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周恩來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他把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深受全
黨和全國人民的愛戴。有關周恩來的研究著作,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中已經出版了不少,但武生同志這本書,從選題、立論到資料運用等方面都反映出與眾不同的特點。
從新中國奠基到萬隆會議,從反冒進到“文化大革命”,從批判極左思潮到力促鄧小平復出……全書評述了周恩來的重大歷史貢獻,也展現了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這本書的選題比較新穎。並從這個角度來認識共和國曲折而前進的歷史,給讀者以教育和啟迪。
作者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以平實的筆法,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周恩來在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處境、態度、思考和作用,從而折射出他的情感、品格、智慧和力量,許多細節可以澄清社會上的一些錯誤認識,幫助讀者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周恩來。
這本書的資料比較豐富。作者不僅調動了他在文獻研究室工作二十多年的積累,而且十分注意汲取新的研究成果。他不僅使用了過去在從事編輯周恩來著作過程中選取的周恩來本人的講話、報告、電報、書信等資料,還參考了金沖及同志主編的《周恩來傳》、力平等同志主編的《周恩來年譜》等權威性著作,以及大量當事人的回憶,使許多生動的情節躍然紙上,增加了這本書的可信性和可讀性。
作者簡介
劉武生,1933年生於湖南常德。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1961年至1970年6月,在北京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1970年7月至1977年10月,先後在國務院科教組、教育部工作。1977年日月至2003年12月,先後在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從事毛澤東、周恩來的著作編輯和生平、思想研究、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務委員、先後兼任周恩來研究組組長、第二編研究部主任。評聘為編審。主編《周來來早期文集》、《周恩來軍事活動紀事》、《巨星燦爛叢書》,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各一冊,發表文章60多篇。
媒體評論
書評
《周恩來與共和國重大事件》一書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室務委員、周組組長劉武生同志撰寫,系統地敘述了周恩來同志與共和國曆次重大歷史事件的關係及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全書分為十五個專題,共三十餘萬字。
本書可與此前我社出版的《毛澤東與共和國重大事件》、《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事件》列入“偉人與共和國重大事件”套書。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廖心文同志特為本書作序。本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可讀性強。結構安排錯落有致,繁簡得當,行文流暢,文字練達,真實記錄了周恩來一生所經歷的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周恩來的一生,可以說是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緊密相連。他幾乎經歷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史上的每一次勝利和曲折。他的智慧、才華以及超群的人格魅力在贏得勝利、戰勝曲折的過程中,都發揮了異乎尋常的作用。作者在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的同時,對史實的分寸把握得非常準確,用了近全書二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周恩來總理廢寢忘食、嘔心瀝血,運用自己的全部心智,排除各種干擾,力保社會主義建設的正常進行;謳歌了周恩來總理不計個人得失,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這種逆境奮起的優秀品質對今天的廣大讀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是值得珍惜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目錄
序
為新中國開國奠基
——主持籌備召開新政協會議、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組建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國外交開局的巨大成就
——參與談判和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確立指導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新中國第一場嚴重的黨內鬥爭
——參與領導反對高崗、饒瀨石反黨聯盟的鬥爭
艱難的探索
——在冒進、反反冒進的日子裡
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
——為爭取台灣回歸祖國而播種、開路
難以預料的風雲變幻
——從“大躍進”到廬山會議的歲月
民以食為天
——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抓糧食工作
一場重大而漫長的國際較量
——為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鬥爭
被動捲入,很不理解
——面對“文化大革命”狂飆的興起
力求理解、跟進,加以約束、限制
——主持制定有關“文革”的限制性政策和措施
嘔心瀝血,力排阻礙
——保障鐵路交通運輸
顧全大局,相忍為黨
——面對批判極左思潮的反彈
出以公心,促成復出
——力促鄧小平復出任職
開展“組閣”鬥爭 避免大漢旁落
——為四屆人大“組閣”而作最後鬥爭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己
——偉人逝世舉國悲慟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