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村戰鼓舞

呂村戰鼓舞

呂村戰鼓舞在河南安陽縣呂村鎮,起源於殷商時期,屬河南省非物資文化遺產。

簡介

呂村戰鼓舞是河南安陽縣呂村鎮獨有的舞蹈文化和民間藝術,因其歷史悠久,魅力獨特,它起源於殷商時期,以戰爭為素材,用 鼓為表揚道具,以多變的舞蹈隊形為表演形式,突出表現出古代武士衛國殺敵,馳騁疆場的壯觀景象,是舞蹈領域中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瑰寶。

歷史

據《安陽縣誌》記載,古代作戰時打了勝仗,為鼓舞士氣,往往擊鼓慶賀,形成了戰鼓舞的雛形。相傳距今1000多年前,呂村的福勝寺修建竣工時,曾用仿製的戰鼓為“開光”儀式擂鼓慶賀。家家戶戶齊擂戰鼓,隨鼓起舞,場面壯觀,取名“福勝鼓”。《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記載,明末清初,清軍入關,闖王起義軍失利,陷入困境,一路向南撤退,過漳河來到呂村。清軍追至漳河北岸,突然天降大雨,河水暴漲,只好在此安營紮寨。當地百姓為了掩護起義軍,齊心合力連夜趕製大鼓,收集各家各戶的小鼓。待水位下降,清軍準備渡河時,突然鼓聲齊鳴,喊聲震天,廝殺聲響成一片。清軍敗退,李闖王率軍渡河追殺清軍,大獲全勝。從此,福勝鼓改名得勝鼓。逢年過節,香火廟會,人們擊鼓慶娛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呂村戰鼓舞。呂村一帶流傳的順口溜“喝了呂村水,男人誰都會打幾槌”,說明呂村戰鼓舞在男人中的普及程度。

呂村戰鼓舞代代相傳,久演不衰,一直深受民眾喜愛。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呂村戰鼓舞曾參加河南省第四、五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均獲得一等獎。九十年代初,由於男性青壯年外出打工或經商,村里培訓了一批在家婦女參加到戰鼓舞佇列中。為了烘托氣氛,又增設了1.5米寬的大鼓9面,創新了大鼓打擊和表演方法。小鼓表演中較多的前後對打,變成前後左右對打和四人對打,增加了對角換位的隊形變化,使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表演

呂村戰鼓舞文化內涵豐富,音樂節奏緊湊,動作剛健粗獷,表現陣容強大,隊形變化多樣,龍騰虎躍,氣勢磅礴,催人奮進。表演時四個鼓手一組,也可有多個組合成龐大表演陣容。有小鼓領舞,配合大鐃、大鑼、大鑔、小鑔、扣鑔、尖子號等銅器,時而金鼓齊鳴,時而輪番對奏,烘托出熱烈緊張的氣氛。隊形時而是“獅子滾繡球”,時而變成“霸王鞭”,時而又是“鳳凰展翅”。舞姿步伐,有形似馬隊的馬步、對打、側打;有形似步兵的左右弓步對打。歇步側打形似戰刀的鼓槌擊法,有單槌對擊,有雙槌對擊,有單槌雙槌交替擊打等。呂村戰鼓舞主題明確,重點突出,刻畫了古代武士衛國殺敵馳騁疆場的壯觀場景。隊員服裝是打衣形式,男黃女紅。背上靠旗三面,則似古代武士背後防箭護具。

戰鼓舞的音樂分為四段,主要由六大部分16個鼓點組成。

第一部分的音樂是召集馬步將官,稱為“聚將鼓”點。第二部分的音樂旨在清點人數,稱為“三點卯”點。第三部分的音樂是為了整齊隊伍,稱為“排兵布陣”點。步兵布陣有長蛇陣、方格陣、太極陣;騎兵布陣有八卦陣、相對並列長蛇陣、霸王雙鞭陣。第四部分的音樂表現二虎相鬥的場面,稱為“兩軍廝殺”點。步兵廝殺代表步兵面對面,左右互相打擊進行廝殺;獅子滾繡球代表步兵在方格陣中追逐打擊的場景;大鼓表演採用跳步、跑步、蹦步等步伐,形似敵對雙方圍繞土堆、柴垛等障礙物相互追逐打擊。馬隊撕殺的鳳凰單展翅、雙展翅代表敵我雙方廝殺動作;霸王鞭轉占領兩廂點,形似騎兵與正面、側面之敵廝殺。

第五部分叫“窮追猛打”點,表現敵人作垂死掙扎無還擊之力,而我方將士前後左右追殺敵人的場面。第六部分“普天同慶”點的鼓點稍快,形似戰役結束,相互介紹殺敵過程,最後鼓手以弓步亮勢結束,把以征戰形式的戰鼓舞藝術表演得淋漓盡致。

特色

呂村戰鼓舞是集音樂、舞蹈、對打為一體的征戰舞蹈,再現了古代戰爭兩軍廝殺的場景,對研究中國古代舞蹈,尤其是征戰舞蹈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獨特的樂器和音樂及結構,對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有參考價值;表演主題明確,尚武精神貫穿始終,對增強凝聚力和文化認同、豐富民眾文化藝術生活有著積極作用;戰鼓舞風格獨特,在伴隨著傳承的同時,廣為流傳的精彩故事對研究地方風土人情具有積極作用。

現狀

河南省政府授予“非物資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