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明禮部尚書周如磐(1567—1626)簡介
周如磐,字聖倍,號鎮庵,穆宗隆慶元年(1567)生,莆田連江里清浦(今莆田黃石鎮清後)村人。黃石古稱水南,轄景德里、莆田裡、連江里及國清里之塘頭共二十六村,舊有人家延絡數千戶,境內屋宇相續,商賈興盛,貿易吞吐,僅亞泉州。城之主脈俗傳猶巨蛛結網如圓城,古有城山石刻,蘊藏黃石文獻故事甚多,唐高僧妙應禪師讖云:“城山青,黃石出公卿。”山下多書香世家,周氏為讀書仕族,祖上皆因父兄顯隆而嚴於教,其弟子力學而工於文。如撫州太守周瑩、四川布政使周瑛、廣西左布政使周進隆、廣東左布政周宣、民事主事周轍、江西按察使周軫,以及戶部尚書翁世資、貴州布政司參議翁世用、翰林檢討翁瑛、監察御史林道楠,均為清江村人,可謂科甲鼎盛,進士輩出。
個人經歷
如磐幼年喪父,同胞弟如砥,字聖坦,家居與寡母相依為命,兄弟倆性喜孤獨,極少結交,一心於翰墨,好學不倦,寂寂寥寥清江居,年年歲歲一床書。家境窘迫,為了餬口,由族長舉薦,如磐離家到福清蒜嶺,在一戶仕宦之家當塾師。他外表秀偉瀟灑,為人不喜誇飾,教書學問貫通,議論風生,言談所及,出入經傳,出口即為妙文。且貧不移志,孝悌有聞,為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福清人)葉向高所賞識,嘗延為葉府座上賓。如磐對向高素來敬重,其題贈《夾竹桃圖》云:“竹桃二物不相同,萬綠叢中一點紅。我去化龍君作浪,海天何入不相逢。”後果應其言,與葉宰相同侍神宗。
儘管周家寒貧,里中豪宦欲妻其女,常向周家老母提親,只是如磐不允。粉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終於在寡母的多番催促下,其處己也厚,其取名也廉的如磐,決意娶一位鄉村姑娘為妻,因無力置辦彩禮,宴請賓客,兩家合議在大年夜讓新娘過門圍爐,行合卺大禮。其洞房楹聯自況為:“屋破不遮頭,仰見風雲濟會;家貧如徹骨,誰知鸞鳳和鳴。”寄言丈夫雄,苦樂身自當,里中傳為佳話。
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如磐鄉試中舉。二十六年(1598),以文章秀美,切中時弊,再擢趙秉忠榜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授檢討。奉命為太子(光宗)常洛與選侍王氏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由校(熹宗)講經,協修朱氏王朝皇家家譜,受到神宗稱讚。時神宗建儲久議未定,朝臣屢屢上疏,要求早日確立常洛為太子,神宗卻以各種藉口拖延。還欲將常洛、常洵、常浩一起先封為王,即“三王並封”的諭旨,舉朝譁然。如磐疏勸神宗追回“待嫡”諭旨,終於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十月,冊立皇長子常洛為皇太子,同日冊封其他諸子為王,如磐促使朝廷穩定,多有建樹。
萬曆三十五年(1607),禮部會試,與丁紹軾同授首席閱卷官,注重提拔直陳治國利弊,朴茂沉雄、文風深合旨意,忠信可貴之士。萬曆四十年(1612),詔令為江西鄉試主考官,轉右庶子,分管司經局,奉命冊封江淮藩王。任上應對機敏,言辭得體、盡職盡責,為政有聲名。升南京國子監祭酒,訓導士子,堪稱師表,得到神宗寵愛,升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熹宗天啟元年(1621),周如磐升禮部右侍郎,纂修玉牒,任經筵日講官,為《神宗實錄》、《光宗實錄》總裁。隨後調任太子賓客,吏部左侍郎,主持部務。天啟五年(1625),“以周如磐、丁紹軾、黃立極為禮部尚書。”次年,如磐為東閣大學生,參與機務。熹宗為奶媽客氏與魏閹忠賢所迷惑,少年天子縱樂,幾乎忘記自己為一國之君,如磐疏諫,熹宗並不介意。
天啟六年(1626)春,熹宗因划船落水,滿臉浮腫,身體虛弱,躺在龍榻上思過,忽然想起自己的恩師周如磐。時值蜀、黔邊民叛亂,朝廷諸大臣欲調動兵馬以武力征剿,如磐力排眾議,疏論以“誅魁赦從”來安撫邊民,並密諭撫臣以方略,不數月平息叛亂,熹宗嘉賞,晉升如磐為太子太保,文淵閣學士,入閣為首輔。終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如磐閱三月,即罷歸”,未出京師大門,忽卒,年六十,贈少保,諡文懿。訊傳莆陽,鄉邦無色。為彰顯宰輔周如磐,邑人在莆城南門內建有“平章碩”牌樓,曾祖添賜、祖父應召、父大軾與如磐榮膺四代誥命。
如磐盛德堪為天下師表,知識淵博,勤於著述,有《澹志齋集》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