則抨擊“長坐不臥”的修行法門“是病非禪”。他責問:“長坐拘身,於理何益?”馬祖道一(709~788年)和石頭希遷(700~790年)以下,禪林又興起不讀佛經的風氣。《臨濟語錄》里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天,王常侍來禪寺訪問,和住持義玄禪師一起參觀僧
堂。常侍問:
“這一堂僧人讀經嗎?”
“不讀經。”義玄答。
“學禪嗎?”
“不學禪。”
常侍十分疑惑地問:“經又不讀禪又不學,究竟乾什麼?”
禪師充滿信心地回答說:
“他們都能成佛作祖的!”不用拘束身心地坐禪,不用長年累月地讀經,當修行者們從這一系列僵硬死板的形式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的心靈是多么舒適輕快,多么活潑自在!“一念若悟,眾生是佛。”(慧能語)如此隨心適性、簡捷易行的頓悟解脫禪法,怎么會不吸引社會各層次的廣大民眾呢!歷史已經證明,禪宗的勇於改革造成了它數百年的興盛局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人讀禪,啟發多多!
細讀唐宋時代的禪語,隨處可發現新鮮的東西,可以感受到禪者不甘守舊、樂於創新的精神。
唐代中葉的禪僧曾經精心編制了“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美妙傳說,將禪宗的源頭推溯到如來佛的身上。此時的永嘉玄覺禪師(665~713年)也在他的禪學長詩《證道歌》中歌詠過“如來禪”: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六度萬行:指一切修行解脫法門)
詩句的思想與拈花微笑故事的旨意是一致的。但到了晚唐時候,禪林又否定了前人肯定的“如來禪”,轉而推崇更新鮮的“祖師禪”了。慧寂禪師(814~890年)就曾這樣批評他的師弟智閒:
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這顯然是因為從中唐到晚唐,五家創立,各具宗風特色,機鋒妙語,一時遍播禪林。禪宗不斷推出新的思想,“祖師禪”的稱呼更適合新的禪法。
因循守舊不是禪的性格,正如五代時期同安常察禪師在他《塵異》詩中大聲詠唱的:
丈夫自有沖天氣,莫向如來行處行!
在禪宗正式形成宗派之前,東晉的著名僧人竺道生已經表達過眾生皆有佛性、頓悟成佛的觀點。禪宗繼承發展了這一思想,明確提出“即心是佛”,並把它作為“悟”的主要內容,逐漸成了廣大禪僧的修行實踐。從現知的文獻記載來看,“即心是佛”的提法出現於唐代中葉。中唐以後的禪師語錄中,又頻頻出現了“即汝是佛”的提法(例見上文)及類似的禪語,將教義上的一般命題化為教徒個人的參悟方式。晚唐的義玄禪師(臨濟宗始祖)對聽法者說:
你欲得識祖佛么?只你面前聽法的是!意謂站在這兒聽法的就是祖師,就是佛。五代的文益禪師(法眼宗始祖)這樣啟發他的弟子慧超:
慧超問:“如何是佛?”
文益答:“汝是慧超。”你慧超本身是佛,何必再問“如何是佛”!北宋初期道齊禪師的答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人問:“如何是佛?”
道齊答:“汝是阿誰?”
“阿誰”即誰(“阿”是前綴)。禪師的意思很清楚:你不就是佛嗎!
“如何是佛”是禪家的常用“問頭”(問題),禪師們的答語從“即心是佛”到“汝是阿誰”,讓我們感到禪旨越來越明白,越來越具體,越來越親切。一代又一代的禪師用他們機智尖新的言辭,顯示出禪思想的不斷演進和勃勃生機。
以上只是力求通俗的舉例性的說明。可以概括地說,從唐代中葉至晚唐五代,禪宗經歷了富有個性的崛起(以慧能及其弟子神會等為代表)、不斷推陳出新的發展(以馬祖、石頭及其一、二傳弟子為代表)和五家競起、門風各異的隆盛(以五家創立為標誌)三大階段。在兩個多世紀的時間中,禪宗完成了極為出色的“三級跳”,一舉奠定了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今人查尋其歷史演進,可以獲得不少超越宗教的啟迪。
讀一點禪,看“腳跟下”,持平常心
優秀的禪思想家不僅富有創新激情,而且具備崇尚實際的精神。
有人問楊岐派創始人方會禪師:“怎樣學習佛祖的教說?”禪師回答:“腳跟下!”
雲門宗禪師重元對弟子們說:
福勝一片地,行也任你行,住也任你住。步步踏著,始知落處。若未然者,直須退步,腳下看取!(福勝:禪師住地名稱。看:含有注意、留神之意。取:助詞,無實義)“腳跟下”、“步步踏著”、“腳下看取”,禪師們用這些極普通的言語啟示學人注重目前,參悟目前。
黃龍派第二世傳人祖心禪師曾經說過:
如果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
如果只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
上文已經談過禪宗極力提倡自心是佛、重視自我,祖心禪師將重視目前與重視自我相提並論,並且形象地比喻成如同眼和足一般的重要,這是極富啟示意義的。人如無眼,漆黑一團;人如無足,行之不遠。禪之所以能洞察心靈,指出“即心是佛”,能傳播於天下,綿延於後世,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眼和足呀!
