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人物簡介
呂如雄,
男,又名呂冠伯,1947年10月生,廣東陽江市人。1968年入伍,1982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中國書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隸書委員會副主任、評審委員會委員、篆刻委員會和刻字委員會副主任,副編審。自糼酷愛書畫,先受益於民間書法,後臨唐碑,尤工歐體。楷書以“率更休”為筋骨,以張即之《金剛經》為神韻,俯仰有致,頓挫得法,隸書遍染漢碑,得《禮器碑》之凝練,《史晨碑》之逸宕,《張遷碑之堅實,最後得趣於《石門頌》之博大、奔放,作品益臻成熟,行書宗大王,觸類諸家,追求力度、神韻和形體的和和諧合化;所作灑脫秀逸,風度翩然。從70年代起,他與何海霞、董壽平、蕭勞等書畫大師同台獻藝,真、行、草、隸各種書體兼擅。其書法作品參加過上百次國內外大型書展。楷書清秀勁逸,隸書凝鍊高古,行書灑脫飛動。作品參加:全軍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一、二、三屆刻字藝術作品展;第一、二、三屆國際刻字作品交流展;。擔任全國二、三、四屆刻字藝術展評審會副主任、主任,多次出訪日本、新加坡進行藝術交流。其書法作品參加過上百次國內外大型書展。作為國禮贈送給金日成、細川護熙等外國首腦。中央
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拍攝播出過《呂如雄的書法藝術》專題。出版有《呂如雄書論語》、《泰山賦》等。作品和傳略被載入《中國書法今鑒》、《中國現代書法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社會評說
藝術不是刻意的創作,但信手得來的時候,卻又有抑制不住的衝動;習書練字,少年時期,呂如雄先生就在父親的指導下,臨摹歐陽詢的楷書。在文革中,年輕氣盛的他卻離群獨行,追尋著前人的足跡,為泰山石刻的高古而陶醉,為西安碑林的恢弘而亢奮。人是南方人,卻有著北方人的豪氣。賦著新詩,寫著古詞,偶爾高歌一曲也揮灑出豪情萬丈的男兒胸懷,和呂先生相識,從他藝術生命中派生出來的人生感悟和激情會時刻渲染著你。幾十年的追求,在當今的書壇上,呂先生的書法作品也堪稱是自成一體的書法風格。有人說;呂先生的書法藝術師古人、師經典、探筆墨、會神韻,取法乎上。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化古為我,存法於心,自出機杼。呂如雄先生說;回首走過的路,終點在哪裡並不是很重要,我更在乎生命的曾經。尤其是20多年的軍旅生活;有許多深刻的東西,很難從腦海中拂去。我從小就很孤僻,寫字正好符了我的性格,有時想想,自己的生活真是平平淡淡,沒什麼好說的。一支筆可謂是生活的點綴,也可謂是生活的全部;的確,男人的感懷往往比女人要深沉,但在欣賞呂如雄先生的字,讀他的詩,卻將人的心境點染得淡雅、純淨,多了幾分高雅。字入畫了,情入字了,人入情了,畫入人了.文學藝術一脈相存,唐詩宋詞繪盡人間春色,訴盡兒女情腸。呂如雄先生似乎不善言笑,但那一懷沉積的藝術情感,在紙墨之間洋洋灑灑,寫意遠無窮盡。在書壇,他以獨特的書法風格獲得了廣泛的認同。早在1982年,他就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中國書協較早的會員,其作品數十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多次獲獎。作品被1983、1987年《中國文藝年鑑》收錄,被收藏於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等。面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呂如雄先生只是一笑了之,但在談及多年來的執著習書和名利取捨時,他說:人皆有道營三窟,我獨無才守一株。也許在別人看來我很傻,事實上要專注地去做一件事,並不是很容易的。我欣賞有定性的人,在我以為識時而不隨之,厚積而不蔽之,求名而不索之,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樣重要。作為中國書協刻字委員會主任的呂如雄,最早提出了主題刻字這一嶄新的概念。主題刻字就是作者根據自己確定的主題來進行刻字藝術創作,這類作品藉助文字內容、書法構成、空間構成、色彩構成等創作元素來表達作者的某一創作主題,思想鮮明,意境深遠、個性突出,形式和內容和諧統一,代表了現代刻字創作的最高層次和發展方向。現代刻字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它離不開書法、刀法、裝潢等形式因素的有機組合,同時它也是感性與理性的組合,只有深入到傳統文化的核心去尋找靈感,並以中國文化作為深厚的背景,現代刻字才有更加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呂如雄先生在現代刻字的普及推廣上可謂不遺餘力,他經常奔走於全國各地,免費傳授現代刻字知識。我們衷心的祝願呂如雄先生藝術事業蒸蒸日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