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日周,山西大同人,現任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會長,北京開達經濟學家諮詢中心副理事長,兼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國民營(私)經濟研究會等幾家研究機構聯盟執行會長、中國民生研究院高級顧問。
簡介
呂日周(1945.1-)男漢族大學學歷中共黨員,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會長,北京開達經濟學家諮詢中心副理事長,中國民生研究院高級顧問,兼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國民營(私)經濟研究會等幾家研究機構聯盟執行會長。《新星》原型
呂日周是李向南的主要原型.
呂日周的仕途與中國的改革節奏非常吻合。1983年,在山西省委農工部工作的呂日周,被破格安排到山西省唯一的改革試點縣原平擔任縣委書記。他根據當地農民的改革實踐,創造發展了一種嶄新的城鄉經濟組織形式,即風靡一時的“政府搭台,民眾唱戲”。三年之後,他使窮困的原平縣“鹹魚翻身”,實現財政收入相當於周邊12個縣的總和。柯雲路成名作《新星》主人公李向南的改革經歷即取材於此。作為李向南的原型,呂日周成為八十年代的風雲人物和一代改革者的縮影。
朔州市長
激情赴任風雪雁門關,一輛小車向北行進。車內,卻是與天氣相反的熱烈談論。
公元1988年底,呂日周接到中共山西省委調令,他被任命為新建的朔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籌備組組長。至茲,他在山西省忻州地委委員、原平縣委書記任上的六年,以改革型而劃上一個完滿的政治句號。
元月6日晚,他打電話托一位老同學給他在朔縣城租一處民房。第二天,同學來電話說民房已經租好了。這時,一場大雪覆蓋了晉北大地。按通知的報到時間是1989年元月9日,但紛紛揚揚的風雪卻挑起了呂日周極強烈的赴任激情,他對一位同事並老同學說:"走,咱們現在就到朔州去!"
風雪雁門關,呂日周對老同學講著他心目中的一個未來的新型中等城市--這是一個被他用激情和新型治市理念描繪出來的美好的城市。對他的描繪,他的老同學卻反響並不強烈:別忘了,這是內陸地區的三個封閉、落後的縣份啊!
在長治
1把長治建設得城市比農村綠,渠水比河水清,晚上比農村綠.
2拆牆透綠,連市委大院都能當公園,隨便進,太行公園,動物園不收門票.
3每去一個地方都騎腳踏車,見到垃圾親自打掃.
4和農民過年,請工人吃飯.
5親自下百米深礦井了解情況.
6使《長治日報》成為中國輿論監督第一報,涉及市級幹部35人,縣級幹部106人,科級幹部319人,一般幹部150多人,其中開除,警告,,撤職,免職,降職,經濟處罰的269人,並有15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7《龍年檔案》原型
8呂日周寫下《長治,長治》
9石凳文化,在街道兩旁設定科有科普知識的石凳供人休息.
10招幌文化,在店鋪外設有象徵意義的牌子.
11"落石".在各個單位門口都有一塊石頭,上面有單位的目標,重在落實.2002年5月8日,代表長治3000校友參加山西大學百年校慶,在其南校門一塊名為"太行靈根"的石頭即為呂日周所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