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土吾愛吾友

對岸讀書人 讀書的隔代 作家的讀書

內容介紹

大概是從前年開始,在《文匯讀書周報》的“買書偶記”專欄里,不斷見到署名“五穀”的文章。大多是每周一篇,所寫並不限於買書,更多是關於書的介紹,並且每每引發出內容廣泛的評論。此何人也,如此頻繁地出入書店,每周至少讀一本書,並寫出評介文字?打聽清楚後更為詫異:作者竟是《文匯報》的黨委書記兼副總編輯吳谷平。在這樣一個繁忙的崗位上,有這樣的文字方面的業績,在終日為人作嫁之餘為自己縫製一件色彩斑斕的衣裳,需要有多么強烈的執著精神,付出多少辛勞,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盛夏,在北京,我和作者終於有一面之交,相談頗為投機。日前收到《吾愛吾土 吾愛吾友》書稿的校樣,把以往讀過的和未曾讀過的文章從頭至尾讀了一遍,觀其書而知其人,更加深了對於作者的理解。
作者對書籍的酷愛會讓所有這部書的讀者感動。逛書店是他的莫大愛好。出差甚至出國,首先關注的是圖書和報紙。國際旅途小憩,也要便中瀏覽甚至認真統計國外雜誌的品類,從中察覺思想文化和社會動態。沒有這種對書籍如痴如醉的愛好,就不會有收錄在這本書里的六十多篇關於書的精彩文字。這些文章的特點,正在於通過書籍來洞察歷史,了解社會,捕捉資訊,體味人生。這裡有對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關注,有對國內外出版界歷史和現狀的評介,更有對市 2 場經濟浪潮中文化界浮躁表現的針砭。針砭時弊是坦誠的,直抒胸臆的,甚至是指名道姓和痛快淋漓的,沒有遮遮掩掩和言不及義。文字乾淨利落,樸實而明快,沒有時下某些文章所常見的那種矯揉造作和故弄玄虛。從專業研究的眼光來看,或許論說未必都很深入,這正表現了報業讀書人的特點:廣博。報人接觸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要對千變萬化的事物及時而恰當地做出反應,不僅需要有高昂的熱情和正確的政治判斷,而且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對三教九流的了解。本書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作者在繼承著中國報界的優良傳統。
人類經歷了“石書”時期、“骨書”和“竹書”時期、“帛書”時期和“紙書”時期,現在進入了“電子書”時期。有調查說,國人的圖書閱讀率在下降。我不知道是否包括了“電子書”,但據美國國家藝術捐贈基金會公布的《日益衰落的讀書風氣》的調查報告,美國閱讀文學著作的讀者20年來下降了10%,9—10歲的孩子半數以上認為閱讀是無聊和過時的事。如果說,國人讀書風氣的衰微與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市場經濟浪潮下的浮躁有關,那么,在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已開發國家出現了同樣的趨勢,想必是另有原因了。我對作者在本書最後一篇《二十年後,我們怎么閱讀》中所持的論點,抱有同感,即要習慣於電子化圖書時代的閱讀。也許,若干年後,讀紙書會成為一個奢侈,正如現時之讀宋版。但無論何種圖書,都是需要平心靜氣,認真“讀”的。這也是本書作者給我們提供的啟示。

作者簡介

吳谷平,浙江鄞縣人。196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曾供職於湖南日報、解放日報、新聞晨報、東方網,現為文匯報黨委書記、高級編輯,常用“五穀”筆名寫隨筆。

基本信息

書名:吾愛吾土吾愛吾友
作者:吳谷平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頁碼:217頁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DN:7309047702
條形碼:9787309047707
開本:32開

目錄

三不買
買本期刊看戰爭
揣本新書去看“貓”
關於周揚的書
抱回一摞折價書
又見草嬰
法蘭克福數雜
吾愛吾土吾愛吾友
中文版《聖彼得堡》
“擺平報堆”
老婦與老貓
生活之路
都是媒體惹的禍
隱私換銅板
極端便藝術么?
另一面
消暑讀閒書
書以食為天
前輩的苦澀
“天亮”之後“天不亮”
尋夢“電影館”
上海的摩登
對岸讀書人
潛規則
民俗的魅力
讀書的隔代
民俗的困惑
作家的讀書
前輩的無怨
都是為了愛
前輩的執著
尋找前輩
永遠的紅樓
又見秋雨薦書
走近偉人
有情敘往事
美文難遮醜史
往事如煙不如煙
不落幕的建築戲劇
沉重的坦誠
媒體時代的經典閱讀
探訪“她世界”
另一面的文人
“人要衣裝書要圖裝”
口述歷史的魅力
寂寞才讀書
願做職業讀書人
何必都奔性
學會真誠
流言止於真相
大家小書厚積薄發
崩潰和涅檗
編輯的精神支柱
讀牧惠,感覺雜文有點冷
讀范泉
與貓有緣
萬里黃河情
書要對著讀
政治家的業餘
知識分子的妻子
總編的脊樑
鄰居的教訓
先要做人
開卷有益書人有幸
二十年後,我們怎么閱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