唐代懷海禪師住持江西百丈山,他規定禪僧必須經常參加勞動(禪家稱作“普請”),並且以身作則,雖然年事已高,也堅持和僧眾一起幹活。有一次,一位僧人實在不忍心,就悄悄地把懷海老人的勞動工具藏了起來。懷海無法幹活,就拒絕進食,他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個僧人只得把工具還給了老人。懷海把禪僧必須參加勞動作為寺院制度寫入著名的《百丈清規》(又稱《禪門規式》)。這一做法迅速地推廣到各地禪寺,並為後世禪林仿效。
佛教僧侶長期讀經坐禪,勢必脫離勞動,依賴政府和施主供養。一旦社會經濟惡化,佛僧的生活來源便趨枯竭。這是晚唐五代社會動盪、經濟蕭條時期,佛教其他各宗派紛紛衰敗,惟獨禪宗農禪並作,自食其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繁盛興旺的重要原因。主動地適應環境,貼近生活,禪宗在此存亡之秋表現了超越倫等的生存智慧,因而形成了禪門又一特色。
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懷海等一批禪僧所組合成的洪州宗提倡並實行農禪結合,不僅具有現實生存意義,也有其禪法理論基礎,這就是處處有禪,“頭頭是道”(頭頭:事事,處處),“浩浩紅塵,常說正法”,“鐘聲雀噪,可契真源”。洪州宗的禪師們適時地提出了“平常心”的原則:
馬祖道一:“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儘是道。”
從諗問:“如何是道?”
南泉普願答:“平常心是道。”
梵日問:“如何即成佛?”
鹽官齊安答:“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莫作佛見菩薩見,平常心是道。”梵日言下大悟。
上引三則是較早表述“平常心是道”的語錄。普願和齊安都是馬祖道一的弟子,洪州宗的重要禪師。普願的弟子景岑關於“平常心”有一則著名的闡說語:
僧徒問:“如何是平常心?”
景岑答:“要眠則眠,要坐則坐,熱則取涼,寒則向火。”(向火:烤火)
“平常心是道”是禪宗發展期的重要思想。它既是修行者日常行為的原則,也是禪師啟發學人獲得頓悟的“話頭”(機語),如上引語錄中梵日就是如此“言下大悟”的。禪僧省悟之後,按禪家的說法,須要“保任”,即保持、維護。該如何保任呢?也須有平常心。道悟禪師是這樣告誡他的弟子崇信的:
崇信省悟後問:“如何保任?”
道悟答:“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凡心”即平常心。“任性逍遙,隨緣放曠”是對“凡心”的具體說明。
平常心理論是對頓悟說的重要補充。既是頓悟成佛,那必然是短暫片刻甚至是剎那間的事。在這之前與之後,則須以平常心看待日常的修習及各種事為。洪州宗重要禪師大珠慧海這樣答問: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慧海答:“用功。”
問:“如何用功?”
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餓了就吃飯,要吃飯就得種糧食。楊岐方會禪師曾說:
楊岐無旨的,栽田博飯吃。(旨的:指禪法宗旨。博:換)田頭溪邊,處處道場,運水搬柴,無非妙用。禪家以平常心理論將參禪悟道和勞動自給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本宗的生存發展找到了思想上與物質上的共同支撐點。
平常心理論中的適性、隨緣、著眼目前、處處是道等觀念,不僅具有豐富的哲學意義,而且還有隨時調諧精神狀態的功能。
唐代的金牛禪師是馬祖道一的弟子,他住持寺院後,經常親自下廚做飯,供養眾僧。每當開飯時,他抬著飯桶,“到堂前作舞,呵呵大笑,曰:‘菩薩子,吃飯來!’”
這是一則生動的禪林故事,洋溢著禪僧的樂觀精神。只有將日常勞作與為大眾服務看成平常、快樂的事,才會有如此充滿歡喜的動作言句。北宋懷璉禪師說:
但知十二時中平常飲啄,快樂無憂。(十二時:指一整天。
飲啄:謂生活安然適意)指明平常心可以帶來快樂無憂的感受。
雲門宗始祖文偃禪師有“日日是好日”的著名機語,南宋女禪師妙總對此句的闡釋是:
日日是好日,佛法世法盡周畢。不須特地覓幽玄,只管缽
盂兩度濕。(缽盂兩度濕:寺院規矩,每日兩餐)這就是說,無論出家還是在俗,都應懷有平常心,如此便可體會到日日都是好日,自然也便日日都有一份好心情了。平常心帶來的快樂,不是一時的情緒變化,而是在此種哲學思想指導下,對人生世界作總體觀照,因而形成一種持久恆常、安然樂觀的心境,故日“日日是好日”。
人心嚮往快樂無憂,期盼日日是好日,從側面反映了現實世界仍有諸多煩惱。明月依舊,萬象更新。今天的社會已與唐宋時代有了很大不同。然就人的心理、情緒而言,古今仍有許多相通之處。今人也會遇上煩惱事,也會鬱悶犯愁而希求解脫,希求獲得一份安寧和愉悅。且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競爭加劇,勞作日益複雜,思維日益細密,現代人常處於焦慮、緊張之中,更加需要精神調節。讀一點禪,體會禪的平常心,對我們也許會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