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這是一所普通的國中。在一年級B班的班會上,班主任森口悠子的一番話讓所有的同學目瞪口呆。數月前,森口老師的獨生女被發現死在學校的游泳池裡,最後警方認定是意外事故,而她卻清楚真兇其實是自己班上的兩個學生。森口向受到少年法保護犯人A和犯人B宣告:“這件事不會就這么了結,我會用超乎想像的方式來對你們進行懲罰。”
森口隨即辭去了工作。犯人A和往常一樣來學校,犯人B卻不再上學了。
新來的班主任是個叫寺田良輝的熱血青年。他發現班上有著欺凌同學的現象,而大家欺負的對象正是學習成績拔尖的犯人A。寺田嚴厲地譴責了這種行為,認為有人出於嫉妒,挑起了事端。對於犯人B,寺田決定進行家訪,勸說他回到學校。
自從被森口老師的宣告嚇住後,犯人B一直窩在房間裡,不僅不出門,甚至不理髮、不洗澡。溺愛兒子的母親看到他變成這樣非常傷心。她對老師很不滿,堅信在班主任女兒死亡事件中,兒子毫無責任,他只是被壞朋友騙了,幫了點忙而已。
誰也沒料到,寺田的家訪竟引發出意外的事態。 過了不久,犯人B竟然神志失常,殺死了自己的母親;而犯人A在無意中被森口設計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就這樣,森口完成了自己的復仇。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松隆子 | 森口悠子 | 簡介 原初一B班的班主任,在女兒死後瘋狂報復兩個兇手,最後成功復仇 |
木村佳乃 | 下村優子(直樹之母) | 簡介 兇手直樹的母親,對直樹很溺愛,最後被精神失常的兒子殺死 |
岡田將生 | 寺田良輝 | 簡介 櫻宮正義的崇拜者,新初一B班的班主任,被森口設計逼瘋兇手直樹 |
西井幸人 | 渡邊修哉 | 簡介 殺死森口女兒的兇手之一,後來被森口設計害死自己的母親 |
藤原薰 | 下村直樹 | 簡介 殺死森口女兒的兇手之一,後來被森口逼瘋,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
橋本愛 | 北原美月 | 簡介 對修哉有好感,露娜希的崇拜者,由於道出修哉內心而被修哉殺害 |
蘆田愛菜 | 森口愛美 | 簡介 森口的女兒,命喪於修哉的實驗 |
山口馬木也 | 櫻宮正義 | 簡介 森口的丈夫,著名作家,死於愛滋病,死前曾阻止森口復仇但未成功 |
新井浩文 | 修哉之父 | 簡介 修哉的父親,和修哉的母親離婚後另組家庭,間接導致修哉心理失常 |
職員表
製作人 | 市川南Minami Ichikawa;石田雄治 Yuuji Ishida、喜多埜裕明Hiroaki Kitano;窪田義弘 Yoshihiro Kubota、大宮敏靖Toshiyasu Ohmiya;島谷能成 Yoshinari Shimatani、鈴木豐Yutaka Suzuki;百武弘二 Kôji Hyakutake |
導演 | 中島哲也Tetsuya Nakashima |
副導演(助理) | 水元泰嗣Yasushi Mizumoto |
編劇 | 中島哲也Tetsuya Nakashima、湊佳苗Kanae Minato |
攝影 | 阿藤正一Masakazu Ato;尾澤篤史 Atsushi Ozawa |
剪輯 | 小池義幸Yoshiyuki Koike |
美術設計 | 桑島十和子Towako Kuwajima |
視覺特效 | 增尾隆幸Takayuki Masuo |
註:演職員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告白[日本2010年中島哲也執導電影] |
|
註: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 | 主唱 | 演奏 |
Last Flowers | In Rainbows | Thom Yorke | Radiohead |
幕後花絮
· 演慣了學生的岡田將生接到片約時以為自己要演的是國中生,根本沒想到製作方給他安排的是老師的角色。 這是岡田將生第一次演教師。
· 松隆子不會游泳。片中有一個她跳入游泳池中的鏡頭。當時正值冬季池水混濁看不清深淺。開拍前,她找到導演只問了一個問題:“這池子有多深啊?”中島鬱悶地說:“難道你不關心劇情只想知道水深么?”
· 中島哲也導演在本片的拍攝過程中瘦了十公斤。據說他以前拍片,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會瘦,只有他反而會變胖。而拍這部片子的時候,中島特別傷腦筋,為了推敲人物的心理花了不少心思,因此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也瘦了一圈。
獲獎記錄
獎項 | 類型 | 接收方 | 結果 |
香港電影金像獎(2011;第30屆) | 最佳亞洲電影 | 中島哲也 | 獲獎 |
日本電影學院獎(2011;第34屆) | 最佳影片 | 中島哲也 | 獲獎 |
最佳導演 | 中島哲也 | ||
最佳編劇 | 中島哲也 | ||
最佳剪輯 | 小池義幸 | ||
最佳女主角 | 松隆子 | 提名 | |
最佳主配角 | 岡田將生 | ||
最佳女配角 | 木村佳乃 | ||
最佳攝影 | 阿藤正一 ;尾澤篤史 | ||
最佳美術 | 桑島十和子 | ||
最佳攝影 | Masato Yano | ||
最佳燈光 | Susumu Takakura | ||
亞洲電影大獎(2011;第5屆) | 網路票選最受歡迎女演員 | 松隆子 | 提名 |
最佳電影 | 中島哲也 | ||
最佳女演員 | 松隆子 | ||
最佳男配角 | 岡田將生 | ||
最佳女配角 | 木村佳乃 | ||
最佳導演 | 中島哲也 | ||
最佳剪接 | 小池義幸 |
註: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本片試圖隱藏的思想主題的根底是對現實的真實描述,對傾斜的社會進行警告,對乳臭未乾的人文主義進行冷嘲熱諷,令人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徹骨寒意。全片結尾處,轉暗的銀幕中,松隆子所講述的最後的話語正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體現,可以說,這是為傲慢的官能感覺渲染上頹廢色彩的名句。(搜狐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