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村風村貌
“安宅擅智水仁山之美,厚生偕正?德利用惟和”。安後主村海拔893米,南部里仙崗1416.7米,為獅城境內最高峰,秀水佳山,地軸如盤,允文允武、好讀勤耕、正德善用、敦倫睦鄰,風醇俗潤,在東洋里三十六村中素來享有盛譽。2002年被評為市級精品村。
歷史人文
安後舊稱山兜,清乾隆年間改稱安厚,舊屬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十六都。元大德十年(1306年),肇基始祖林兆三自寧德縣寶童嗣賢(今霍童興賢)拓居安後,至今已700餘年,安後村林姓系濟南郡十德堂,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七百年來,安後人秉承安長厚隱、重教崇德之古訓,人才輩出,現供職於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的林楊挺博士就是安後籍人才的傑出代表,他還擔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隕石學與天體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化學與地質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天文學會行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隕石學會隕石命名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師從中國“嫦娥月球探測計畫”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是第一個撿到月球隕石的中國人。
建築景觀
村內有宗廟建築4坐,其中林公宮建於嘉慶23年(1818年),號稱“靈次杉洋”,猶以廟內終年不結蛛網,廟頂瓦片不見枯葉令人稱奇。永慶庵建於清朝末年,1987年修繕。通天聖母宮,建於清朝中期,2004年重修。1982年重建的林氏宗祠以其大跨度鋼樑劇院式結構在祠堂建築上獨具特色,2004年全村民眾自覺捐資38萬餘元,重新修繕了林氏宗祠,水泥硬化了周邊道路,青瓦紅牆,堂奧敞亮,坦道綠蔭,煥然一新,並誠邀書法名人書寫詩詞,樹立了安後十景詩碑廊。其照片被收入縣政協初請詩社編輯的建縣六十周年慶典獻禮圖書——《周寧風光詩詞選》
物產經濟
安後村盛產高山茶葉,品質優良。已探明儲量較為豐富的高嶺土礦具有一定的開採價值。鑄造業是安後的傳統產業,企業遍及半箇中國。改革開放後,鄉親賢達發揚林姓宗祠允文允武、好讀勤耕的傳統家風,堅守安長厚隱的誠信品質,抓住機遇,奮發向上,勇於拼搏,闖上海,下兩廣,企業分布大江南北,尤其在鋼材、建材貿易領域成績斐然。
今年,市重點建設項目“人民銀行銀屏培訓中心”落地安後村,標誌著周寧大縣城規劃的重心已經西進,憑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安後村已經迎來了又一次發展良機。
經濟發展狀況
通過調查了解,安後村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四種渠道:一是靠種植業的發展,主要是指種植蔬菜,發展規模種植;二是靠養殖業的發展,幾乎每家都有養殖動物家禽,普遍以養豬為主。大型的養豬場有2家,每場每年大約可出豬300多頭。三是靠外出務工經商。據統計,安後村到目前為止年外出務工經商的人數達到631人,占總人口的1/2還多。四是靠當地企業的發展,村裡有一個地木材加工廠、一個加油站、兩個鑄造廠來吸收和緩解農村勞動力的剩餘。鑄造業是安後的傳統產業,鄉親賢達發揚林姓宗祠允文允武、好讀勤耕的傳統家風,堅守安長厚隱的誠信品質,抓住機遇,勇於拼搏,闖上海,下兩廣,企業分布大江南北,尤其在鋼材、建材貿易領域成績斐然。安後村的年人均收入大約為4500元。
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狀況
本村現有國小一所,但目前已經荒廢。在校高中生有35人。為了鼓勵村民積極送孩子上學,安後村於1994年創辦了“安後村獎學基金會”,宗旨為獎勵積極讀書的學生,和支持能升學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在這之前,安後村大專以上的學生只有四位,此後每年都有上本科及大專的學生,最多的年達八人,迄今受獎人數大專以上53人,中專及高中94人,現有本科及大專(包括在校的)57人,占村人口的5.7%,有衛生室1個,其中有行醫資格證書的醫生 2人,村民感冒、發燒等病情不太嚴重的疾病都能得到及時的醫治。有一個歌舞廳和健身廣場,為廣大村民進行健康和娛樂的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村兩委的建設
本村兩委現有村幹部人數9人,其中黨員人數6人,村委樓里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寬頻,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遠程網路教育的學習,村里每年都召開不低於3次的村民代表大會,全村高度的重視財務與政務的公開化管理。村兩委班子以“親民、為民、富民”思想為指導,為全村村民提供滿意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